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论文_朱晓莉,乔石钰,邹积茹,常香云,李学农,朱利微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论文_朱晓莉,乔石钰,邹积茹,常香云,李学农,朱利微

朱晓莉,乔石钰,邹积茹,常香云,李学农,朱利微(大庆龙南医院163453)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 年9 月~ 2015 年3 月对收治的腹泻患儿233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结合组117 例与西药组116 例,西药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结合组在西药基础上,给予中医临床辩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并评价安全性。结果 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5%,高于西药组的69.11%,说明结合组治疗疗效较单纯应用西药疗效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无毒性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腹泻,可提升疗效,具有标本兼治功效,相互协同与制约,取长补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腹泻;中西医结合;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85-01

小儿腹泻[1] 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在小儿常见病中位居第二。腹泻时小儿粪便变稀,且排便量、排便次数显著增多,逐渐引起脱水现象,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生长发育受阻等后果。中医认为小儿腹泻[2] 属于泄泻范畴,选取我院2012 年9 月~ 2015 年3 月收治的腹泻患儿233 例,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 年9 月~ 2015 年3 月对收治的腹泻患儿233 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小儿腹泻疾病诊疗规范》中的标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烧、脱水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将其分为结合组117例与西药组116 例,结合组男88 例,女29 例,年龄0.6 ~ 7 岁,平均年龄(1.99±0.26)岁,病程1 ~ 11 天,平均病程(3.11±0.88)天;西药组男87 例,女29 例,年龄0.6 ~ 8 岁,平均年龄(2.02±0.19)岁,病程1 ~ 10 天,平均病程(3.13±1.03)天。其中发烧200 例,呕吐50 例,不同程度脱水210 例。对比两组患儿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西药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头孢曲松、利巴韦林静脉滴注防止病毒入侵,静脉补液调节电解质紊乱,剂量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进行调节。

结合组在西药基础上,给予中医临床辩证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寒里湿型:藿香正气散加减,葛根、紫苏、薏苡仁各4 ~ 8 g,藿香、白术各3 ~ 7g,陈皮、茯苓各3 ~ 8 g;湿热型: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黄芩4 ~ 8 g,车前草、扁豆各3 ~ 8 g,神曲、麦芽、半夏各5 ~ 6 g,薏苡仁、黄连各3 ~ 6 g,藿香7 g 左右;脾虚型:七味白术散加减,葛根3 ~ 7 g,白术、扁豆4 ~ 8 g,薏苡仁、车前草各6 g 左右,神曲、木香各3 ~ 6g,炒麦芽、莲子仁各4 ~ 8 g,怀药5 g 左右,茯苓3 ~ 7 g,藿香7 g 左右。水煎服,1 岁以下患儿1 剂/d,其余均2 剂/d。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并评价安全性。

1.4 疗效判定标准判定标准参考小儿腹泻会议中制定的相关标准。治愈:患儿用药3 天后,大便逐渐成形,大便次数及量均减少,脱水症状纠正,患儿精神情况恢复;好转:患儿用药3 天后,大便逐渐成形或基本成形,大便次数及量均有所减少,脱水症状纠正,患儿精神情况有所恢复;无效:患儿用药3 天后,大便仍为稀水样,大便次数及量仍较多,脱水症状加重,患儿仍无力。总有效率= 治愈率+ 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8.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疗效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5%,高于西药组的6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疗效比较 [n(%)]组别 n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结合组 117 35(30.00) 72(61.65) 10(8.54) 91.45*西药组 116 23(19.99) 56(48.32) 37(31.89) 69.11注:与西药组对比,*P<0.052.2 安全性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无毒性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

3 讨 论小儿腹泻[3] 为消化道疾病,由多种病原引起,在我国公共卫生问题中位居第二。西医尚无较为理想的抗病毒类药物,对症治疗病程较长。西医常用抗生素控制病情,仅可缓解部分病症[4],很可能引起肠道功能进一步紊乱,从而加重腹泻症状。传统中医分析了小儿消化功能特点,一是小儿消化系统不完善,抵抗外界感染能力低下,消化分泌液较少,因此对食物的耐受能力[5] 较差;二是小儿生长发育较快,营养物质需要种类较多,增加了消化道的负担,加上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胃肠道调节功能相对较差,最终使得消化道功能紊乱。

本次研究,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腹泻。西药可有效抑制病菌繁殖[6],使有害气体逐步失去毒性;中药辩证治疗,表寒里湿型以化湿止泻、疏风散寒为主,湿热型以清肠止泻、清热利湿为主,脾虚型以健脾止泻为主,诸药合用,对症治疗,促进肠蠕动、胃酸分泌,肠细胞吸收功能增强,从而缓解腹泻。

综上所述,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腹泻,可提升疗效,具标本兼治功效,相互协同与制约,取长补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张美青.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探析[J]. 中外健康文摘,2014,01(23):665-666.[2] 郭树春,陈千雷,李 玉,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180 例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42(30):89-90.[3] 崔 杰,杨廷敏.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中西医结合杂志学,2013,33(41):1002-1003.[4] 蒋 伟,马丽萍.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290 例疗效探析[J]. 实用医药指南,2012,26(42):2930-2931.[5] 马新燕,刘 杰.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160 例疗效探析[J]. 新疆中医药,2014,32(03):145-147.[6] 杨 林.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中西医结合杂志学,2012,20(10):10-11.

论文作者:朱晓莉,乔石钰,邹积茹,常香云,李学农,朱利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  ;  ;  ;  ;  ;  ;  ;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论文_朱晓莉,乔石钰,邹积茹,常香云,李学农,朱利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