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化维权机制构建工会维权模式_中国工会论文

创新社会化维权机制构建工会维权模式_中国工会论文

创新社会化维权机制构建工会大维权格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格局论文,工会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75(2007)02—0050—05

一、工会大维权工作新格局的基本内涵

所谓格局,即事物的结构和格式。构建工会大维权新格局,即是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经济市场化、经济关系多样化,劳动关系复杂化、中国社会阶层、特别是工人阶级内部阶层、群体的新组合、新变化,探索构建中国工会开放型、法制化、社会化、全方位为特征的大维权基本架构。所谓开放型维权,即工会的维权工作不拘泥于就工会论工会的小圈子,不是封闭的由工会到工会,而是开门办会,依靠职工群众办会。工会维权工作从党和国家的大局中来,又回到大局中去,工会维权工作服从服务于大局,因而它是公开的、透明的、开放型维权。所谓法制化维权,即中国经济社会逐步向市场化、法制化转轨中,必须遵循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原则。所谓社会化维权,即应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自身优势和环境优势,把执政党的领导资源,政府(行政)的执政资源,社会各界的综合资源,工会自身组织资源和广泛联系职工的民主化、群众化资源进行科学有效整合,形成社会化维权的强势和格局。所谓全方位维权,即这种维权是立体化、多角度、多视觉的。从维权的内容上讲,有两层含义:一是工会的维权坚持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工会维权不仅仅是维护职工的经济权益,而是全面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即经济利益权、政治民主权、精神文化权。从维权的形式上讲,通过市场化、法制化、社会化机制的建立,通过宏观国家立法参与、中观地方政府立规参与、微观企事业建制参与,充分表达职工的合法、合规、合理的意愿,并在借助各种载体开展有效监督和服务中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种开放型、法制化、社会化、全方位维权就形成了中国工会现阶段大维权的基本内容,构成了中国工会大维权的基本结构。

二、中国工会构建大维权格局的历史必然性

(一)经济全球化和入世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和入世,对我国劳动关系产生巨大影响。一是职工就业面临严峻挑战。据有关方面测算,加入WTO以后的10年内,我国每年预计平均增加200—300 万个就业岗位。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必将带来结构性“失业”。二是劳动力市场一强资本弱劳工趋势更加凸现。我国加入WTO后, 失业率呈逐步攀升走高趋势,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凸现。一方面,高技术人才紧缺;另一方面,简单劳动和低技术层面劳动力供大于求。因此,必然压低劳动条件和劳动力价格。三是劳动(资)关系矛盾增加,协调劳动关系的难度加大。入世5年来, 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逐步加大对我国的渗透力度,境外企业的大量进入,我国经济结构和国有企业的结构性调整,个体、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强资本对弱劳动的侵犯,以及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备、执行、监督到位尚有一个长时间的过渡期。诸多因素的影响,都增加了劳动关系的复杂化,以至矛盾的某种激化,从而使协调劳动关系的难度加大。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工会工作的新要求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我国入世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企业转制、政府转变职能,这些发展变化都对工会工作,特别是工会的维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党执政方式的改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胡锦涛对浙江省义乌市总工会社会化维权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完善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很有必要。要注意总结经验,不断强化职能,更好地为职工服务”。根据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以及党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中国工会十四大以来,各级工会按照全总提出的“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创新社会化维权机制,构建工会大维权工作格局。综上所述,鉴于经济全球化和入世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党对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要求,构建开放型、法制化、社会化、全方位的工会大维权新格局,是当今中国社会及历史发展对中国工会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对工会维权内容和形式提出的必然要求。

三、构建工会维权格局的基本构想

据对浙江、山东、四川、上海、河北、江苏、福建、湖北等省市以及我省近几年来建立和完善工会维权机制的实践和探索,按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十一五”规划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以及“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具体要求,提出以下构建工会大维权新格局的粗略构想。

(一)工会大维权新格局的层级结构

根据浙江省义乌市、上海杨浦区建立社会化维权平台和完善社会化维权网络的经验,推而广之,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纵向沟通、纵向联动的工会大维权层级结构。全国总工会、省、市、自治区工会、全国产业工会、省辖市工会、县工会分别建立职工维权中心,各级职工维权中心可由同级党的组织部门、政府公检法司、劳动社保、民政等部门以及工会相关成员组成,维权中心主任由分管工会工作的同级党委副书记或常委担任,以形成工会大维权的组织层级结构。县以下工会建立职工维权工作站。横向方面,建立省际间、城市间维权中心信息交换互动联合的工作平台。充分利用工会组织纵向到底、横向沟通的资源优势,建构工会大维权信息联网整体覆盖的层级结构。

(二)构建工会大维权新格局的组织基础

根据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沿海地区工会的经验,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是履行工会维权职责的基础。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青岛市总工会把加快工会组建步伐作为打造“维权到位、温暖到家”工作品牌的前提,以属地化管理为原则,以乡镇(街道)、社区和工业园等经济单位为依托,以职业、行业、企业和社区为主要领域,以农民为重点,创新工会组建形式,分别组建了区域性、行业性联合会、工业园区工会委员会(联合会)、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三级工会联合会、一条街(市场)工会联合会、写字楼工会委员会、村级私营企业工会联合会、“以村带企”区域性工会委员会、社区工会委员会。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为构建工会大维权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沿海先进城市工会组建工会的基本思路和组建模式为其它地区的工会提供了有益经验。

(三)构建工会大维权新格局的基本运行机制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规定性和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基本国情的实际,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会维权工作的基本实践,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行政)支持、社会各界协同、工会运作、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会工作基本运行模式和机制,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发展。这一运行机制,符合构建开放型、法制化、社会化、全方位大维权新格局的要求,在实践中也是切实可行的。

(四)构建工会大维护新格局的基本原则

有论者认为:建立和完善工会维权机制应坚持以下五个基本原则:一是维护职工利益与维护国家总体利益相结合;二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相结合;三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相结合;四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相结合;五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当时当地的可能相结合。这些原则概括起来就是服从服务大局,结合本地实际,提升组织程度,提高职工素质。另外,从构建工会大维权新格局的角度出发,从维权的形式和内容的规定性来看,还应坚持开放性原则、依法维护原则、社会化运作原则、全方位维护原则。

(五)构建工会大维权新格局的基本手段和载体

福建省泉州市总工会关于“创建维权机制,整合维权资源”的基本思路和工作实践可供借鉴。泉州市总提出了构建三大维权体系:一是制度化维权体系;二是政策性维护体系;三是社会化维权体系。用好三大维权资源:一是执政资源。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联合人大、政府、政协、纪检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力量,形成维权的工作合力。二是社会资源。即联合社会力量,不断推动维权力量、手段、资金、对象、效益的社会化。三是网络资源。在全市建立一个组织健全、运转高效、反应灵敏的依法维权机制。主要建立了维权预警机制、“服务下沉一级、维权上升一级”的维权机制、保护工会干部机制等。实现维权“三个统一”,即刚性维权与柔性维权、维权机制建设与为职工办实事、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统一。泉州市总三个三的维权工作思路和实践概括起来,就是依靠党的执政资源,通过宏观参与,实现依法维权、依法监督;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工会维权合力;运用网络资源,增强工会维权内在活力。这种整合工会内外维权资源,通过法律、政策、制度、网络等手段维权,是构建工会大维权新格局的基本载体。

(六)构建工会大维权新格局的全方位体系

如前所述,所谓全方位维权,从内容上看,在维权工作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的同时,要全面维护职工合法的经营利益权、政治民主权、精神文化权。另一方面,工会维权应是立体化、多角度的。四川省总工会在“创新维权机制,提高维权能力的实践与思考”中提出了立体化维权的新思路,主要做法是:1.源头参与维权。一是积极参与立法、政策制定;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会与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三方协商机制。2.拓展组织维权,不断创新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机制。3.健全制度维权:一是不断健全完善职代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二是不断规范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4.实施联动维权。成都市总工会打破地域界限,在全国首创“全国城际间工会维权联动机制”。同时,四川省总在全省27个市(州)工会间建立了维权互动机制。5.开展帮扶维权。主要是建立省、市(州)县三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积极协助政府部门落实职工社会保障和下岗再就业有关政策规定,多渠道、多角度为职工就业和再就业提供服务。6.整合社会资源维权,整合政府公检法司、社会新闻媒体、社会专家等资源,形成维权合力。7.聚合内力维权,构建以维权为轴心的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同时四川省总在创新维权机制、提高维权能力思考中提出了前瞻性战略举措。1.创新机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道路,提出借鉴国外有效维权手段,结合国情,发挥优势,走自己的维权之路;2.继承发展,建立健全多层次维权制度,在宏观层面,加强源头参与,大力推进工会与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在微观层面,继续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及劳动争议调解制度;3.强化法制,完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4.整合资源,搭建社会化维权平台;5.加强培训,内外结合,建立一支高素质维权队伍;6.四川省总特别提出,内聚合力,构建全国一盘棋的“大维权”格局(山西省总也提出建立全方位“大维权”格局),打破地域、行业为界限的维权模式,整合工会内部维权资源,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呼应、左右互动的维权网络,降低维权成本,增强维权实力。四川省总以整合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制度的、行政的、社会的、工会内部的维权资源为抓手,较全面地提出了构建工会全方位大维权新格局的立体化、多角度模式,从内容、形式和载体上为构建大维权新格局拓宽了新的思路。

(七)构建工会大维权新格局的国际工会环境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规定性,我国工会在国际工运事务中,要坚持独立自主地开展对外交往,既不能无视工会工作中的国际因素而关门办会,也不能盲目照搬西方模式。要服从于国家外交总体部署,积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切实代表和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更好地树立中国工会维权的国际形象。目前,我国工会已同世界上155个国家、402个工会组织建立了交流和友好合作关系。要充分利用好国际资源,广泛开展国际间工会交流和合作,采用拿来主义的方法,批判地吸收合理内核,做到洋为中用。

(八)确立构建工会大维权新格局的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权益保障,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手段和办法,分类推进建会,积极引导职工参与工会组建工作。要依法规范工会组建工作,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机制建设,采取派驻工会联络员,维权上升一级等手段,强化组建和维权工作,切实发挥行业工会联合会、私企工会联合会等作用,重点发挥好私营企业工会的作用,在共创双赢与和谐企业中切实发挥工会的维权作用。

二是加强改制企业职工的权益保障。各级工会要主动参与企业改制工作,自始至终参与企业改制全过程。要坚持改制方案必须经职代会审议,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要纠正企业改制中撤并工会组织的现象,理顺改制后工会隶属关系。对改制后的困难职工要尽自己最大所能,协助政府和行政开展再就业和帮扶工作。

三是切实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维护。1.在理论创新上,充分认识进城务工人员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生力军;2.目标设定。要把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问题列入各级党政重要议事日程以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3.法律保障。进一步完善《劳动法》体系,积极推进有关劳动配套法规的出台;4.制度安排。构建进城务工人员维权的制度体系,如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工资分配制度以及建立与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切合实际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等;5.社会管理。逐步消除对进城务工人员维权的体制性障碍,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地方政府为进城务工人员公平提供社会管理和服务;6.积极组织进城务工人员加入工会;7.积极配合党政和企事业单位,不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四是加强对困难职工弱势群体的帮扶。建立全国、省、市、县(乡镇、街道、社区)工会、企业工会帮扶网络,完善帮扶体系和工作制度,提高工会干部的帮扶能力。要通过实力强会,大力发展工会企事业,壮大工会的经济实力。要积极争取党政重视支持,重点打造解决职工就业难、就医难、子女入学难等工会维权品牌,树立工会维权的良好社会形象。

(九)构建工会大维权新格局的开放模式

一是在全国总工会一级,实行工会维权工作新闻发言人制度,编制年度工会维权行动蓝皮书向国内外公布(已实行);

二是在全国、省、市一级工会,可采取快捷方式,定期在网上公开发布工会维权和工会工作信息。

三是充分运用工会自办的宣传载体和社会宣传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工人阶级、工会工作和工会维权行动实效,引领社会舆论,树立工会维权形象,达到全社会的认知。

四是实行工会重大决策、重大活动社会公开制度,吸引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五是坚持开门办会、依靠会员办会的原则,要把职工的利益诉求和职工集中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作为工会工作和维权的重点。

(十)构建工会大维权新格局的干部队伍建设

有论者认为:建立一套完善的培养体系,形成促进“三家”(即王兆国提出的努力成为具有较高判断形势能力、服务大局能力、适应市场经济能力、服务大局能力、依法办事能力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协调劳动关系的专家)工会干部队伍健康成长的长效制度。主要举措为:1.建立健全学习制度;2.建立健全培训制度;3.建立健全准入制度;4.建立健全交流制度;5.建立健全联动制度;6.建立健全激励和保障制度;7.建立健全职业化制度。这些举措和前瞻性思考从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入手,为提高工会干部的维权能力和队伍的整体素质提供了鲜活的思路、设计框架和可供借鉴、操作的模式。“三家”标准主要是对全总机关和省级工会以上领导的要求,对于基层工会干部来说,重点是增强五种能力,成为能够胜任社会活动和协调劳动关系的行家里手。

(十一)构建工会大维权新格局的组织评估体系

拟可建立五个评估系统:一是同级党政和上一级工会评估或考核本级工会年度目标制度(目前绝大多数省市已建立);二是工会自评制度;三是社会评价制度,可借助新闻媒体、网络投票方式操作;四是职工(会员)评价制度;五是下级工会评估上一级工会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立体化、多视觉的评估制度,对构建工会大维权新格局的效能作出综合性、科学性评估,以利工会客观地认识自身,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机制,为构建工会大维权新格局,最大限度地调动、保护职工的积极性,实现“十一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收稿日期]2007—02—12

标签:;  ;  ;  ;  ;  ;  ;  

创新社会化维权机制构建工会维权模式_中国工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