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运用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却很少有老师能够将启发式教学正确的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甚至有的老师错误地将启发式教学认为是对课堂的放任,疏于对课堂的管理,导致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学生学习状态差。因此本文就当前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启发式教学展开来进行阐述。
一、积极进行课堂互动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进行积极的课堂互动是启发式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因此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老师也应该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进行,把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来降低数学课堂教学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只是刻板的、教条式的讲课,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热情,造成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错觉。
例如老师在讲述“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章节时,对于多面形面积计算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推导。在引导学生推到多面形面积的时候,需要老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比如“直角梯形是不是可以看成一个长方形跟一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呢?那么直角梯形的面积是不是就可以看成长方形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呢?”由此可见课堂互动的重要性了。如果只是有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述着,跟学生没有互动,就会造成学生感觉与课堂无关的假象,让学生对于课堂产生厌烦的负面情绪。所以,积极的课堂互动,不仅是为了老师更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更是为了学生获得一种参与感,不会感觉被课堂孤立,只能被动接受知识
二、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引导学生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当中,老师与学生就是严师与学徒一样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当学生对于一个知识点的掌握不到位或者是存在疑问的状况,老师首先作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道题我讲了多少遍了!你怎么就学不会呢?”这首先就降低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打击了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信心,感觉在老师面前一直是一个“笨学生”的形象存在着;再者,也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令师生关系存在着一定的隔阂,这无疑就为学生学习数学建立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在小学阶段,学生又尚处在身心比较敏感的时期,老师这样的教学态度,更无法激起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对此,在启发式教学上,需要教师转变过去强硬的教学态度,转变教学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作为老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发问,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老师要合理恰当的处理。可以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理解的疑点与难点,让学生与老师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再让老师逐步的分析学生的症结所在,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中的难点和困惑,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促成良性的师生关系,在班里形成学生有困难找老师、问老师、何老师探讨解决数学难题的氛围。
三、启发式教学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项基础性教学,实现了知识的传授和让学生主动思考的有机结合。在数学思维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点是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引导,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形成解题思路,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因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思考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在逐步形成数学思维的过程。而启发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建立起逻辑性的数学思维,形成对于数学问题系统性的认识和思考,有助于学生在未来学习与生活上形成系统的独立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讲解图形的运动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运用语言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如:“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有什么啊?”学生:“开拉式门、推箱子……”通过这种语言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被引导的过程中逐渐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适合自己的逻辑思路,从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积极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改变过去老师“一言堂”的教学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通过引导的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玉成 闵凡佘. 浅析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09):71
[2]邹容.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启发式教育[J].才智,2013(06):66
论文作者: 张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启发论文; 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过程中论文; 式教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