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结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论文_戴晓峰,吴静,付国春,刘姗姗

安徽省蚌埠市中医医院 内科 安徽省蚌埠市 233000

【摘 要】目的:分析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以中医辩证疗法联合静脉溶栓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入院后采取静脉溶栓方案予以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配合中医辩证疗法。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为70.00%(P<0.05);两组治疗前NIHSS、Barthel量表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静脉溶栓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疗法,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活动能力,可显著提高疗效。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中医辨证疗法;效果

急性脑梗死为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原因在于相关因素影响下患者脑组织产生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其脑组织局部产生缺血和缺氧等坏死情况,进而表现的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体征,同时该疾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相对较高[1]。临床中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通常采取静脉溶栓治疗,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疗效及预后,本文旨在分析在静脉溶栓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疗法,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价值。

1资料及方法

1.1常规资料

以院内自2018年1月起,到2019年3月的2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以数字法随机分组。观察组:10例,男女性别比为6/4,年龄区间处于52~83岁,均值(64.6±1.5)岁,病程1~17h,病程均值(5.3±0.4)h。对照组:10例,男女性别比为5/5,年龄区间处于53~85岁,均值(65.1±1.3)岁,病程1~16h,病程均值(5.5±0.3)h。两组线性资料比较,P均>0.05。

1.2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采取静脉溶栓方案予以治疗,即100~500万U尿激酶+生理盐水100ml,混合后实施静脉滴注,并于30分钟内完成滴注,在此期间监测患者心电图、体温及血压等相关指标的波动,并采取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脱水以降低颅内压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配合中医辩证疗法,即结合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针对性口服中药方剂治疗。气虚血瘀型以补阳还五汤予以治疗,中药组方为蜈蚣、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以及黄芪;对于痰瘀阻脑型以中医药通窍活血汤予以治疗,中药组方为瓜蒌、陈皮、大黄、钩藤、黄芩以及半夏;对于阴虚阳亢者以镇肝熄风汤予以治疗,中药组方有白芍、黄芩、玄参、栀子、石决明、地龙、生龙牡以及大黄。以上方剂均以水煎煮,取汁300ml,早晚两次服用,两组均以两周作为一疗程。

1.3评价标准

(1)以NIHSS量表和Barthel量表分别对两组疗程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活动能力的恢复情况予以评估;(2)疗效评估:显效:肌力恢复至5级,可实现生活自理,且相关诸症均消失;有效:肌力恢复至2~4级,可实现基本的生活自理,且相关诸症显著改善;无效:即未能达到上述评估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相关数据均以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通过()描述,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为70.00%(P<0.05)。

2.2两组NIHSS、Barthel量表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NIHSS、Barthel量表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脑梗死疾病的病因机制较为复杂,患病后患者容易产生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及半身不遂等临床症状,患者若未能接受有效治疗容易出现残疾情况甚至死亡。通常认为该疾病的产生与脑组织的灌注量不足以及血液循环障碍等有关,常规西医治疗多采取控制颅内压、溶解血栓以及积极改善微循环等方案治疗。然而该疾病的病情程度严重,且多数患者为中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相对较差,因此单纯采取西医治疗方案总体疗效仍有待提升[2]-[3]。中医将急性脑梗死纳入到中风等范畴中,并且认为其主要病机在于气机阻滞,脑髓损伤以及淤血,因而治疗中须坚持活血化瘀和扶正补气等基本原则,通过改善其血瘀症状促进微循环的有效恢复[4]。本次观察组在常规静脉溶栓治疗基础上,根据其中医辨证分型予以辨证施治,通过采取中医口服药物的治疗方案帮助抑制患者血栓扩展,达到脑组织保护以及抑制内膜增生等作用,同时调节病人机体状态使其达到阴阳平衡,有助于促进基础治疗方案效果的充分发挥,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从对比结果来看,观察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这也进一步证实,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在常规西医静脉溶栓的基础之上,配合中医辨证疗法可进一步提升疗效,该综合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静脉溶栓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疗法,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活动能力,可显著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赖敏.中医辨证结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23):107-109.

[2]徐会彬.中医辨证结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J].光明中医,2015,30(7):1493-1494.

[3]侯兰,张维君,王月,等.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04例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0):369-370.

[4]代方明.探讨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养生保健指南,2019,18(15):64.

论文作者:戴晓峰,吴静,付国春,刘姗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中医辨证结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论文_戴晓峰,吴静,付国春,刘姗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