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工程行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新技术和新材料等的应用增加,带动着工程造价工作内容的变化,从而增加了造价控制的难度。采取传统的造价控制措施,难以达到项目管理的需求和要求。基于此,行业人员积极探索新的控制方法,引入了信息化技术,获得了不错的成效。现结合信息化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策
近年来,在经济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程造价也逐渐实现了信息化发展,目前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对相关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主要就是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对工程造价的各种信息进行深层次的管理和应用,从而为企业的决策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但是目前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1信息化管理促进建筑造价的发展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建筑工程造价使用信息化管理方式指日可待,这种管理方式为建筑造价事业提供了很多便捷,促进了建筑造价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熟练信息技术的使用,培养专业的人员进行数据处理、建筑成本估算、控制施工材料采买费用等工作,防止建筑造价因人员分配不合理出现混乱不堪的现象。此外,还要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此保障建筑工程造价的工作顺利进行,计算机系统的开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通过计算机制定新的管理制度,约束和指导从业人员的工作行为。这样一来,施工人员就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自作主张了,尽力让整个建筑造价工作有秩序的进行,促进其发展。
1.2减轻资金紧张问题
通过信息化管理建筑造价可以有效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对建筑造价工作而言,难免会遇到因客观因素导致的、无可避免的意外事情发生。比如某公司里的材料生产因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但因时间不确定,导致材料暂时紧缺,使施工中需要大量使用的材料极度缺乏。而建筑工程想要完成建筑目标,就必须花费比平时高出两到三倍的价格购买,这对建筑造价来说无疑是“趁火打劫”;还有就是因雨雪天气,导致材料的运输成本直线增加的情况。面对这种不稳定因素带来的糟糕情况,建筑造价不能止步不前,为了减小工程的经济损失,需要采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式予以应对。而信息的管理方式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让资金的使用更加灵活,使整个工程的质量得到提升。
2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的认识
当下我国众多的建筑企业依然在工程造价方面使用静态化的管理,这种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工程造价工作的需求。尽管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化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和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多数的企业缺乏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正确认识,严重阻碍了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部分企业片面的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现代化的一些信息技术或者软件,而忽视了信息化建设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由于无法正确的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导致信息化管理无法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2.2工程造价信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
就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人员情况来看,也存在着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足的现象,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尽管其中也有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员工,但是也相对缺乏信息方面的管理知识,导致无法开展有效的造价信息管理工作,由于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给信息化建设也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到位
从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说,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为重点内容。若构建的信息化平台不够完善,那么难以实现流畅合理的造价管控,影响着后续造价控制的实施,极易引发偏差问题。目前来说,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缺少明确的造价管控任务,在造价控制流程和管控目标方面存在不足,使得信息化管控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障。
3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问题的解决策略
3.1增强造价管理人员的意识
若想有序推动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要注重增强造价管理人员的意识,使其能够认识到实施信息化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而保证各项建设工作高效落地。作为现代化造价管理人员,不应该将信息化建设作为结果,要视其为动态变化的过程,着力解决软件兼容性问题或者其他问题,进而保证造价管理任务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要具有较强的配合意识,加强和相关部门的配合。每个部门的工作内容不同,造价信息化涉及到的知识很多,比如信息技术和经济知识等,因此合理利用各个部门的资源,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信息化平台,进而保证其功能作用的发挥。造价管理人员要结合造价信息化实施的变化和要求,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不足,进而提升信息化操作的能力,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3.2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内容,对其工作管理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建设,要不断的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灵活的应对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工作。加强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根据已有的工作人员建立一个完善的人员信息库,根据专业素养进行科学的排名,并对其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行有效的分析,并采取一定的培训,来不断的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除了增加培训,还可以开展交流活动,让工作人员能够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不断的丰富工作经验,从而促进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3.3完善信息化平台
在落实该项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先从整体结构着手进行优化,使其中的造价信息化管理能够更具流畅性与全面性,防止在其它方面出现遗漏或者是偏差。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完善其信息化平台的时候需要充分表现出来一定的层次性,从而来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使所有造价管理职能都能够被包含进去,保证体系支撑的全面性。在构建该平台的时候,还应该要不断将其功能进行完善和丰富,不但要保证造价控制任务可以获得有效落实,还应该要保证一些扩展性功能和参考模板能够被有效满足。
3.4创建典型数据库
在优化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准确把握好相关工具与技术的创新工作,因此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数据库,提升数据库的胜任能力,确保数据库可以有效完成各种数据的收集与汇总保存工作,并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除此之外,这一数据库还需要体现出来强大的个性化效果,在将规范要求统一的过程中,给有关工程项目提供更加适宜的功能,以满足其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基本需求。
4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影响着造价管控目标的实现。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以下完善策略:增强造价管理人员的意识;搭建完善的信息资源库;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完善的造价信息化管理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雨琳.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铜业工程,2018(06):27-29.
[2]徐静.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8,37(19):6-9.
[3]杨琳.建筑企业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8):19+28.
[4]杨一凡.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2017,33(15):9-11+3.
论文作者:李永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