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生活中不乏常见城市路面基层开裂、塌陷等现实问题,而此类问题的出现,同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技术工艺实施的不完善存在着密切的关联,相应影响了城市交通畅通度。因此,为了让这些影响降到最低,施工人员应在工程施工之前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提前考虑,保证路面基层施工可以得到顺利的实施。本文主要就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定的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应用;
1 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问题
(1)沥青混合料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离析情况,从而导致材料内部组配的不均,极大降低了沥青材料性能。譬如级配离析问题,即是因粗料集中区与细料集中区分布不匀,造成混合料搭配密度失衡。这类问题均会影响到路面基层铺设的密实度与整体质量。
(2)路面硬化问题的出现,多是由于材料配比不当而导致,因为公路路面施工常需应用沥青及混凝土两类主体材料,二者间的配比若不能达到规范标准要求时,那么即会导致路面硬结问题。譬如混凝土过多,而沥青过少的配比方式,便会造成路面沉陷与膨胀问题。
(3)雨季施工过程中,路面基层预铺设完成的材料因受雨水冲刷,从而会变得松散,影响基层施工质量。
(4)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摊铺机对路面上的水泥稳定碎石层进行摊铺处理,在此过程中会因为施工上的难度,导致水泥稳定碎石层的摊铺效果很难达到施工所要求的标准。与此同时,在拌和过程中如果没有达到力度上的均匀,也会导致结构松散。
(5)路基水稳碎石混合料与下层之间的连接没有达到工程上的规定粘度,或是在进行推铺施工之前没有对基层做好洒水湿润的施工,路基基层底部没有得到水分的润湿,路基进行粘合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干燥而降低粘合力,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下层路基一般情况下都会存在一定的弯沉值。此时弯沉值越大压实工作就会越难进行。弯沉值的大小也会对粘合度上的力度产生影响。
(6)路基施工完成以后,如果沉积的时间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就允许车辆在路面上行驶通过。此时就会因为路基受到较强的压力而导致剪应力过大致使路面断裂或是松散,路面可能会出现坑槽或是拥包现象。
(7)路面破坏:①在对混合料路面进行分段摊铺的过程中,其相邻的分段连接的地方没有处理科学;②因为交通和气候因素而引起的路面裂痕;③因为水的不断侵蚀使得路面伴随不规则的沉淀而引起,有时也可能因为路面的压实度没有均匀的分布;④混合料路面和路面有着较低的压实度,混合料没有依据科学的方法做好配置或者没有均匀的搅拌混合料。
2 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应用
2.1市政工程应规范施工组织计划
(1)施工前,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均应做好事先组织安排工作,以确保施工各环节的有序衔接。
(2)工程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需于施工前详尽了解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图纸标准、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应合同文件等;
(3)通过了解将可能产生的相应问题,借助以往技术经验及时制定应对方案,并反应到现场施工人员范畴,使施工人员在项目工程施工中,具有预见性的遵循施工组织计划实施,降低路面施工通病问题的发生。
2.2沥青层施工技术
(1)针对透层的施工处理,应在基层环境彻底清洁之后展开,而后洒水,保证相应湿润度,在沥青层稍风干时候,作乳化沥青铺设处理,严格保证厚度的均衡。
(2)进行石屑铺设,强化透层稳定性,以压路机作透层的压实处理,具体碾压次数根据透层的实际情况而定。
(3)碾压完成之后,保障路面环境的清洁。而对于粘层的处理,市政工程不同的路面基层,对于沥青粘层要求也不相同,所以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标准,科学分配粘层油,以强化沥青物料同接触面的粘合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切实清理路缘石周侧杂物,并做好物料的分区放置,以避免工程污染与材料离析情况发生。
2.3面层施工技术
(1)基础施工过程中,应切实保障路面环境同时,及时将各类施工设备准备到位。
(2)在进行材料拌和时,应用导热油维持160℃±10℃左右的拌合温度,集料温度相应偏高。
(3)沥青拌合过程中,以无结块和离析为最佳,此时即可将各类集料与沥青融合,整体温度控制为150℃左右。
(4)沥青拌合之后,如果无法立刻投入施工,则应科学存储于温度适宜的场所,以免沥青失效。
(5)运输车辆车厢内应以1:3比例的油水混合液涂抹,以防止沥青粘连车厢内壁,同时作保温处理,以面材料运至施工现场后,难以满足基层施工要求。
2.4砂砾石基层施工技术
(1)设置相应的试验路段,确定砂砾石性能;(2)根据基层松铺系数,控制基层摊铺厚度,并适当加水稀释;(3)基层处铺设完成砂砾石之后,应用压路机,遵循由外至内的顺序有序压实,避免基层出现推移情况;(4)当基层表面无压实轮迹时,即告完工;(5)完工后暂时作道路封闭,并实施基层保护。
2.5碎石层施工技术
在碎石层的施工过程中,应规避水泥凝固,争取在有效时间内顺利完成施工。完工后,应采用草席等设施作基层面的覆盖,并洒水养护,避免暴晒。以此通过对基层细小环节的统筹处理,保证路面基层施工的高质量标准。
3 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
3.1 施工过程严格把关
(1)施工过程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工程的质量,制定一套严密的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
(2)采取有效的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使施工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工作面都处于受控状态,以达到控制整个工程项目的目的;
(3)组织好质量检验工作,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施工工序的质量评定和最终质量评定工作;
(4)科学组织、严格管理、文明施工;
(5)施工工序控制是施工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对此建设单位要明确、要监督把关,施工单位更须全面了解施工工序并严加控制。
3.2 施工机械设备的综合管控
路面基层施工中所涉及机械设备相应较多,且基本属于大型的机械设备,无论是路面摊铺还是碾压环节,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均具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例如,压路机型号的选择,根据基层施工的实际情况展开,因为不同型号压路机对基层施工有着不同效益影响,同时也会相应影响到路面压实密度及质量。因此通过严格控制机械设备质量,稳定提高路面基层施工水平,客观而必要。
3.3 科学运输管理
在沥青材料的运输过程之中应当加强对透层以及封层的保护,针对运料车的选择,应当尽量的维持平稳的前行,不影响施工进度,并且节省施工的时间。另外,为了防止出现物料硬结的情况出现,在沥青材料装卸完毕之后还应当对运料车之内残留的材料进行全面的清除,旨在更好的实现施工项目经济效益的稳定增强。以保证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强化市政道路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水平,就必须在深入了解路面基层处理的重要性之上,系统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计划。事先做好各施工工序的合理优化,以完善的技术工艺措施展开施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公路路面基层的稳定可靠性,提高公路工程服务应用寿命,实现城市交通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世顶,吴开煜.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素及其公路工程质量控制[J]. 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158-00158.
[2]黄友波,景顺涛. 关于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相关要素及质量控制的探讨[J]. 大科技,2014(13).
[3]罗建军,张云浅.谈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
[4]钟钰,陈琴菊.浅谈公路路面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Friend of Scie nce Amateurs,2011(06)
[5]黄宏良,王军,宋永永.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及路面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J].Modern Property,2012(07).
论文作者:周金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路面论文; 基层论文; 沥青论文; 过程中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路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