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结构调整培育新农村产业_玉米深加工论文

围绕结构调整培育新农村产业_玉米深加工论文

围绕结构调整培育农村新型产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调整论文,农村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紧紧围绕结构调整,有效提高产业的整体水平,进而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中培育新的增长点,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我国农业经济新的发展寻找新的机遇。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围绕什么来展开?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这是农村经济工作中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必须首先考虑产业和产品的市场容量、价格水平、竞争优势和资源潜力,同时也要考虑到产业关联度、科技进步贡献度和市场带动力度。据此标准推断,未来几年我国农业生产可率先在以下四大领域取得突破。

一 、以玉米加工为重点的粮食产业化

1.受体制等因素影响,粮棉等大宗产品近期很难形成产业化大格局,但玉米深加工转化可率先突破。

由于粮棉的特殊重要性和我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长期以来国家对粮棉等基本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制度,对生产、购销等环节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生产与加工、销售等相互脱节。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虽然逐步放开了几乎所有农产品的市场和价格,但对粮棉等大宗农产品仍实行一定的国家管制,粮棉购销和价格还未完全放开,特别是对棉花仍实行“三不放开”的政策,因此,粮棉由于受体制制约,目前产业化经营基本上处于探索阶段。

但是,我国玉米生产资源丰富,近几年的发展也很快,已在世界上有一定优势。1995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3.41亿亩,比建国初期扩大了79%。“八五”期间,全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共增产317亿公斤,其中玉米就增产了151亿公斤,占42.4%。玉米已成为粮食作物的增产之王。1996年全国玉米产量高达12746万吨,形成了明显的生产优势。

把推进玉米产业化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经济效益的突破口的尝试近年已在一些地方取得成功。如黑龙江省的肇东市围绕实施玉米“金字塔工程”,经过玉米高产化模式栽培、酒精饲料加工、木糖醇深加工、淀粉深加工、大面积间混套种立体化栽培、秸秆饲料氨化和根茬还田等7个环节,加工出酒精、玉米饲料、淀粉等8种产品,使全市玉米商品量的60%就地转化,秸秆的30%作饲料消化,根茬的70%作有机肥返还耕地,不仅实现了玉米的多次增值,而且带动了畜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吉林省松原市合资新建日加工1000吨净化玉米的产业化项目也已开始启动,项目采用湿磨工艺生产玉米淀粉,淀粉乳经双酶法生产葡萄糖,葡萄糖连续催化加氢生产山梨醇,糖化液发醇生产酒精及赖氨酸,是目前国内玉米深加工能力最大项目。

2.玉米深加工产品多达几千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玉米的用途与水稻、小麦等粮食有很大区别,水稻、小麦等主要是磨成米、面直接食用,而玉米则以饲料和加工为主。全世界的玉米大约有2/3用作饲料,1/3用作食品和工业原料。玉米直接食用量约占世界玉米产量的16%,并呈下降趋势。80%以上的玉米主要有两个去向:一是用作饲料,发展畜牧业,实行过“腹”转化;二是用作工业原料,按玉米的化学成份分离提取后,加工成工业产品,实行过“机”转化。

玉米具有天然性和再生性两大特点。天然性即玉米的成分是人工无法合成的,它决定了玉米深加工产品的有限性和不可替代性,这是市场长期稳定的保证。再生性即与矿产资源相比,玉米是可以永续利用的周期短、产量高的再生资源,这就增强了原料保障的可靠性。玉米深加工产品多达几十类、几千种,如醇、多元醇、有机醇、氨基酸、微生物低聚糖和多糖、酶制剂、单细胞蛋白、抗生素、激素、变性淀粉、合成树脂、甘油、薄膜、塑料等,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精细化工、造纸、纺织、医药、印刷、食品等领域。玉米深加工工业,在一些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已以其辉煌的业绩成为新兴产业,法国称之为“国宝”;泰国称之为“金豆”;美国称之为皇冠上的珍珠、永不衰落的朝阳工业;南非则把玉米与钻石、黄金并称为“三大物产”。

我国玉米加工工业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对其深加工产品的需求的状况,决定了发展玉米深加工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1)从人均消费水平看。目前,国外发达国家人均消耗淀粉10公斤/年,美国人均50公斤/年,而我国只有1.3公斤/年。一国人均淀粉消耗量与国民生活水平有较强的相关性。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淀粉消耗量将会明显增加。如淀粉糖为世界三大糖源之一,目前世界淀粉糖年产量约2400万吨,我国是一个食糖消费大国,年消费量超过700万吨,而淀粉糖产量只有35万吨,仅占世界产量的不足1.5%,与我国人口占世界1/5的比例很不相称。

(2)从国内淀粉行业的发展看。近些年我国淀粉工业发展迅速,1981年全国淀粉产量仅有42万吨,1989年发展到132万吨,其中玉米淀粉占80%以上,年均递增15.39%。1994年全国淀粉产量160万吨,根据国家《1991~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发展纲要》,到2000年我国淀粉产量规划要达到300万吨。

(3)从轻工、纺织、食品、化工等应用行业的发展看。发达国家的这些行业产品质量普遍高于我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应用玉米深加工产品做添加剂、定形剂等。如变性淀粉性能很多,用途很广,目前世界上用于变性淀粉加工的淀粉占18%以上,产品已达千种以上,广泛用于造纸、食品、医药、纺织、化工、冶金、环保、农业等各个领域,早在1977年美国仅造纸工业使用量就达108万吨。目前我国已开始变性淀粉的开发研究工作,有些研究成果已进入工业化生产,并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等工业生产试验,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4)从玉米深加工产品进口情况看。目前我国有几种大宗玉米深加工产品依靠进口解决。如1994年仅山梨醇和赖氨酸两种产品就分别进口29461吨和20500吨,浪费了国家大量的外汇资源。

因此,充分利用我国的玉米资源优势,抓住玉米深加工技术比较成熟和我国处于玉米深加工产品市场需求上升期的机遇,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合理配置玉米资源,逐步形成以资源优势为基础的经济优势,已势在必行。

3.发展玉米深加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如上述黑龙江肇东市的玉米“金字塔工程”,建成后预计将使该市产生17.6亿元的综合收入,农民人均增收近千元,增加工商税收3000多万元,增加企业利润1亿元,等于将玉米价格由国家定购每斤0.6元提高到3.9元。

对吉林松原市日加工1000吨净化玉米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经济效益的分析表明:先将玉米加工成淀粉,再将淀粉糖化生产葡萄糖,葡萄糖加氢生产山梨醇,葡萄糖发酵生产酒精和赖氨酸,随着加工深度的增加,产品将大幅度地增值。如玉米加工成淀粉能增值2.3倍,加工为酒精增值5.5倍,若进一步转化为山梨醇和赖氨酸增值则分别高达11倍和28倍。年加工商品玉米31.5万吨,可以生产淀粉60000吨,山梨醇30000吨,葡萄糖3000吨,麦芽糊精5000吨,赖氨酸10000吨,酒精32500吨,副产品玉米油8199吨,蛋白粉15870吨,纤维饲料66480吨,碎玉米9000吨,杂醇油250吨,二氧化碳10000吨。项目投产后正常年的销售收入可达9.5亿元,销售税金3848.64万元。如果玉米不进行加工增值,按当时每吨800元的市场价格出售,31.5万吨商品玉米的销售收入仅2.52亿元。31.5万吨玉米的不同利用方式,产值相差6.98亿元。可见,玉米经过系列化深度加工,可实现平均每吨增值1812元,比纯粹出售原料增值2.3倍多。1996年全国玉米总产量已达到12746万吨,从理论上推算(假定不考虑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容量问题),如果能延伸玉米深加工链条,转化10%的总量,则意味着增值280多亿元的效益;若能将50%的玉米转化为多元化产品,可多创造价值1400多亿元。全国12746万吨的玉米产量,隐藏着2800多亿元的经济潜力。

二、花卉产业大有作为

花卉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产业,是因为花卉具有美化环境,表达心灵,交流情感等使用价值,它不是为了满足人们衣食住行和安全感等基本需求的商品,而是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花卉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高层次消费品。我国不仅有丰富的花卉资源,而且栽培历史极为悠久,但花卉成为商品进入市场,并作为一个产业发展起来,还是近十几年的事。花卉产业是一个新型产业、高效产业,通过发展花卉生产,可以有力地带动我国农业作物结构、生产结构的调整。目前,从国内外市场对花卉的需求、经济效益和消费趋势来看,是大力发展花卉的最好时机。

1.国际市场需求始终旺盛,国内需求快速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50年,全球社会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和平时期,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均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的西方国家,对花卉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这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据统计,世界花卉消费额1985年为150亿美元,1989年接近300亿美元,翻了一番;到1991年,猛增到1000亿美元,1994年为1300亿美元,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2000亿美元以上。欧洲花卉市场经久不衰,愈加红火。荷兰是历史悠久的花卉发达国家,老牌的花卉王国,花卉生产面积15万亩,年产鲜切花76亿支,花卉产品几乎覆盖全球。由于全球消费市场的扩大,现在荷兰千方百计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寻找自己的花卉生产伙伴,欲将其花卉进口到本国或直接销往世界各地。为此,他们研究了一个一揽子计划正在实施中。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都是花卉生产大国,但每年仍需进口大量花卉。法国现有花卉生产面积34万亩,年产鲜切花约75亿支,每年需进口近20亿支。美国需进口70%,德国需进口60%,英国需进口40%。亚洲花卉市场蓬勃崛起。随着亚洲经济的急剧升温和高速发展,亚洲花卉市场容量迅速扩大,日本、韩国、泰国、香港、台湾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不仅迅速扩大了本国、本地生产面积,而且在发展中国家营造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其产品直接进入本国消费。如日本,年人均花卉消费额达69美元,居世界第一位。马来西亚、肯尼亚、津巴布韦等发展中国家近几年花卉出口额至少增加了4倍。中国是很多国家看好的花卉生产大基地和花卉消费大市场,他们纷纷到中国寻求货源、寻找市场、发展合作伙伴,这为我国花卉走向世界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机遇。

我国从80年代以来,花卉业得到迅速发展。全国花卉生产面积由1982年的0.8万公顷发展到1996年的7.5万公顷,增长8倍;花卉产值由3亿元增加到48亿元,增长15倍。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花卉近几年每年以30%~40%的增长速度发展,但仍远远满足不了市场消费的需求,更无法做到周年稳定供应。如北京市和天津市年自产鲜花量只占本地市场消费量的30%和20%,北方的其他城市、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自产鲜花量占本地市场消费量的比例更低。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水平测算,大中城市鲜花年消费量在16亿支以上,而目前我国生产鲜切花的能力只有7.5亿支。由此可见,花卉生产发展速度和消费增长速度很不适应,远远满足不了市场消费的需求,生产前景非常广阔。

2.花卉价格处于高位运行,花卉的比较效益明显高于其他种植业。

近些年来,花卉生产量不断增加,但是花卉价格一直看好。常见品种如玫瑰、康乃馨、菊花、剑兰等周年平均零售价格在1元/支左右,中档品种如百合、马蹄莲等周年平均零售价格在2.5元/支左右,档次较高的品种如郁金香、红掌、鹤望兰等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在很多节日,鲜切花身价百倍。如情人节,一支玫瑰平均价格在15元左右,高的达30元,低的在10元以上。鲜切花配以绿色叶片,进行工艺加工,插成花篮、花束,价格剧增。花卉与一般农作物相比,其经济效益显著。花卉亩产值一般在1万元以上,好的能达到3万元,利润在0.5~1.5万元之间。而一般农作物(如小麦、玉米、棉花等),一亩年收入约为1000元到1500元之间,相差悬殊。因此,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种菜比种粮赚钱,种花比种菜更赚钱”的经验。四川省永兴园利用“公司+农户”的模式联合83家农户和苗圃,栽种花卉园林绿化苗木300余亩,形成了大型花卉联合体,1995年的产值450万元。四川省郫县花园镇筒春村433户农民,有230户种植花木,占农户的53.1%,1995年花木种植面积250亩,价值达500万元以上;1995年全村花木销售收入300多万元,纯收入100万元,人均680元,发展花卉苗木生产使该村走上了致富之路。有关专家分析,由于花卉是满足人们精神享受的产品,即使是在花源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花卉的比较效益仍会高于其他种植业产品。

3.今后的花卉消费市场将愈来愈大。

预计到2000年,世界花卉消费额将达到2000亿美元以上,依此测算,到2000年,世界花卉的年消费量为4000亿支,这是今后几年全球花卉消费的巨大市场。发达国家消费需求稳步上升,发展中国家消费需求将明显增加。我国是花卉生产历史悠久的国家,人们具有爱花养花欣赏花的传统美德。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会有更高要求,鲜花将成为人们重要的精神消费品,成为人们相互沟通、理解、联络的媒介。这是今后我国花卉消费广阔的市场基础。根据我国“九五”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测算,2000年我国鲜花消费量将超过50亿支。

花卉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看好,我国又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基础。然而,我国虽然有几千年的花卉种植史,但真正的花卉产业才刚刚起步,在世界花卉生产中还没有占据应有的位置,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更远。究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将花卉生产作为一项真正的产业来抓,缺少龙头企业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带动,导致生产规模偏小、经营体制分散、科学技术落后、产品档次偏低、产供销环节脱节,而且不能满足花卉生产时效性的要求,致使许多花农亏本。因此,通过市场机制的导入,建立起以龙头企业联结基地和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是将花卉真正培育成一项新兴产业的关键。将花卉业发展成为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型产业,既是由花卉产品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又是实现花卉高效益的需要。

花卉作为非国计民生产品、鲜活产品,不可能像粮食一样受国家价格保护,也不能象粮食一样贮备。花卉价值的实现和增值,产生在流通和加工环节上。因此,发展花卉,必须克服过去种植业上存在的只管生产不管市场,只卖初级原料不搞产品加工的倾向,要同时抓好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形成一个产业体系。最近北京朝阳区与荷兰欧兰花卉集团合资兴建了一家堪称亚洲最大、国内第一的莱太花卉超级市场和拍卖市场,集展览、销售、拍卖、信息等服务于一身,导入世界花卉第一大国荷兰的市场机制,引进花卉的种籽、种球、种苗和盆花生产及现代化温室、冷藏车及冷库等一系列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以龙头企业生产出优质种苗,以国产化设备生产出盆花、切花,然后通过市场输出,创国际名牌。这一举措,不仅能带动周围毗邻省市一大批花卉生产基地的迅速发展,而且标志着我国花卉产业向一体化经营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如果引导得力,5年后我国的花卉产量可达荷兰的一半,从而跻身于世界花卉大国之列。

三、以牛为重点的畜牧业产业化

1.牛一身是宝,肉可以食用,皮可以用来发展制革工业,牛肉及其加工产品市场广阔。

首先,牛肉市场供不应求的格局将长期存在。从国内市场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发生着迅速的变化,传统的以淀粉食品为主的饮食结构逐渐向以动植物蛋白加果蔬类营养保健型转变,对肉类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目前我国动物食品的消费水平仍很低。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牛肉消耗量的统计,全世界平均年人均占有牛肉为10公斤,发达国家则高达30~50公斤。而我国1995年人均占有牛肉只有3.4公斤。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增加1公斤牛肉,全国就要增产120万吨,是新西兰牛肉产量的两倍。我国人均牛肉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总产量就要达到1200万吨以上(1996年全国牛肉产量仅494.6万吨),可见国内市场容量很大。从国际市场看,美国每年需进口牛肉80万吨左右;日本每年消耗的牛肉约50%需从国外进口。香港是我国活牛出口的主要市场,目前人均消费水平已由1990年的3.4公斤提高到12.5公斤以上,其中高档牛肉主要来自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大陆毗邻香港,有地理优势,在巩固现有市场基础上,扩大高档牛肉出口潜力较大。独联体国家是牛肉进口大国,长期以来从欧洲进口牛肉,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独联体贸易的发展,通过边贸等渠道扩大出口是很有希望的。中东地区许多国家,主要依靠进口活牛和冻牛肉来解决本地区牛肉消费需要,近年来我国已向中东等地出口一定数量的冻牛肉、牛肉罐头,但数量不大,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其次,国内外皮革及革制品的市场前景较好。国际市场皮革及革制品贸易活跃,其贸易额高达300亿美元以上。近几年由于西欧和北美受经济衰退影响,皮革消费走向两极化趋势,市场上对中低档皮件制品的消费需求明显增加,这为我国皮件制品的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国内市场上,我国皮革及革制品人均消费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近几年国内皮件制品的需求每年以平均15%的速度递增,供求缺口很大,制革工业每年缺少数百万张牛皮,10年前一张牛皮才卖二三十元,目前一张好牛皮能卖到300多元。因此,从市场对牛皮的需求来看,也要大力发展养牛业。

第三,牛的副产品市场也很广阔。首先是药品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制药工业正经历一个大发展时期,生化药品是综合利用生物原料而制成的高技术产品,质量要求严格,卫生标准高,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药品。特别是利用动物脏器资源制成的药品市场潜力更大,目前利用动物原料制的营养性、补血性药品倍受人们欢迎,如利用动物鞭制的口服液在市场上非常畅销。其次是牛骨开发产品,牛骨可以开发成骨粉、骨胶等产品。明胶在近时期内一直是短线产品,供不应求。近几年,世界明胶总产量一直在15万吨左右,而需求量在20万吨以上,且逐年增长。在国际市场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明胶生产国和消费国,年产约3.2万吨,年消费约4万吨;我国明胶生产量仅为0.45万吨,需求量却高达3万吨。骨粉和磷酸氢钙作为明胶生产的副产品,以饲料添加剂为主要用途,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其市场需求将有增无减。胶囊在国内市场需求量500亿粒,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目前国内生产能力仅80亿粒左右,市场供需缺口很大。此外,世界上一些国家正致力于胶囊在农业、生物、食品等领域的开发应用,为胶囊生产和使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再次是牛脂开发产品。油酸由于结构特殊,用途广泛,又仅限于从油脂中分离提取,所以供应紧张。目前国内需求量达3万多吨,而生产量仅1万吨左右,供需缺口较大。硬脂酸国内需求量8万余吨,缺口4万余吨,预计到2000年需求量可达20万吨以上。甘油国内需求量8万余吨,缺口4万余吨,预计到2000年需求量可达12万吨,缺口将达5.5万吨。

2.“八五”期间我国畜牧业保持了较快发展,养牛业已成为畜牧业生产中发展量为迅速的行业之一。

到1995年,全国猪、牛、羊存栏分别为44169.1万头、13205.8万头和27685.7万头,比1990年分别增长21.9%、28.4%和31.8%。1995年猪、牛、羊出栏分别为48049.1万头、3049.7万头和16537.3万头,比1990年分别增长55%、180.2%和83.8%。畜牧业生产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调整,1995年,肉类生产结构中,猪肉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79.8%下降到69.4%,牛羊肉的比重由8.1%上升到11.7%。牛肉生产已成为畜牧业生产中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1985~1990年平均年增产牛肉15.8万吨,1990~1995年年平均增产近60万吨。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到2000年达到生产500万吨牛肉是有可能的。

3.发展养牛业不必担心市场过剩问题,又有巨大的牧区草地和农区生产剩余物如稻草、秸秆等作饲料保证,完全可能作为农业发展的一个新支柱和增长点,带动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我国有草地资源60亿亩,约占国土面积的40%,其中已利用和可利用的草原面积43亿亩,约为耕地面积的3倍。改革开放以来,草地畜牧业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上仍未摆脱传统经营方式和依附自然生产力的束缚,草地综合生产能力很低,单位面积畜产品产量仅相当于同等条件北美洲国家的1/27。因此,通过加强对草地的投入和管理,实现增草增肉增效还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此外,我国秸秆资源丰富,玉米秸、麦秸、稻秸都可以用来发展养牛。这既可以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牧业共同发展,形成“牛多、肥多、粮多、草(秸秆)多”的良性循环系统;也可以节约大量的饲料用粮,减少畜牧业发展对粮食的依赖。1996年,全国氨化秸秆已达3047.9万吨,相当于节约饲料粮1219.3万吨;青贮饲料8521.1万吨,相当于节粮1291.1万吨,两项合计,相当于年节粮2510.4万吨。如果到本世纪末,全国氨化秸秆能达到6000万吨,青贮饲料1.2亿吨,年节粮就可达4200多万吨,这相当于新增4200多万亩“吨粮田”,而所需投入却不及建设“吨粮田”的1/10。

4.发展养牛业的关键是要实行产业化经营,紧紧围绕饲养这一中心环节,不断延长生产加工链条,带动相关工业的发展,这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

应采取市场牵引企业、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方式,把各个生产环节用经济利益连接在一起。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发展肉牛饲养的上游产业即饲料工业,促进肉牛饲养业的发展;通过牛肉加工、皮革加工、生化制药等各类产品的开发,实行各个生产环节的不断增值,这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变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低下的格局,也有利于带动广大农民的充分就业。这方面安徽阜阳地区已率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该地区利用当地秸秆资源,实施作物秸秆—养殖肉牛—肉类加工(肉制品系列加工)一皮革加工—生物制药(利用动物内脏、血等,加工凝血酶等)—服务体系建设一条龙的黄牛产业化发展规划,将农业生产的副产品转化为肉类、皮类和药品。经系列开发形成多种产品,能使1头当地黄牛的价值增加5~6倍;使1头经育肥改良和系列开发的黄牛达到相当于当地7头黄牛的价值。届时能使全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00元,地方财政增收10亿元。

四、海淡水高效养殖产业

1.水产品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

从国内市场看,我国是一个渔业生产大国,总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1/4,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仍较低,1995年为20.5公斤,虽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加上水产品用于贸易、工业原料和直接作为鲜饲料的用量较大,人均实际消费量更低(约11.6公斤)。同时国内消费也极不平衡,沿海地区有的高达40公斤,内陆地区有的还不到1公斤。内陆广大地区的消费潜力很大。从新增人口的角度看,我国年人口净增将在1500万左右,而要保持现有水产品占有水平,每年需增加产量150~200万吨。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居民膳食结构也将发生很大变化,对高蛋白、低脂肪、食鲜味美的水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按每人每年增加1公斤水产品测算,5年就需增加产量600万吨。

从国际市场看,世界水产品主要来自天然捕捞,由于全球渔业资源衰退,产量不可能有大的增加,而需求却不断增长,价格也在不断提高。近几年世界水产品贸易的迅速增长,为我国水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七五”以来,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长足发展,出口贸易总量大幅度增加,1995年,出口量74万吨,创汇32.9亿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比1985年增长5倍和11.2倍,比1990年增长1倍和1.4倍,出口产品中名特优水产品和精加工产品出口比例也逐年增加。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区域也在不断扩大,从港澳和日本市场发展到欧美市场,并且随着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出口竞争力和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2.满足水产品有效供给的潜力在于大力发展海淡水养殖业。

水产品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但我国的渔业生产却面临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近海渔业资源由于捕捞过度和水环境污染,已严重衰退,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和捕捞产量都在逐年递减,恢复和保护近海渔业资源已刻不容缓。因此,“九五”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水产业的发展必须突出抓好养殖,推动水产养殖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一方面,我国淡水养殖还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我国内陆水域2.6亿多亩,可养水面1亿多亩,到1995年已利用7004万亩,占可养面积的70%,尚有3000多万亩没有利用,其中池塘95万亩,湖泊1800多万亩,水库520多万亩,河沟600万亩,此外还有宜渔涝洼荒地4000多万亩。全国有宜渔稻田1亿亩,1995年稻田养鱼面积已达1544万亩,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大面积推广稻田养鱼是扩大外延再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现有淡水养殖平均亩产水平低,在内涵扩大再生产方面还大有潜力可挖。据不完全统计,淡水鱼全国平均亩产仅20公斤,其中,池塘平均40公斤,湖泊10公斤,水库15公斤,河沟25公斤,而国内许多精养池塘亩产超过二三百公斤,高的甚至可达500公斤以上。

另一方面,我国海域辽阔,但开发利用比例却很低,开发潜力很大。大力发展可持续的浅海和滩涂养殖业,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有6500多个岛屿,15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和滩涂面积达2亿多亩,按现有科学技术水平,可进行人工养殖面积近4000万亩。但到1995年,利用面积仅占可开发量的1/4,还有3000万亩尚未利用,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随着养殖技术和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可用于养殖的海域面积还将不断扩大,如有的地方已能在30~40米水深的海域进行养殖。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能有效地增加渔业产量,减轻捕捞压力,并带动沿海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3.“八五”以来我国海淡水养殖业发展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较明显进展。

“八五”期间,由于国家采取了“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渔业发展方针,推广池塘精养高产、名特优品种养殖、稻田养鱼、浅海滩涂养殖综合开发、网箱养鱼等技术,水产品有效供给大幅度增加,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到1995年,水产品的养殖产量已超过捕捞产量,占总产量的53.8%,达到1353万吨。大批渔民、农民通过发展海淡水养殖走上了致富之路,1995年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50元,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而其进一步发展仍有巨大的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海水增养殖业在我国一些沿海地区发展势头迅猛,海洋牧场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七五”期间,沿海各省市进行了以对虾为主要增殖对象的大规模增殖放流,使得对虾初步在东、南海区形成了独立的种群。此外,海参、扇贝、魁蚶等品种也进行了生产性的增殖。海蜇、梭子蟹、海胆及地方性鱼类的育苗、增殖也开始进入试生产阶段。1990年海水养殖产量达到162.4万吨,比1985年增长了91.2万吨,年平均递增率为17.9%。在总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以对虾为主的鱼虾蟹及海珍品产量的比重明显提高,由1985年的9%增长到1990年的25.3%。海水增养殖业作为带动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正在蓬勃兴起。

标签:;  ;  ;  ;  ;  ;  ;  ;  ;  ;  

围绕结构调整培育新农村产业_玉米深加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