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 玉林 537000)
【摘要】目的:研究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层级培训的效果。方法:以我科在岗的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样本,统计护士层级培训实施前(2016年1-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12月)的护士核心能力以及科室护理质量并进行实施前后的对比。结果:实施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护理评估、解决问题以及专业技术四项核心能力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层级培训,对护士核心能力以及科室护理质量的提升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层级培训;护理质量;护士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6-0242-02
急诊科患者病情紧急,护士工作任务繁重,在护理工作中极易发生各种护理风险事件[1]。因此,通过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提升护士核心能力和科室护理质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研究了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层级培训的效果,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科在岗的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样本,30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均值为(29.88±1.92)岁,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人数比为20∶5∶3∶2,中专学历、大专学历、本科学历人数比为9∶12∶9。
1.2 培训方法
护士层级培训实施前(2016年1-12月)30名护理人员均根据不同的学历层次接受了分阶段的护士规范化培训,且科室也会定期进行统一的护士能力培训和考核。2018年1月开始正式实施护士层级培训,实施办法如下:首先将急诊科护理人员按照核心能力要求分为N0-N4五个层级,其中N0级护理人员需要经过2年的轮转基础培训,轮转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以及急诊科等多个科室,2年轮转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胜任急诊科N1级岗位,承担急诊科初级责任护士工作,且进入急诊科该岗位后能够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范,准确并安全地实施各项护理操作;N2也是承担急诊科初级责任护士工作,同N1级护理人员一样,要求能够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范,准确、安全地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并具备独立分管病情稳定的危重病人的能力。而N3级护理人员则要能够清楚各项护理措施的目的和具体实施方法,能够自主评估各项护理措施是否有实施的必要及其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N4级护理人员需要承担急诊科高级责任护士工作,要求其遇到突发情况、疑难情况时可以沉着应对,及时处理,并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针对性护理,其属于专家型护士,要求其能够在护理工作中不断完善科室相关护理操作流程,优化操作技术,且能够对其他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技术进行准确评价、纠正和优化。掌握本专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有科研能力,是专科学术带头人。层级分好后对这5个层级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其中N0级护理人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各项规章制度、常用护理技术以及护理文书的书写,职业生涯规划等,N1级在N0级基础上增加各疾病的护理技术、护理评估、急救配合等内容,N2再增加重症护理、主动思考等内容,N3再增加疑难、紧急护理问题、组织、协调、管理等内容,N4则以个案分析形式进行相关疑难、紧急事件处理的培训,以及协助科室完善相关护理流程、优化操作技能等内容的培训。培训时采用阶段性、一对一知识讲座、考核以及定期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护士层级培训实施前(2016年1-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12月)的护士核心能力以及科室护理质量。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士核心能力比较
实施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护理评估、解决问题以及专业技术四项核心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
2.2 科室护理质量比较
实施后急诊科护理质量评分(94.29±3.47)分高于实施前的(84.79±5.97)分,(t=5.700,P=0.000)。
3.讨论
急诊科患者的病种复杂、病情危重且进展较快,急诊科护理人员需要随时准备对患者进行抢救,如果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不到位,极易在对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出现各种护理差错事件,不仅会耽误对患者的救治,而且可能会增加各种威胁患者生命的风险因素[2],因此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和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实施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护理评估、解决问题以及专业技术四项核心能力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提示护士层级培训利于护理人员核心能力以及科室护理质量的提升,与郑桂玲观点一致[3]。考虑是因为以往临床上对护士的培训多采用集中式、分阶段式的培训形式,以及统一的、杂糅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陈旧、老套不说,培训内容还不具备针对性,无法针对护士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培训。而分层级培训则充分考虑到了各个层级护士的实际情况,可以针对其所欠缺的地方进行强化培训,并可逐步提升护士的护理能力,使培训更具备渐进性,同时该培训方式还更加注重护士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护士在培训完成后就能够更加适应急诊科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护士层级培训有利于急诊科护士核心能力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娟,容淑恒,李家美等.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对提高专科护士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6):118-119.
[2]魏清风,郑晓玲,徐宝兰等.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不同层级护士培训体系的构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58-65.
[3]郑桂玲,李慧慧,唐玉洁等.公立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分层管理的实践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0):131-133.
论文作者:唐耘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护士论文; 层级论文; 急诊科论文; 能力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科室论文; 核心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