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凤凰县竿子坪镇三拱桥卫生院 416206
【摘 要】目的:研究并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小儿感冒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80例感冒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其中,2017年2月至2017年8月入院就诊的4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取止咳宁嗽胶囊进行治疗;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入院就诊的4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采取苏黄止咳胶囊。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相对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小儿感冒咳嗽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且复发率相对较低,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苏黄止咳胶囊;小儿感冒咳嗽;效果
引言
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感冒咳嗽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这种疾病具有间歇性、病情进展缓慢等特点,很多家长在儿童患病早期,没有及时的重视且采取干预措施,随着病程的延长,患儿体内可能会出现炎性因子,治疗难度相对提高。因此,必须要对其加强治疗。从临床研究中来看,当前对于小儿感冒咳嗽的治疗药物相对多元化,在治疗效果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儿童服用药物难度较大,且药物的副作用会相对较强,很容易影响其生活质量与身体发育。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必须要尽可能选择用药效果最佳的药物。在我院临床工作中发现,对小儿感冒咳嗽运用苏黄止咳胶囊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收治的80例感冒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其中,2017年2月至2017年8月入院就诊的4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17例,年龄在3~11岁,平均年龄(6.92±0.34)岁,病程10d~6个月,平均病程(1.04±0.34)个月;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入院就诊的4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男患儿24例,女患儿16例,年龄在3~12岁,平均年龄(6.75±0.53)岁,病程11d~7个月,平均病程(1.21±0.35)个月。
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均具备干咳无痰或者少量白痰、阵发性咳嗽、咽喉痒、冷热刺激等临床症状[1];(2)经过X线检查,患儿肺部无异常;(3)符合感冒咳嗽的相关标准;(4)所有患儿无严重的器质性疾病,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止咳宁嗽胶囊治疗,规格0.45g/粒。患儿年龄在3~6岁之间,每日3次,每次1粒;患儿年龄在7~12岁之间,每日3次,每次2粒。均以温开水送服,连续用药14d。
观察组患儿采取苏黄止咳胶囊治疗,规格0.45g/粒。患儿年龄在3~6岁,每日3次,每次1粒;患儿年龄在7~12岁,每日3次,每次2粒。均以温开水送服,连续用药14d。在整个用药的过程中,需要禁止患儿服用其他带有治疗咳嗽功能的药物,或者干扰性药物。
1.3 评价指标
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将其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层次。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体征改善;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变化。
统计两组患儿在用药停止后7d内的复发状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相对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n,%)
3讨论
由于儿童处于成长阶段,其免疫力系统尚未完全,各项器官功能尚在发育,对于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对较弱。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会出现感冒咳嗽的现象。对于这类现象,临床上有很多家属都认为,不必过于重视,在一段时间后,患儿会自行康复。因此,未对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在病程延长一段时间后,患儿的临床症状会存在加重的现象,这就使得很多患儿的呼吸系统存在明显的炎症,睡眠质量相对降低,成长发育受到限制。对此,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常规治疗中,选取的是止咳宁嗽胶囊,这类药物中包含了由桔梗、荆芥、百部、紫菀(制)、白前、前胡、款冬花、麻黄、陈皮、苦杏仁、防风等药物,几味药物联合运用,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止咳化痰,去风平喘的作用[2]。但是,在临床运用该种药物进行治疗时,却无法保证治疗效果的最佳化。在近几年的临床调研中发现,对患者运用苏黄止咳胶囊的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好。苏黄止咳胶囊中包含了麻黄、紫菀、苏子、五味子、前胡、蝉蜕、地龙等多种药物,以麻黄为君药,其具有较好的止咳平喘、宣散肺中邪气的作用;以紫菀、五味子为臣药,其具有止咳化痰、纾解气道痉挛、改善肺气的作用;再加上,苏子、前胡、地龙等诸多药物的运用,其能够最大程度地疏散机体的风邪,使之咽喉痒的状况得到缓解,咳嗽逐渐改善[3]。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运用的是苏黄止咳胶囊干预,对照组患儿运用的是止咳宁嗽胶囊治疗。从结果上看,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本次研究与李灿晖,罗惠冬,余绮钏等人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由此可证其准确性与实用性[4]。
综上所述,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小儿感冒咳嗽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且复发率相对较低,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阿依古力·托呼提.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0):143-145.
[2]刘爽,魏本莉,于慧萍.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儿童感冒咳嗽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09):1193-1194+1197.
[3]邓芳.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小儿感冒咳嗽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02):209-210.
[4]李灿晖,罗惠冬,余绮钏.杏苏止咳颗粒与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咳嗽的疗效比较分析[J].海峡药学,2016,28(01):125-126.
论文作者:吴杰兵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患儿论文; 胶囊论文; 统计学论文; 药物论文; 病程论文; 小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