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工程的自动化管理论文_叶冰强

供水工程的自动化管理论文_叶冰强

(广西靖西靖翔工业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533899)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仪表自动化的飞速发展,供水工程运行实现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供水工程的运行和控制的设备复杂,电气设施、机械设备和相应辅机设备的操作缺-不可,所以安全的操作与控制对于供水工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仅仅依靠工作人员巡回人工采集仪表的显示数据及对设备进行现场手动控制难以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运行,并且工作人员长期保持一种劳动强度大,思想高度集中的状态,机组的潜在隐患很容易被疏漏。如何确定机组在某一运行工况下是否高效,能否通过在计算机上设定程序而使机组运行过程中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等问题,是摆在供水工程自动化运行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供水工程;自动化;管理

1 前言

供水自动化系统要求人和计算机结合得好,发挥各自的长处,使管理达到最优化。人借助于计算机来完成繁杂的日常事物处理,产生一些重要的统计、分析、汇总信息,对供水、用水、节水和排水系统现状做评价,长期规划及为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城市规模控制、人口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供水管理系统重要的是可使供水人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全面节水管理分析工作,使供水工作真正发挥预测控制作用。

2 供水工程实现自动化的意义

2.1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我国的大型供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均利用到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及其设备,在现阶段的供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引进,其不但有效的提升了施工的效率,同时其对于地区间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重要影响,比如通过自动化的办公系统,在地面建立相应的基站,通过遥感测控等多项技术的结合,从而根据我国南北地区的水资源储备量,从而进行适当的分配,这项技术的运用其则使得水资源实现了高效利用。

2.2实现工程建设工作高效推进

在供水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各个施工部门的密切配合,在过去的施工过程中采取人工施工模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效率普遍较低,因此对工程的高效开展极为不利。在现阶段的供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施工过程中利用自动化办公系统,其可以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互相调配,同时通过以地面为中心的平台控制,借助遥感测控等技术的辅助,从而对整个工程实现科学化施工,由此可见,在现阶段供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动化办公系统的可以高效推进供水工程施工。

2.3营造了高效率的办公环境

在传统的供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均采取人工较多,仅仅在部分工程中实现大型机械操作,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在现阶段的供水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其已经摆脱了过去施工方式的束缚,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借助通信技术、遥感测控技术等,在地面建立统一的管理中心,通过统一化的管理平台进行指挥,这样则直接有效的避免了过去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的失误出现,同时给地面的设计人员提供相应科学的数据参考,由此可见,在现阶段的供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充分运用其营造了高效率的办公环境,促进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3 分析供水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对自动化的认识和投入不足,导致自动化在县级供水公司普及率偏低

首先,我国城市化建设起步晚,部分落后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相对匮乏。由于小城镇经济建设资金有限,吸引外资能力弱,在供水设备等硬件设施方面投入不足,科研成果的运用率偏低,导致供水自动化在中小城镇的运用率低下,十分不利于城镇建设的长远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由于多数城镇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数量相对较少,外来高素质管理人才相对匮乏,使得多数中小城镇对自动化供水管理的认识程度偏低,尤其是在县级供水公司,管理人员文化水平相对偏低,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不能及时吸收具有时效性的先进管理理念;同时由于资金的匮乏,不能更好地引用高科技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城镇供水管理自动化目标的实现。再其次,传统的供水管理一般将工矿企业和居民生活用水统一管理、统一供给,但由于目前工矿业发展速度迅速,工矿企业需水量与需水程度与居民用水存在较大区别,把工矿企业用水与居民用水归为统一管理,将会存在工艺复杂、处理成本高和智能程度低等问题。而自动化供水管理首先具有适应性强、智能化高、经济效益佳的优点,在推动中小城镇供水建设方面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次,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形崎岖,取水方式选择、净水基本流程工艺难度大,使用智能自动化供水管理系统可加强对水流量、水压等的控制,自动实行实时取水和分质净水。

3.2专业技能更新不及时

专业技能更新不及时,导致县级供水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只能委托专人维护,费用偏高中小城镇高素质技能人才相对匮乏,相关供水系统的技能操作与更新培训机会有限,多数技术人员由于缺乏技能培训,规划编制中的关键技术没有得到实际性地传播,阻碍城镇供水自动化系统的普及使用。供水系统自动化管理技能生疏容易导致障碍无法及时解决,耽误城镇建设用水和居民用水,影响生活生产。同时还需委托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不但致使供水管理费用提高,还会导致供水管理工作效率降低,实际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

4 在供水行业的自动化管理上,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通过计算机,对给水排水工艺过程逐步以动态分析的研究方法代替传统的表态分析方法。

在供水系统管理中,首先应进行动态分析,建立相应的动态数学模型,以便能做到客观准确地描述。要实现给水处理系统的计算机自动控制,以及城市给水泵站供水调度,就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其次,建立数学模型不能说完成了定量描述,真正解决问题还必须计算机的精确计算。数学模型越复杂,精确度要求越高,其计算工作量也就越大。整个工程控制是一个复杂的执行系统,因此必须在掌握计算机技术的给水专业人员积极参与下才能顺利完成,最终实现给水工程动态分析。

4.2充分应用计算机,实现供水最优化。

最优化方法包括静态最优化、最优化设计、最优化规划、最优化布局等,以及动态最优,但解决问题的途径都是提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后,建立最优化问题数学模型。这种数学模型只有通过计算机,才能得到较满意的解决。

4.3对于复杂的系统或过程,应通过计算机以数学模拟方法逐步取代部分试验模拟方法。

数学模拟和计算机是解决庞大复杂系统或过程的定量问题不可缺少的手段,不仅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由于这类问题的影响因素繁多复杂,委难甚至无法用试验方法加以模拟。因此,为使这种非实物的数学模型能够尽可能真实而准确地描述其实体,今后应尽量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分析和求解,并配合必要的现场和实物的测试分析加以验证,最终建立起能代替真实系统的模型。

4.4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在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供水行业必须继续大力普及并提高计算机在我国给水事业中的应用水平,进一步开发各种应用软件,最终推动给水事业向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5 总结

本文通过对供水工程自动化系统运用进行分析,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在现接段的施工过程中,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充分运用其已经成为一种基本趋势,其不但实现了供水工程建设高效推进,同时对于现代化的各类工程建设均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供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办公自动化系统应该加大普及力度,实现供水工程建设工作高效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吴丽峰,顾振华.供水管网调度自动化的创新与应用[J].城镇供水,2014(6):53-57.

[2]徐治中.供水设备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4,33(11):24-25

论文作者:叶冰强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供水工程的自动化管理论文_叶冰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