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衰退到复苏--论东南亚经济复苏的时间和条件_苏哈托论文

从衰退到复苏--论东南亚经济复苏的时间和条件_苏哈托论文

从衰退到复苏——浅谈东南亚经济复苏的时间和条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南亚论文,浅谈论文,条件论文,时间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加上整个东亚地区,尤其是日本经济不景气,东南亚经济已经进入严重的衰退期。甚至连基础较好的国家,如新加坡,去年也出现较为严重的经济滑坡。原来对自己有乐观估计的马来西亚现在也感到前景不妙。泰国总理川·立派也不得不承认,泰国的问题比原来的要严重得多。至于印尼,情况就更为糟糕了,印尼一些学者认为,没有3至8年的时间,印尼不可能从危机中走出来。本文就东南亚地区经济复苏的时间和条件谈一些看法。

一、黎明前的黑暗将持续多长时间

东南亚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从经济衰退中走出来,重新恢复昔日的活力,实现新的经济增长?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有3种估计。

第一种,最为悲观的估计。主要是一些西方的学者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东南亚神话已经彻底破灭,东南亚和东亚将从此一厥不振。这种估计甚至还带有一点幸灾乐祸的成份。

第二种,最为乐观的估计。主要是东南亚国家的政府和学者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东南亚国家目前面临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他们将很快就渡过难关,重新实现新的增长。持这种观点的人一般认为,到今年年初,东南亚国家经济就会走出低谷,出现复苏。现在看来,这种估计是太过于乐观了。

第三种,比较客观的估计。中国和西方一些比较客观公正的学者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东南亚出现的金融风暴及其引发的经济危机,是结构性的危机,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结构方面的,因此,这些国家必须进行比较彻底的经济政治改革,方能摆脱困难,重新恢复经济活力,而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长,起码需要3至5年的时间。亚洲开发银行也是持这种观点。亚洲开发银行于去年4月发表的《1998 年亚洲发展展望》指出,预料受到影响的国家可能在1999年适度恢复,但是要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笔者赞同这种观点。

然而,东南亚各国的国情差别很大,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不尽相同,效果也不完全一样,因此,各国走出危机和出现复苏的时间也将会有所不同。

从目前的情况看,新加坡有可能最早从危机中走出来。新加坡的经济基础较为牢固,其金融系统也比较健全,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也比较得力,人民对政府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由于新加坡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主要不是来自国内,而是整个地区经济环境的恶化,因此,受地区环境的影响,新加坡今年将出现经济衰退,如果地区经济环境逐渐好转,新加坡有可能在明年出现复苏。

接着是菲律宾。去年年中,菲律宾已经成功地举行总统选举,选出了菲律宾共和国第13任总统,顺利地实现了权力的和平交接班。它表明,菲律宾的政治已经逐渐步入法制的轨道,它为顺利地解决经济问题铺平了道路。新上任的总统埃斯特达拉虽然不懂经济,但深得群众拥护,其内阁成员也有许多经济专家,因此,实现了社会政治稳定的菲律宾完全有可能先于其它东南亚国家实现经济复苏和新的经济增长。

然后是泰国。泰国目前正在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方案进行经济调整和改革,各种方案执行的情况也还比较顺利。只要国内各大利益集团和人民群众能够对这种改革达成共识,并且愿意作出牺牲,新政府又能够继续得到各主要政党的拥护和支持,在今后一两年内不出现倒阁事件,出现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政府,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那么,泰国也有希望较早进入经济复苏。

前景最为暗淡的是印尼。如前文所述,印尼目前的当务之急,不是恢复经济,而是安抚饥饿和愤怒的广大人民群众,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其次,是要在统治阶级各大派别之间达成和解,建立一个强势的政府,以解决一系列百废待兴的问题。也许印尼需要一个新的苏哈托才能解决问题,而这个新的苏哈托是谁,谁愿意担当这个角色?是哈比比,还是赖斯,或者是维兰托?这些都还是一个未知数。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几年内,任何一个新政府都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印尼的经济问题,也许需要5—8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

二、经济复苏的条件

东南亚能否尽快克服危机所造成的后遗症,实现新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如下几个条件:

(一)各国政府能否重新取得人民的信任,尽快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印尼已经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许多地区还出现无政府状态。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印尼将在短期内克服政治危机,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目前,印尼的经济、政治与社会问题错综复杂,纵横交错在一起,具体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

第一,经济百孔千疮。到去年2月底止, 印尼的官方外汇储备急剧下降至只有163.33亿美元,比上年12月下降了25%。分析家们认为,这个数字已经接近危险的水平。目前,印尼的外债高达1370亿美元(其中私人机构外债为739.6亿美元,政府外债为634.6亿美元)。印尼的通货膨胀率也大幅度攀升,去年2月比上年同期增加31.7%, 已经接近恶性通货膨胀的水平。

为配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方案,印尼政府第3次修改1998 —1999年财政收支预算案,把上年度的经济增长预测调整为-10%,通货膨胀率预测为80%,印尼盾对美元汇率定为1万盾兑1美元,财政收支赤字约占国内总产值的8.5%。但是, 印尼经济专家米特罗博士认为,预算上年度的经济负增长将达15%,通货膨胀至少120%。 国外分析家们指出,印尼经济正面临紧急情势,生产与出口陷于半停滞状态,银行业体系运作瘫痪,失业人口增加。由于去年初的反华骚乱,10多万印尼华裔逃亡国外,原来由他们控制的商品分配与经销系统基本上瓦解,民生必需品价格上涨,印尼盾继续贬值,如果政治问题不早日解决,经济将更进一步恶化。雅加达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彭马莉认为,国内消费要好几年时间才能恢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大可能在10年内回升到危机发生前的水平。另外,数以百万计的儿童被迫辍学,医药系统也会面对越来越沉重的负担,这些都将给印尼经济留下惨重的长期损害。她说:“要破坏设施是很快的,但要收复失地重建却要好几年。”(转引自路透社特稿,《印尼经济深陷泥足》,《联合早报》1998年7月3日)。

第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印尼的贫富悬殊很大,由此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据印尼学者说,目前仅占印尼人口5 %的最富的阶层占有了全国70%以上的财富。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困难又被转嫁到中下层人民身上,使他们蒙受最为沉重的打击。印尼目前失业的情况非常严重,据最新的预测,目前失业人口高达2千万人,约占就业人口的15%。 仅雅加达及其周围地区,失业人口就有400万人。700万户人口陷于三餐不继的境地,自1997年8月经济开始出现危机后, 粮油价格上涨一倍至两倍以上,中下层人民失去了购买能力,如果人民挨饿的话,更严重的社会动乱将难以避免。

国外许多分析家们认为,印尼目前正在深渊的边缘徘徊。他们一致的看法是,印尼正濒临经济解体。有人担心另一轮暴动即将爆发。印尼政府目前的燃眉之急不是怎样尽快恢复经济,而是解决广大人民的饥饿问题,并避免让去年5月中旬横扫雅加达,导致近1200 人丧生的暴动事件重演。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谈论经济复苏的问题。正如前文曾经提到的印尼学者彭马莉所说的:“未来两年,任何考虑都必须以社会和谐至上,然后才有可能谈论增长和复苏。”她说,到去年底, 超过1亿人,相当于印尼总人口的一半,置身贫困水平线之下。外国一些分析家说,广大民众发生暴乱的可能性很大,“这是印尼所面对的定时炸弹”。

第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正在加剧。除了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民群众有爆发暴动的威胁外,统治阶层内部各派力量正在发生分化和重新组合,各大派别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也将进一步加剧,从而有可能使动荡局面进一步恶化。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印尼需要一个有能力在强势的既得利益压力下,对风雨飘摇中的银行界和国营企业进行关键性改组整顿工作的政府。而目前处于过渡时期的哈比比政府无法担当这样的角色。香港政治经济风险咨询公司在去年6 月份发表的《印尼政治经济风险报告》中指出,“印尼现政府面对印尼当前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束手无策和无能为力。”事实上,哈比比政权的合法性仍受到质疑,国内外把哈比比及其内阁看作是过渡政府,苏哈托政权留下的烂摊子,新政府无从收拾。国立印尼大学经济学家史莉·阿妮指出,现内阁政策有如三头马车,各部长之间没有协调,各行其道。

原来由苏哈托一手控制的印尼执政党—专业集团现正在出现大分化大改组。苏哈托派谋求继续控制专业集团,并且伺机卷土重来。观察家指出,由于裙带关系而当上人民协商会议议员者,至今已有27人辞职,唯有苏哈托的2男2女及1位媳妇仍在眷恋, 由此可见苏哈托家族正在千方百计要卷土重来。而反苏哈托的则试图把亲苏哈托的力量清理出去,以摆脱前者的控制。专业集团是由武装部队、 官僚系统及专业团体等3大体系组成。武装部队已暗示今后将不再像以往那样支持某一个政治团体,现任总主席哈莫科也表示,官僚系统应该退出专业集团,果真如此的话,专业集团只剩下一些专业团体。专业集团有3大支柱, 即[梭克西](SOKSI)、科斯哥(KOSGORO)及[互助合作兄弟情谊协商机构](MKGR),其中MKGR已宣布退出专业集团。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的这个专业集团庞然大物,今后一旦失去军方的支持能否生存下去还是一个问题。

印尼目前还出现了政党林立的局面。有人认为印尼多党制时代已经来临。哈比比总统与立法机构已同意,于去年底召开人民协商会议特别大会,1999年5月举行全国大选,然后组成新的人民协商会议与国会, 选举新的正副总统。在此之前,新的政党法及大选法于去年底出炉。政治解冻后才几个月的时间,已涌现出数十个新政党,其中27个已正式向内政部备案。华人社会也组成了3个党,即“中华改革党”、 “同化党”及“大同党”。最大回教团体“伊斯兰教士联合会”(NU)总主席瓦希德声称,该会将成立一个政党,以疏导属下成员的政见。此外,瓦希德也表示,他将与政府不承认的民主党主席梅加瓦蒂组织一个民族主义政党。他预测,这两个党将于今年大选中获得一半以上席次。瓦希德与梅加瓦两人都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过去多党制时代,“伊斯兰教士联合会”是四大党之一,曾与民族主义派的国民党结盟,现在的民主党是国民党与其他小党并而成的。

军队内部也不稳定。军队高层的大换班继续进行。去年初发生的民运人士被绑架,大学生被枪杀以及5月中旬大骚乱, 有蛛丝马迹显示是陆军某派人士所为。武装部队兼国防部长维兰托于苏哈托下台第二天,把担任陆军战略后备司令部司令的苏哈托二女婿普拉波沃·苏比安托及陆军特种部队指挥官慕迪撤职后,近日又把属于苏比安托派的雅加达军区司令三苏汀以及陆军后备司令部参谋长基夫兰调职。至此,谣传企图发动政变的苏比安托党翼已完全失去要职。同时,海军与空军参谋长及警察总长也宣告易人。维兰托承认,绑架民运人士是个别军人所为。军方虽然再三重申,目前治安已告恢复,外国投资者不必再有所担心,但事实上,哈比比上任后,中爪哇的直葛、布沃列佐,西爪哇的南安由、展玉,及北苏门答腊的勿佬湾等继续发生由各种不同原因引发的骚乱,华人财产继续遭殃。一些分析家指出,印尼局面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将会出现严重的分裂。

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表明,当一国中下层人民无法按照原来的方式生活下去,而统治阶级也无法按照原来的方式继续维护自己的统治时,该国就必然会爆发内战和革命。印尼目前就是这种情况。

泰国现政府上台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采取了许多治理整顿的措施,这些措施是卓有成效的。但是,由六党组成的泰国现政府的基础仍然是非常脆弱的。泰国总理川·立派在去年6月中旬对外国投资者说, “从一开始,我的政府就很清楚,不会有奇迹出现。”分析家们指出,摆在泰国面前一个直接和严重的风险是,川·立派政府的改革措施虽然受到了国际投资者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肯定和赞扬,但是,其在国内受到的压力却越来越大,许多利益集团和中下层人民并不欢迎这些措施,去年6月的一次民意测验显示,在曼谷有57.5 %的人反对现政府的金融政策。川·立派所在的民主党的一位高级官员指出,迫于各种压力,有可能在今年上半年举行新的大选。现内阁的一位高级官员也承认,川·立派内阁缺少团结。一些分析家指出,泰国目前存在一种危险,即现政府迄今为止通过行政命令所推行的许多金融改革措施有可能会被未来的新政府推翻,因此,这种通过行政命令而进行的改革的永久性值得怀疑。

目前,马来西亚执政党内部就如何解决经济危机问题出现不和,如果经济危机得不到缓解,执政党内部的矛盾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在去年6月份举行的执政党高级干部会议上, 巫青团的干部对党内高级官员的裙带关系、贪污腐败等提出严厉批评,并且对马哈蒂尔所推行的解决经济危机的政策表示不满。外国分析家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马来西亚执政党内有可能出现政治不稳,并且导致政府内发生人事变动。总理马哈蒂尔和副总理安华之间的矛盾和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有可能使政府无法集中精力在振兴经济的任务上面。

总之,马来西亚的政治局势目前处于一种很微妙的状态。执政党内部的团结能否继续维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派别之间能否在经济政策上取得一致。执政党内部新老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但受到抑制,保持了某种程度的平衡。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经济危机的加深正在打破这种平衡,日益加深的经济危机有可能成为新老两代领导人之间矛盾爆发的导火线。

(二)外债能否成功地减少,外汇储备能否增加到合理的水平

目前的关键是稳定汇率,如果这些国家的币值继续下跌,那么,这些国家的外债就将继续大幅度地增加。由于货币贬值,使东南亚国家的外债大幅度增加,泰国、 马来西亚、 菲律宾和印尼等国的外债分别在300亿到1400亿美元之间(见表1)。

表1

东盟4国外债与内债的有关指标(1996年底)

泰国印尼

总 额 占GDP总 额 占GDP

(亿美元)(比重%) (亿美元)(比重%)

外债 765

43

109348

内债 2869

160 122454

外债还本付息

744168 7

内债偿还 48525

234 9

马来西亚 菲律宾

总 额 占GDP总 额 占GDP

(亿美元)(比重%) (亿美元)(比重%)

外债 364 39

40248

内债1257133

70284

外债还本付息 53 658 7

内债偿还 138 13

10713

资料来源:英国经济学家信息中心,国家报告:泰国,1997 年第3期。

目前,大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外汇储备都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有些甚至达到一个危险的水平。但是要增加外汇储备也不容易。东南亚国家增加外汇储备的主要途径是出口和旅游,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这两个部门也出现不景气。

前一段时间,国内有不少学者指出,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将大大地促进这些国家的出口,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不应该过分夸大这种刺激作用。必须对贬值对东南亚各国出口的影响作具体的分析。首先,大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出口主要依赖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进口,货币贬值使这些货品的进口成本大增,这些进口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成本占了出口货品的成本的大头。一般来说,货币贬值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本国劳工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上面,而历年来,东南亚劳工成本占出口成本的比重并不高,而是进口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成本占主要比重。其次,东南亚国家的出口业主要依赖外资的带动,出口企业基本上都是外资企业,这次金融危机使许多外国投资者丧失了在东南亚投资的信心,要恢复这个信心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可见,货币贬值对许多东南亚国家的出口刺激作用并不大,对一些国家来说,可能是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东南亚各国政府和学者原来也把希望寄托在以货币贬值刺激出口上面,希望它能够为摆脱经济危机和实现经济复苏开拓一条路。但是,人们发现这些国家的货币虽然已经贬值到了低估的程度,仍没有成功地刺激出口的增长,反而导致生产停顿、市场萎缩。以泰国为例,刚开始时,出口曾受到刺激,前年10月出口额达51.42亿美元,比1996 年同期增加11%。但到去年1月,出口额减少到41.9亿万美元, 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9%。 泰国旅游业是另一个创汇最多的行业,但也没有因为泰铢贬值而达到政府希望吸引大量游客的目标。去年第一季到泰国的外国游客为199 万人次,比前年同期增加2.9%,离政府原定的5.4%的增长率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再看印尼的情况。印尼盾大幅度贬值也没有刺激出口。印尼出口大宗产品是工业原料,但因金融危机深重,印尼的出口商甚至无法为新订单找到所需的出口信贷。印尼贸工部长拉默兰最近说:“我们真正担心的是出口下降。”自发生危机以来,印尼出口节节下降,单月的出口下降幅度最大甚至达到18%。印尼出口的其它主要产品还有木材和纺织品,前年以来的两场森林大火使印尼的木材出口大为减少,印尼盾急剧贬值使印尼进口棉花和其它原材料的成品大幅度攀升,其纺织品出口已没有任何竞争力。旅游原本也是印尼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今年第一季由于政局动荡和森林烟雾,抵境游客只有82万人次,比前年同期下降17.6%。第二季发生了推翻苏哈托总统、杀害数百人的暴乱事件,旅游业更是一落千丈。

其它国家的情况也差不多。马来西亚政府制定的1998年接待游客目标定为680万人,比原计划调低了35%。 菲律宾出口商希望提高竞争力的水平已经被居高不下的高利率所打破。越南虽然没有货币危机,但是它的产品与货币大贬值的邻国产品比较,竞争力已大打折扣。

(三)各国银行界的呆账和坏账能否减少

根据一些最新的消息,到去年底,一些国家银行的呆账和坏账由于经济形势不稳定还有可能继续增加。据预测,去年东亚和东南亚银行的呆账将出现新的高峰。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呆账总额将达到750亿美元,占这些国家银行贷款总额的15%以上。 为了避免呆账造成银行倒闭,各国中央银行纷纷要求银行增加贷款损失准备金,但这一措施将大幅度减少银行利润,使银行业的经营和发展陷入新的困境。以新加坡银行为例,为了缓和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新加坡本地6 家银行集团(华侨银行、大华银行、发展银行、华联银行、吉宝银行和达利银行)在1997年拨出了比前年多出3倍的准备金,导致这6家银行集团的净利润平均减少29.5%(见表2)。

表2 新加坡6家银行集团1997年业绩比较(亿新加坡元)

净利息

收入 非利息收入营运盈利 准备金

华侨银行 12.46 6.17 13.845.69

(11.6)*

(27.1)(22.0) (245.9)

大华银行 11.08 5.53 10.653.35

(3.6) (-2) (-1.1) (304.10)

发展银行 10.02 5.11 10.194.96

(16.0) (-2.9)

(10.7)

(485.8)

华联银行 8.09 2.48 6.783.17

(19.3) (27.8)

(30.2)

(280.9)

吉宝银行 2.34 0.96 2.191.23

(6.3) (52.0)(21.6) (206.3)

达利银行 2.01 0.78 1.311.61

(16.4) (-11.3)

(-3.0) (384.9)

税前盈利 税后净利 有问题的

区域贷款

华侨银行8.15 5.815

(-16)(-180) (0.9)**

大华银行7.29 5.02

3.32

(-26.6) (-29.8)(0.7)

发展银行5.24 4.36

3.66

(-37.3) (-34.8)(0.6)

华联银行3.61 2.55

3.55

(-17.4) (-17.9)(1.0)

吉宝银行0.96 0.73

1.7

(-31.5) (-20.5)(1.3)

达利银行-0.3 -0.39 2.8

(-129)

(-156.2)(2)

* 括号内的数字为比上一年的增长率%;* *此栏括号内的数字为有问题的区域货款占总资产的比率%。

资料来源:联合早报,1998年3月10日。

(四)外国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是否能够尽快恢复

金融危机使许多投资者把东南亚视为畏途,他们或者抽回资金,或者减少投资规模,或者改变投资方向。据国际金融协会的统计,1997年流入世界29个主要新兴市场的私人资本仅为1996亿美元,比1996年创记录的2952亿美元减少了32.4%。去年约进一步减少至1715亿美元。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1997年的私人资本比上一年减少了1000多亿美元。如果国际私人资本的流入继续放慢或出现逆转,将大大推迟东南亚国家经济复苏的步伐。

外国投资者对东南亚地区的信心能否尽快恢复,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印尼局势的发展。目前,印尼国内的政治局势不明朗,局部的骚乱正在蔓延,会不会演变成大规模的全国性的政治风暴,目前尚难定论。一些学者预测,如果印尼的政治出现严重问题,东南亚地区有可能出现新的一轮的金融风暴,从而推迟整个地区经济复苏的步伐。在印尼,外国投资信心能否尽快恢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印尼华裔对印尼政府的信心能否尽快恢复。分析家认为,尽管当地华裔经历极大的创伤,他们却最有可能成为第一批返回印尼的大投资商。若出现这种情况,那将是印尼经济复苏的初步迹象。标准普尔驻新加坡分公司总经理陈安迪说:“当地华裔的信心对复苏经济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到目前为止,印尼政府始终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制裁那些在暴动中攻击、性侵犯和杀害华裔的暴民。”

(五)地区经济环境能否尽快好转

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危机,而亚洲地区不断恶化的经济又反过来加深了东南亚的经济危机。尤其是日本经济一蹶不振,加剧了东南亚的经济困难,使陷入困境的东南亚经济雪上加霜。原来,东南亚国家曾经寄希望于日本帮助他们摆脱经济困难,现在看来,这是不太现实的幻想。一是日本一直没有这样的打算,二是日本也深深地陷入危机之中而无法脱身。日本经济形势的恶化和疲弱的日元对东南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疲弱的日本经济大大减低日本对东南亚货物的需求。日本是东南亚的重要出口市场,其地位仅次于美国市场。自去年金融危机以来,东南亚国家不断呼吁日本进一步开放市场和扩大需求,增加从东南亚国家进口商品。但是,这种希望现在看来已经成为泡影。

其次,疲弱的日元也会严重打击东南亚国家的出口业。疲弱的日元使日本可以较低的价格出口其产品,从而大大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与东南亚国家争夺出口市场,把东南亚国家的商品挤出其它市场。

再次,日元贬值将会导致东南亚和其它亚洲国家刮起新的一轮的汇市和股市风暴。许多学者指出,日元急剧贬值可能是新一轮亚洲金融危机的开端,它将造成汇市股市价值进一步猛跌,投资者信心再次受损,使东南亚和亚洲的经济恶化,迫使他们提高已处于很高水平的利率来扶持本身的货币汇率。东南亚和其它东亚国家与地区调升利率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现在的高利率已经使许多国家无法承受。

总之,日本一直被认为在东南亚经济复苏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标签:;  ;  ;  ;  ;  ;  ;  ;  

从衰退到复苏--论东南亚经济复苏的时间和条件_苏哈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