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 目的:对中药内服一熏洗联合关节功能锻炼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的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3年8月到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探讨对象。将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6例。常规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予骨折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熏洗联合功能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及功能活动恢复情况、康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第1及第2个月骨痂生长情况。结果:治疗后的优秀率试验组(75.0%)明显高于常规组(5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缓解、肿胀消失、功能活动康复及住院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1、第2个月患者骨痂生长情况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熏洗联合关节功能锻炼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术后,能更快促进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促进肿胀消退、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药内服;熏洗;关节功能锻炼;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051-03
Clinical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l and - fumigation type joint functional exercise for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Liu Lan, Yin Qian, HongShishun, Liu Yuwui.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in Sichuan,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l and - fumigation combined type joint functional exercise for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of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Selection from August 2013 to July 2014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72 cases of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patien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routine group, 36 cases in each group. Normal group was given fracture LCP and internal fixation (orif). Add "group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l and joint functional exercise - fumigation" approach to treatment. Results For excellence, pain relief, swelling disappeared, an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rmal group,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s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l and fumigation joint joint functional exercise", quicker to promote the fracture healing and joint function recovery, promote the swelling subsided, relieve pai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no adverse reaction, safe and reliable,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Medicines are; Fumigation; Joint functional exercise; Distal radius; Unstable fractures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骨关节面约2.5cm的松质骨骨折,是上肢骨折中最为常见的骨折,占急诊室骨折的1/6,占前臂骨折的75%、全身骨折的17%,在桡骨远端骨折中关节内骨折约占25%。近年来,各国学者更加重视骨折是否波及桡腕或下尺桡关节、移位程度和稳定性,这些因素对骨折严重程度的判断、治疗及预后都很重要的。过去某些观点认为桡骨远端骨折即便是畸形明显,对功能影响也不严重,但随着对桡骨远端骨折认识的加深,以及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这种观点肯定是不全面的。特别是近十年来,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复位与重建的要求越来越高,并发展了不同的治疗方法[1]。
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很多精细动作都需要手腕部配合来完成,故对于损伤后腕关节的功能恢复要求较高。尤其对于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均需要手术解剖复位治疗,以恢复桡骨远端的形态、桡腕关节面的平整,以及下尺桡关节的稳定[2-3];若治疗不当,导致桡骨远端形态变化,关节面不平整等,都会导致腕关节轴向负荷传导障碍,关节软骨压力不均衡,引起软骨退行性变或继发腕关节不稳定。临床常见的有腕管综合症、三角软骨炎、创伤性关节炎等;最终影响腕关节功能活动的康复,出现腕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僵硬,患肢手部感觉麻木和慢性疼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手腕部功能活动,影响患者生活及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4-5]。
本研究以我院治疗的72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作为探讨对象,运用中药内服-熏洗联合关节功能锻炼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并分析,临床连续随访至术第2个月,统计相关数据及结果。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3年8月到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探讨对象,男48例,女24例;年龄18~60岁,平均为(48.62±1.83)岁;左侧40例,右侧32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8例,高处坠伤26例,摔伤28例。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6例。
1.2 纳入标准
(1)符合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诊断;(2)年龄介于18~60岁;(3)患者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
两组患者在骨折原因、分型、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常规组患者采用LCP内固定复位治疗,术后联合关节功能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按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6]。
(2)试验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内服-熏洗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内服中药:
初期(术后1~2周)桃红四物汤加减:川续断、甘草各6g,红花、桃仁、生地、赤芍、川芎各9g,当归尾12g,杜仲、淫羊藿各15g等,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中期(术后3~6周)接骨散加减:川续断6g,乳香、没药、自然铜各9g,骨碎补15g等,煎服,早晚各一次;
晚期(术后7~12周)虎潜丸:干姜6g,龟板、陈皮、锁阳、黄柏、白芍、威灵仙、知母各9g,熟地15g,狗胫骨30g等,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术后2周伤口愈合拆线,试验组加入熏洗治疗,熏洗中药方:
组成:乳香、没药、酒当归、川花椒、川红花、赤芍、白芷、威灵仙各10g,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各15g,延胡索、甘草各6g等。将上述中药全部捣碎,置入布袋中扎紧袋口,放入熏洗器中,加入3000ml的清水,浸泡30min,武火煮沸,文火煎10min,关火。患处外露,盖上毛巾,将药物放在盆内置于熏蒸架下,加入90ml的白醋,利用药液热气熏蒸,待药液温度在38~40摄氏度时,药液浸泡患处,或用小毛巾淋洗,30min后抹干患处,先熏后洗。一日一剂,每日2次,7天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在中药内服-熏洗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患肢关节功能锻炼,每次熏洗治疗后进行约半个小时功能锻炼,每天两次。随访至术后2个月。
两组患者除上述治疗外均接受抗感染、消肿、促进血液循环等药物的治疗,再适当配合其他理疗,如激光、红外线等疗法。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1.4.1观察指标: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患肢肿胀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功能活动改善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第1个月、第2个月时的骨痂生长情况。
1.4.2疗效标准:根据改良的Cooney腕关节评分标准(详见表1)进行评分并判断功能恢复情况,90~100分评为优;70~分评为良;小于65分的被评为差[7]。
*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7.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成组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作为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经改良的Cooney腕关节评分比较,两组疗效不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优秀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内服一熏洗联合关节功能锻炼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好,可有效缓解疼痛,明显改善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恢复腕关节的功能。具体结果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n/%)
*
▲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术后并发症1例,为切口感染
常规组术后并发症8例,其中切口感染4例、伤口延迟愈合2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χ2 =4.57,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和多发骨折类型,临床主要表现为腕关节周围疼痛、肿胀、腕臂活动功能障碍,各个年龄段都会发生,中老年人居多[8]。随着科技、建筑及交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骨折损伤严重程度越来越重,故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比重也逐年增加。对于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均主张采用手术治疗,临床研究证明LCP具有使内固定牢固、减少血运的破坏、术中无需广泛剥离软组织的独特设计,尤其适用于中老年伴有骨质疏松的桡骨远端骨折。通过手术的方法解剖复位关节面和桡骨远端的形态,内固定钢板可靠固定骨折断端,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以促进损伤组织的快速愈合,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肢基本功能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为有效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术后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但部分患者因患肢肿胀、疼痛难以忍受,减少康复训练的时间及频率,降低了康复训练的质量,从而导致各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本试验为对中药内服一熏洗联合关节功能锻炼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的研究,中药内服及熏洗均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在骨伤科的应用尤为广泛。中药熏洗可以通过温热刺激改善循环,有利于渗出液的吸收,口服及熏洗治疗均能使患肢肿胀消退加快,均具有舒筋活血,行气通络,通利关节的作用,并且可以促进药物的吸收,提高临床疗效。骨伤科采用熏洗治疗可以使腕关节局部均匀地受到熏洗,扩张局部血管,促使血液循环的加速,可以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直达患处,充分吸收,发挥治疗作用[9]。
综上所述,中药内服一熏洗联合关节功能锻炼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更快促进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缩短肿胀消退时间,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荣国威,田伟,王满宜.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第二版:266.
[2]郭荣勤.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5-6.
[3]李多,杨岚兰,姚啸生.辨证分期中药内服-熏洗联合关节功能锻炼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术后48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12):37-39.
[4]蔺学仁.徐克武.通痹熏洗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3,30(6):3840.
[5]杨国峰.韩国宏.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挠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5):371-373.
[6]董丽娟.肢体康复熏洗器的制作与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4447.
[7]张昌新.熏洗汤治疗骨关节损伤功能障碍286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1(8):88-89.
[8]刘振华.中药内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后早期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
[9]王慈香.中药熏洗联合手CPM治疗挠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5,7(30):1482-1483.
论文作者:刘岚,尹倩,洪世顺,刘煜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桡骨论文; 远端论文; 术后论文; 功能论文; 患者论文; 关节论文; 中药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