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静脉留置针行浅静脉穿刺的患者心理反应及护理论文_尹爱丽

采用静脉留置针行浅静脉穿刺的患者心理反应及护理论文_尹爱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胸科医院 150056

摘要:目的:分析采用静脉留置针行浅静脉穿刺的患者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心理状态以及患者血管情况与其合作程度等方面来分析其穿刺容易失败的原因,根据其原因提出护士应提高心理素质,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提高穿刺的技术水平等预防措施。结果:从静脉留置针在患者浅静脉穿刺的心理反应分析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使护理人员了解到在进行穿刺时应排除各种不良因素,即可有效避免穿刺失败的发生。结论:做好采血患者的心理护理,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使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浅静脉穿刺;心理反应

由于静脉留置针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便于固定、能有效地保证输液、输血与抢救的需要,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同时也减轻了患者因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和紧张心理等优点,因而受到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欢迎。尽管如此,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也常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致穿刺失败,从而使患者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

1. 失败原因

1.1 与患者有关的原因

⑴血管生理性特点:肥胖患者血管不隆出皮肤,看不清楚;年老消瘦的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并且易滑动。⑵血管病理性特点:创伤、失血性休克、腹泻患者外周血管萎陷,弹性差,呈条索状不易见回血;高血压的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水肿的患者血管不易看见或触及;发热的患者四肢末梢凉;长期使用对血管有较强刺激性药物的患者血管硬化、萎缩[1]。

1.2患者合作程度

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穿刺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不了解,对套管针的使用产生恐惧、害怕心理,导致精神过度紧张,不能配合治疗,甚至产生抵触的情绪及行为,使穿刺难度增加甚至导致穿刺失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静脉采血对患者的心理刺激因素,即心理性应激源

2.1第一类应激源—疼痛 由于针头对患者皮肤、血管等的刺激,可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刺痛感。动物机体对某一刺激是否发生反应,决定于两个因素:(1)刺激的强度与数量;(2)机体接受刺激时的功能状态。

2.2第二类应激源—血液 临床可见某些患者看到自己的血液正源源不断地抽吸到注射器时,突然表现为强烈的心理反应,如紧张、情绪失控等,严重的可发生晕针。这种反应的性质与程度除了与刺激的性质和程度有关外,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先天的身体素质、性格、早期经验及机体对应激源的认识和评价等。

2.3第三类应激源—护士冰冷、生硬、恶劣的服务态度及不够过硬的技术由于要遭受疼痛和血性物的刺激,静脉采血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果护士对患者的态度冰冷、生硬甚至恶劣,对患者的心理刺激很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时可引起患者强烈的情绪冲动与情感反应。

3. 讨论

护士应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操作前应先松动外套管,使套管与钢针的轻微粘连解脱,以便送套管和拔针芯顺利。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点滴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2]。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类型分析。

3.1潜在紧张型患者的心理特征 问卷调查显示:83%的成年人属于这种类型。他们能配合护士的操作,但自认感到情绪紧张。这类患者一般为自控能力强、身心素质较好的成年人。

3.2恐惧型患者的心理特征 患者有较强烈的心理反应。评判指标:(1)患者情绪紧张、害怕、恐惧;(2)不愿主动配合护士的操作;(3)必须要在护士或亲友的解释及劝导下,才能较顺利地配合护士的操作。

3.3高度紧张型患者的心理特征评判指标:(1)患者情绪过分紧张;(2)发生晕针或晕血。患者由于心理过分紧张,加上体质弱,大脑出现短暂性缺血而突发晕倒。好发于年轻、体质瘦弱的男性患者。

3.4焦虑型患者的心理特征评判指标:(1)患者主要表现焦虑不安,考虑过多,如担心采血过多会影响身体或对护士的操作水平表示怀疑等;(2)愿望不能满足时,不肯配合护士的操作。

4. 护理措施

护士首选应重视心理学知识、人际关系知识等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和实践运用的能力。护士在为患者进行静脉采血时,不仅要掌握好患者的血管特征和保证一针见血率,同时要合理的安置患者,分清病情的轻重缓急,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理解[2]。

4.1潜在紧张型患者的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可有潜在性的心理紧张,护士应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工作,以免患者因护士不当的言语、行为而加重其心理负担。因此要使用常规的心理护理方法,如运用温和、亲切的语言与柔和、同情的面部表情,使患者对护士充满信赖感、亲切感。

4.2恐惧型患者的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找出患者心理反应的根源所在。根据所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如对采血的认识有误区的患者,要进行详细地宣教、解释工作。

4.3对焦虑不安患者的心理护理

由于这类患者的自尊心较强、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敏感,因此护士首先要尊敬、理解患者,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具体原因,不可因患者的某些过分要求而与患者发生冲突。在尽可能的条件下,满足患者的要求。如给患者一定的自主权。让患者自选血管、挑选护士等。若无法满足患者的要求,应做到:(1)重点做好与患者的心理沟通工作:如对患者开展心理咨询和必要的宣传教育、解释工作等,取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2)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赖感,如示范法:让其先观看护士娴熟的操作技术、听取别的患者的感受等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从而取得患者的谅解与配合。

5. 体会

做好采血患者的心理护理,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护理人员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刻苦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避免一切不利因素。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水平,保证给药途经通畅,保证治疗及抢救的准时执行。

参考文献:

[1] 陈明.静脉留置针在老年病人输液中的应用研究.实用护理杂志,1999,15(5):5-6.

[2] 戚红.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00,15(2):78-79.

[3] 李小燕,刘洋.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0,35(5):300-301.

论文作者:尹爱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  ;  ;  ;  ;  ;  ;  ;  

采用静脉留置针行浅静脉穿刺的患者心理反应及护理论文_尹爱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