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_毛泽东论文

毛泽东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_毛泽东论文

毛泽东关于制度建党思想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要内容论文,思想论文,制度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毛泽东关于制度建党的思想,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反映了党内外政治生活和客观形势的变化及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容和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建设的基本原理。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学习毛泽东制度建党的思想,深刻总结党的历史中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更好的完成党所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关于创建军队中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的有关制度的论述,形成了毛泽东制度建党的早期思想。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毛泽东十分重视军队内部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问题。三湾改编时,就在部队的班、排设党小组,连设党支部,营团设党委,连以上各级设党代表。并指出了建立党代表制度的极端重要性:“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了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因党的支部建设在连上,党代表更为重要。他要督促士兵委员会进行政治训练,指导民运工作,同时要担任党的支部书记。事实证明,哪一个连的党代表较好,哪一个连就较健全。而连长在政治上都不具有这样大的作用。”在《井岗山的斗争》一文中,毛泽东专门把“党的组织”列为一章,指出了军队中党的组织建设的意义:“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毛泽东分析了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和制度,强调要在战士中积极发展党员,认为北伐战争,“我们在国民党军中的组织,完全没有抓住党员,即使在叶挺部也还是每团只有一个支部,故经不起严重的考验。”因此,他主张在战斗士兵中党员应占二分之一,当然要坚持入党条件,如政治观念没有错误;忠实;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没有发洋财的观念;不吃鸦片,不赌博等等。在古田会议决议中,针对红四军党内的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主观主义、个人主义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毛泽东提出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制定必要的制度和政策,来保证思想教育的成果。如对极端民主化的纠正办法,第一是从理论上铲除极端民主化的根苗,包括教育党员懂得极端民主化对党的事业的严重危害和认识其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慢性;第二是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并作了五条具体规定。由此可见,在党的早期活动中,由于经验的缺乏,由于严酷的战争环境的影响,毛泽东还没来得及对党的制度建设问题进行完整的、详尽地论述,主要是根据战争中形势发展的需要,针对军队中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些具体的制度,论述了建立这些制度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毛泽东制度建党的早期思想。

二、关于改进党的领导制度的问题,丰富了毛泽东关于制度建党的思想。建立报告制度,加强党的集中统一。1948年,革命形式有了很大发展,许多解放区连成一片,许多城市已经解放或者即将解放。解放战争的形势要求全党全军在政治上、军事上与经济上的政策完全统一,迅速克服地方主义和分散主义习惯,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中的权力集中于党中央手里,然而,在全中国即将解放的重要时刻,在我们党内却产生了某些无组织无纪律状态,地方主义和游击主义盛行。为此,党中央和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党内指示,阐明了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和纪律的极端重要性。1948年1月,毛泽东为党中央起草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党内指示,指出:“全党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改正对上级事前不请求、事后不报告的不良习惯。”并作出了若干具体规定。1948年5月,毛泽东在《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的党内指示中又强调指出:“必须坚决地克服许多地方存在着的某些无纪律状态或无政府状态,即擅自修改中央的或上级党委的政策或策略,执行他们自以为是违背统一意志和统一纪律的极端有害的政策和策略;在工作繁忙的借口之下,采取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错误态度,将自己管理的地方,看成好像一个独立王国。”(《毛泽东选集》第4卷1332页)毛泽东还认为,这种状态,对革命利益损害极大,各级党委必须对这一点进行反复讨论,认真克服这种无纪律和无政府状态,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健全党委制,坚持集中领导。从五大到六大,党虽然明确地提出了实行集体领导制度,但由于党内民主的缺乏和“左”倾路线的影响,集体领导制度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和得到贯彻执行。从1945年党的七大以来,我们党系统地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建设,使集体领导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其显著标志是毛泽东为中央起草的《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针对一些领导机关中存在的个人包办和个人解决重要问题的习气,指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健全党委制,反对个人专断,充分发挥党委集体的智慧和作用。“今后从中央局至地委,从前委至旅委以及军区(军分会或领导小组)、政府党组、民众团体党组、通讯社和报社党组,都必须建立健全党委会议制度,一切重要问题(当然不是无关重要的小问题或者已经会议讨论解决只待执行的问题)均应交委员会讨论,由到会委员会充分发表意见,作出明确决定,然后分别执行。”同时,坚集体领导,并不排斥个人的作用,而是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毛泽东指出:“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二者不可偏废”也就是说,集体领导必须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重大问题必须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然后分工负责地去执行。当然,在分工负责中,书记或第一书记担负着组织党委活动和处理日常工作的主要责任。那种借口集体领导而降低甚至抹杀书记或第一书记在党委中的重要作用同样是不对的。建国后,毛泽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思想,指出:“个人的智慧必须和集体的智慧相结合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和使我们在工作中少犯错误”。“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这样两个方面,不是互相对立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毛泽东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是在党的领导制度上的重要建树。它对于改善党的领导,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提高党的战斗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坚持集体领导,杜绝家长制和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的现象,保证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的连续性、稳定性,必须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国后不久,毛泽东根据当时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事实上的终身制和我国政治生活中权力过分集中、形成个人崇拜的消极后果,提出了他不再任下一届国家主席,同时自己也考虑在将来的适当时机不在继任党的主席的问题。并在两位党外人士“希望党和政府慎重考虑”的信上批到:“此事去年在北戴河已在几十人的会上谈过,大家认为可行。并且谈到党的主席,也认为将来适当时机可行。只是暂时还不行。”要求把来信和他的批语印发全体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党的全体八届全国代表,各省市区党委及全国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同时认为:“此事应展开讨论,才能打通思想,取得同意。”后来由于党内“左”倾思想的逐步发展以及形势的不断变化,限制党和国家领导人连任数期的考虑被搁置起来了。但它表明党中央和毛泽东已经开始看到了党的领导制度上存在的诸如权力过分集中、集体领导原则受到削弱等,并借鉴共产国际尤其是苏共的经验,开始考虑废除党和国家领导职务事实上的终身制这个问题。因此,这一决定的重要性仍是不可忽视的。

三、对民主集中制作了详尽的阐述,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制度建党思想。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也是最基本的组织原则。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看到了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统一及其重要性。1937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代表会议上作了《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报告,他在结论中强调了党同民主的必要性,指出,要达到’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目的,“党内民主是必要的。要党有力量,依靠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去发动全党的积极性。”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会议上的政治报告中,重申了党的纪律问题,阐述了扩大党内民主对于发挥全党积极性,取得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同时指出:“无论在军队或在地方,党内民主都应是为着巩固纪律和增强战斗力,而不是削弱这种纪律和战斗力。”建国后,毛泽东对民主集中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不可以没有民主,也不可以没有集中。这种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民主集中制。”在1962年1月举行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着重论述了民主集中制问题。并反复强调,民主集中制,民主是基础,没有民主,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我们的领导机关,就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这一方面来说,只是一个加工厂。工厂没有原料就不可能进行加工。没有数量上充分和质量适当的原料,就不可能制造出好的成品来。如果没有民主,不了解下情,情况不明,不充分收集各方面的意见,不使上下通气,只由上级领导机关凭着片面的或者不真实的材料决定问题,那就难免不是主观主义的。也就不可能达到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集中,如果离开了充分发扬民主,这种集中只能是假的、空的、错误的。因此,我们的集中,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关于正确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大意义和目标,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不充分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制,就不能有真正的无产阶级的集中制。没有高度的民主,不可能有高度的集中,而没有高度的庥中,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如果不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就会使社会主义国家改变颜色。”毛泽东还重申了他在1957年7月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实行民主集中制而提出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经受风险。”应该看到,整个目标,到今对我们仍然是有根本指导意义的。

标签:;  ;  ;  ;  ;  

毛泽东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_毛泽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