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三农”思想探析_三农论文

邓小平“三农”思想探析_三农论文

邓小平“三农”思想探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农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 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030(2006)01-0008-05

由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构成的“三农”问题,是事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就该问题发表过一系列重要的讲话,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三农”思想。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党中央不仅着眼于解决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而且围绕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些重大措施。这些发展战略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都是邓小平的“三农”思想。

一、邓小平“三农”思想的基本框架

1.关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都不会改变。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邓小平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揭示了只有始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重视农业,发展农业,才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1)农业是人们获得基本生活资料的保证,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稳定。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对此,邓小平有过大量的论述,他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农村问题。”[1] 322“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2] 65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完全正确的。纵观中国历代王朝,社会动荡的根源就在于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而揭竿起义;横看当今世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走上畸形的工业化道路,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向城市,使城市发展不协调,并造成城市管理的很大压力,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2)农业的发展是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邓小平指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业能不能发展。”[2] 78“农业搞不好就要拖工业的后腿。”[1] 32因为,农业要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粮食等主要生活资料,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农村是工业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农业还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我们要克服困难,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从恢复农业开始。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1] 322邓小平的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农业是保证和支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及稳定发展的基础,工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所释放的经济能量。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农业兴,则百业兴。

(3)农业的发展还关系到我国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问题上,邓小平首先提出了在经济战略上要分三步走。为了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邓小平认为,必须把发展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大的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从而使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现在全国人民正在进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只有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过上小康生活,我们的战略目标才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

2.关于农业发展的主体。邓小平认为,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主体是农民,而不是政府。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以国家为主体,并在权力高度集中的背景下实施。这种做法极大地挫伤了农民发展农业、建设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性。邓小平针对我国旧经济体制的弊端,早在改革之初就曾多次强调指出,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行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2] 316。

正是基于这种对农民主体地位的认识,中国才开始了旨在还自主权于农民的农村改革。邓小平认为,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他指出:“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2] 402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和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使农民有了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劳动付出与经营成果直接挂钩,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邓小平强调,我国人口80%是农民,没有农民的积极性,国家就发展不起来。要以广大人民的意愿作为制订党在农村政策的依据,要重视和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和创造性。邓小平早在1962年7月在《怎样恢复农业生产》的讲话中就指出:“农业要恢复,要有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政策。一方面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农民能够积极发展农业生产。”[3] 22“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这就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2] 406他的这一思想对于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关于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邓小平认为,振兴农村经济主要取决于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的广泛运用,因而要把农业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邓小平创造性地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3] 65,认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要靠尖端技术来解决。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农业发展的快与慢、农产品增长的多与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关键是科学技术问题。必须加大农业的投入力度,搞好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邓小平指出:“农业文章很多,我们还没有破题,农业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需大力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攻关。”[3] 78为此他亲自领导和过问了一系列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决策和项目的制定和实施,如“星火计划”、“燎原计划”、“丰收计划”。同时,邓小平还提出了发展农业科技的三项措施:第一,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第二,要加强农业科技研究,不仅是农业科研上要有新的突破,而且要抓好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运用,使之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第三,要加大“科教兴农”的力度。[4]

4.关于农业的现代化。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总结。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就提出了要实现我国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当时之所以把农业现代化放在首位,是由于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基石,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邓小平对此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现代化,如果农业搞不好,很可能拖国家的后腿。”[1] 402邓小平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关于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邓小平在构思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蓝图时,曾经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国情的道路。”[1] 362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正如邓小平指出的:“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1] 316我国农业的国情一是人口多,耕地少。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均占有耕地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33%,随着人口的增长,耕地的逐年减少,人均占有耕地的水平还会逐步下降。二是积累少,底子薄。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以农养工的政策,造成农业的积累很少。三是地域差异悬殊。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农村集体经济力量、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走自己的路。

(2)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而邓小平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他指出:“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等。”[1] 275目前我国科学技术落后,并且大量的科技成果和应用技术未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份额,发达国家一般在60%~70%,高的在80%以上,而我国只有40%左右。因此,邓小平认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2] 17“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2] 275这不仅突破了农业现代化主要是农业机械化的传统观念,而且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这是他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上的具体运用,强调了科学技术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二、以邓小平的“三农”思想为指导,推动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解决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仅确立了农村改革在整个改革中的先导地位,而且通过对农村改革实践的科学总结,阐述了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基本经验和深远意义。学习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邓小平的“三农”思想为党和国家制定正确方针、政策,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对我们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谋划农业发展,必须掌握和运用农业发展规律,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新办法。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走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要进一步深化农业和农村改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强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加快推进农业技术进步。要进一步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各项政策措施的坚实组织基础。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三农”问题的关系。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立为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三农”。只有农村和农民实现了小康,我们国家才能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全面小康。所谓实现小康,就是摆脱温饱和贫穷。而我国目前还有3400万农民没有脱贫。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确定的16项小康生活指标看,到2001年没有实现的3项指标全在农村,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人民币的指标没实现,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066元;全国居民摄取蛋白质的指标在农村没有实现;在全国2000多个县建立起初级卫生体系的指标也没实现。因此,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尽快使农民富裕起来,使农民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出问题。

3.新时期“三农”问题解决的新思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中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进行,“三农”出现了新现象、新问题,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负担过重,不满情绪增长;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缺乏战斗力;乡镇企业负重前行;城镇化建设严重滞后等等。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多年来,中共中央每年都召开一次农村工作会议,每年制定一个指导农村工作的政策性文件。但2003年在年初和年底先后召开了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这说明了“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继续坚持和不断发展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探寻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新思路。

(1)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找到了根本出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农”工作就必须实行城乡统筹,把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结合起来,以城市提携农村,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城市农村、工业农业两篇文章一起做,更好地实现城乡互动、城乡交融、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找到了重点、难点。农村小康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等内容。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加速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农民的发展需要不仅包括生理意义上的要求延伸,而且包括社会意义上的需要,例如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掌握更多社会竞争的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等。

第二,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大农业发展资金的投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量是增加农业发展后劲,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除了少数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以外,目前绝大多数地区农村的非农产业仍不发达,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极大地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明确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方向,改变国家财政过多偏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情况,真正建立公共财政制度,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等有效方式,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

第三,坚持可持续战略,加大对农村科技教育的投入。农村的科技教育投入包括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和农民技能培训、科技投入。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农村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为了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国家必须加大农村科技教育投入,通过加强生产技能、市场知识、法律等项培训,逐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使农业发展真正走上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技进步的轨道。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既无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稳定投入的来源机制,又为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敞开了方便之门。为此,必须改革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纳入政府财政体制范畴,明确中央、省、市、县政府在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的责任,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2)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发展思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产业政策一直沿袭向城市和工业倾斜的做法。然而从2004年开始,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减免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政策的高密度、高强度出台,意味着我国政府从此将结束由农业向工业提供资本积累的旧的发展道路,而将农业和农村领域作为政府支持的对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许多东部沿海省市已经超过3000美元。这表明我国已从经济总量规模上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实行“工业反哺农业”,一是要不断增加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二是要完善一些现有的政策措施,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三是要深化体制改革,给予农民平等待遇。[5]

(3)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测,到2030年,世界人口将上升为90亿,只有粮食生产总产量达到33亿吨以上,才能跟上人口增长的速度。所以,粮食问题始终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与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贫困问题等合在一起,始终是各国政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以极大精力研究解决的首要问题。

近年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靠的是非农产业的收入增长,而纯农业的收入已经是连续多年下降。虽然很多农民都是从事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的,但总的来看,到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主要经营的是农业。从农业普查的资料分析,我国两亿多农户中62.4%是纯农户。纯农就是他们人均收入中90%以上来自农业,只有不到10%来自非农业。由于农业纯收益下降,60%左右的纯农户的收入在绝对下降。近年我国一些主要的粮食产区,还有一些传统的大的农业区,农民收入是在负增长。

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机制。为了保护粮食主产区和农民种粮积极性,2004年国家出台了保护耕地、实行直补、增加投入等综合措施。其中对农民直接补贴是重要的新举措,即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2004年国家还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一部分,主要用于补贴粮食主产区的种粮农民。对农民直接补贴,就是将政府鼓励种植粮食的财政资金直接发放给农民,让种粮的农民真正从中受益。这是我国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4)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首先,要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防止变换手法向进城就业农民及用工单位乱收费。城市政府要切实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已经落实的要完善政策,没有落实的要加快落实。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各项权益。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

其次,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这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专门用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要防止和纠正各种强制农民参加有偿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的错误做法。[6]

(5)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首先,要注意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鼓励发展各类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从2004年起,中央和地方要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有关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兴办仓储设施和加工企业、购置农产品运销设备,财政可适当给予贴息。深化供销社改革,发挥其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的作用。加快发展农产品连锁、超市、配送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城市农贸市场改建成超市,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逐步把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进一步加强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创造条件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有关部门要保证货源充足、价格基本稳定,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伤农行为。支持鲜活农产品运销,在全国建立高效率的绿色通道,各地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改善农产品的流通环境。

其次,注重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要进一步完善促进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外贸发展基金要向促进农产品出口倾斜,主要用于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认证等,扶持出口生产基地。鼓励和引导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进入出口加工贸易区。完善农产品出口政策性信用保险制度。有关部门要密切跟踪监测和及时通报国内外市场供需、政策法规和疫病疫情、检验检疫标准等动态,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对外谈判交涉,签订我国与重点市场国家和地区的双边检验检疫和优惠贸易协定,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创造有利环境。适应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新形势,加快建立健全禽肉、蔬菜、水果等重点出口农产品的行业和商品协会。

总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只要我们以邓小平的“三农”思想为指导,真正重视农民,理解农民,依靠农民,切实解决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三农”问题就一定会得到根本解决。

标签:;  ;  ;  ;  ;  ;  ;  ;  ;  ;  ;  

邓小平“三农”思想探析_三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