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移动云班课”教学模式探析论文

“互联网+移动云班课”教学模式探析论文

“互联网+移动云班课”教学模式探析

张英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摘 要: 信息化的发展在现阶段越发快速,随之带来许多的新技术和新的观念。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对教育的水平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需求,移动云班课诞生出来了。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利用移动设备可以更好地推进教学发展。笔者根据当前移动云班课的发展特点,结合互联网的整体环境,进行简单的探析。

关键词: 互联网;信息化教学;移动云班课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观念,对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也产生了实际的影响,催生出移动云班课这一模式。移动云班课在互联网信息背景下,教学的手段更加丰富了,学习的方法更多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移动云班课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可以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根据学习者个人特点定制化服务,是适应新时代教育形势的特色教学方式。

一 互联网+移动云班课的优点

在移动云班课的课堂上,学生们人手一台移动设备,可以方便学生之间相互的讨论学习,教师在课题的解答上,可以针对个人进行单独解答,也可以实现小组班级沟通,共同讨论,方便高效。互联网+移动云班课的模式可以很好地将青少年群体的爱好与学习相结合,利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

传统的课堂上,但凡是难点问题都是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讨论来解决的,问题的讨论和解答过程属于一个比较封闭的过程。但是在互联网+移动云班课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们可以实现单独沟通,也可以实现共同讨论,针对问题,教师和学生通过移动设备就可以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多层次的交流,学生与老师的交流空间类似于一个微信的交流群,人人皆可发言,不再局限于教师进行知识点灌输,学生相对的处于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们在这个环境下有更多的表达机会,方便教师把握教学难点,控制教学进度。同时,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平台更好的接触到丰富的资源。丰富多样的互联网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更多的互联网知识,使得学生头脑中可以更多的知识,使得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提升,达到成长的目的。

二 互联网+移动云班课的教学模式设计

(一) 互联网+移动云班课平台原理

移动云班课平台是一个教学服务平台,它立足于整个互联网环境的发展,通过移动设备,将教师的教育活动与学生的学习连接起来,给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个交流沟通的支持[1]。教师通过平台创立自己的课程,学生在平台里接受资源,进行学习。

合川是畜牧业生产大区(县),生猪养殖是合川农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是合川区畜牧业的骨干产业,同时是重庆市最大的生猪主产区,是重庆市百万头优质瘦肉猪产业化工程项目基地重点区(县)、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区(县)和国家级PIC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县),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猪出栏量、生猪外调量等均居重庆各区县第一位。

云班课平台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帮助老师对课堂进行评估。利用平台,教师可以实时查看学生的学习状态,利用平台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分析和评估教学的效果。利用平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收集,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类和总结,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合理的安排教学进度,调整教学任务,对班级和个人针对性帮助提高[2]。利用新时期学生更喜爱和乐于接受的移动设备进行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好奇心驱动学生主动探索和求知,师生之间通过平台,实现了高效的沟通,即使处理问题。

云班课的设计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课前阶段、课中阶段和课后阶段。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计划,提前将课程学习需要的各种资源上传到资源库,这些资源包括各种过媒体形式,可以是视频图片,也可以是文本PPT等。云平台的资源库是可以共享的,学生可以随时利用自己的移动设备登录平台进行学习,随时随地的观看视频图片资源,简单方便的浏览文字信息,利用平台资源形成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并且可以利用平台内的标注、笔记、注释等功能对重点进行勾画,对难点进行标记等,方便复习和提问解答。

(二) 课前设计思路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是大班制的教学,一个老师教学的学生数量较多,面对面的沟通解答疑惑的方式比较耗费时间,部分学生存在着不主动的现象,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而且,部分问题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思考得出的,这样的问题解决方式相比于老师的直接传授解答更加具有记忆的长久性,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创造能力。

互联网+移动云班课有着更加丰富的交流互动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系统所带的投票问卷、在线测试、随机点名等方式实行即时互动。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视频图片资源作为课堂兴趣激发点,带动学生展开讨论与交流,以学生兴趣引导,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移动云班课平台随时随地的进行任务的发布,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活动安排和在线答疑,对学生们的作业进行在线批阅。云班课自带的数据分析功能还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的掌握,从而随时调整教学的安排,抓住学生们的困难问题,及时更进[4]

为了解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后交流难点问题,云班课平台设计了课后设计答疑和交流活动区。在这个板块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困惑记录下来,而且可以利用图片、文字、语音及视频进行发表,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共同见到问题。教师在见到问题后,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和教师在问题解答过程中可以随时沟通,进行深层次的探讨,这样极大的便利了较适合学生的课下交流,将学习延续到课堂外,打破了课堂学习的限制。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将学习区域拓展到课堂外的其他场景,操场、宿舍等其他地方,都可以随时进行学习解惑,课间和课后不再有学习壁垒。通过这种方式,也帮助养成了学生随时学习、终身学生的观念[6]

(三) 课上互动教学

但是互联网+移动云班课的模式下,学习情况都可以通过经验值进行体现。在课前,教师会进行精心的课程设计,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丰富性,展示更多的案例,带动更多的学生深入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里,不仅能够关注到共性问题,对于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也能够观察得到,并且进行及时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更好地照顾到更多的学生。教师将资源分享到平台资源库后,学生终端可以收到提醒,以便及时的下载资源。老师讲上传的资源进行经验分赋值,学生在课前通过平台进行预习,记录疑难点[3]。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通过资源丰富知识体系,使得基础更扎实,学习能力稍微弱一些的同学也可以通过课前的预习大概了解内容,便于课中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在平台的预习情况进行课中讲解内容的规划和调整,服务于后期的教学活动。

通过移动设备端,学生可以随时在平台上领取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其他任务,对于感兴趣的知识点,可以在互联网中寻找视频或者文字资料,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并且更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达到学习目标。在课堂上,可以随时与教师进行交流,提问或者建议。而且,同学与同学之间可以进行有效地沟通,或者成立学习小组,养成良好的团队配合精神,互相帮助[5]。学习过程中,可以共同参与到老师的活动中,完成上课签到、回答问题等,并且这些表现生成平时分,成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更好的激励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的习惯。

(四) 课后答疑解惑

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的是教师的讲解为主进行知识的灌输,限于教学成本和技术条件,不可能实现一对一的针对性教学,主要是传统的大班教学。但是一个班级的学生众多,学生们的知识结构不一样,基础水平各有高低,学生们的兴趣点也大有不同,教师采用的案例和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更多的是适应大多数人的学习情况,学习的进度和任务的布置对于少数学生并不适合,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这对于课堂的教学有着负面影响。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当前,民营经济新一轮大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的安排部署,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奋发图强,以实际行动真正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谱写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再立新功!

云班课平台还有布置作业的功能。在课后,教师可以依据课堂重点,结合课堂实际的教学效果,针对重难点问题进行习题的训练,并且通过平台对作业进行批改。学生在批改后及时查看批改情况,及时温习和纠错。通过不断的习题练习,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抓住重点。学生也可以云班课平台对教师进行评价和表达感谢,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和督促,推进师生情感的建立。

(2)展胸、扩肩动作无力,且不到位。纠正方法:两人配合拽手、拽肩、拉肘投掷练习,并加强高抬屈臂扩胸运动练习。

两组患者术前PO2及PCO2比较均具有可比性(p>0.05);术后2 d及5 d,实验组较常规组均有明显改善(较p<0.05或p<0.01),见表1,2。

三 结语

互联网+移动云班课的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下充分适应时代需求的产物,它满足了新时代教育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且满足了及时交流反馈的要求,实践了随时随地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利用好这一模式,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发展,推进学生的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 殷小良,王彦海.浅论教学模式创新[J].教学与管理,2019(21):37-38.

[2] 王琳芝.“互联网+移动云班课”教学模式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5):15-16.

[3] 罗燕;“互联网+”泛在学习环境下云班课学习模式与成效研究[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

[4] 莫红春.论教学管理与教学模式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3(23):274.

[5] 罗翀,吕毅,等.基于云班课平台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8(1):52-53.

[6] 王妍入.蓝墨云班课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49):341-342+355.

本文引用格式: 张英.“互联网+移动云班课”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67):290-291.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7.136

标签:;  ;  ;  ;  

“互联网+移动云班课”教学模式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