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的开放形态看大学生文化的变迁轨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轨迹论文,形态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传播学、政治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兴起,引起了以经济学、政治学、传播学为中心的文化论争,在中国突出表现在开放状态下的文化商化现象、大众传媒操纵的文化现象、政治文化现象,形成了一种以经济学、传播学、政治学模式为主的开放形态的文化特征。作为生活在中国本土上的大学生,无一不受这些文化的冲击。大学生是青年中最敏感的群体,大学生文化是青年文化中最富影响的特殊层面,因而青年文化中的热点变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大学生文化的流行轨迹。
一、文化商化和商化文化的轨迹
20世纪70年代末,由政府包办文化的状况有了改变,中国从搞政治运动转入踏踏实实地抓经济建设,文化不再简单地当作政治宣传的工具,其固有规律得到尊重,国家改革“统包统管”的体制,把文化一步步推向市场。绝大多数文化单位和文化人一改“吃皇粮”的习惯,为了生存,开始自谋生路,于是文化商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商业化的介入,意味着大学生文化正在经历世俗化的洗礼,多项关于大学生的调查资料证明了这一点,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层面,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了结构性失衡,从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偏移,呈现出理想主义色彩淡化,工具理性持强、偏重功利实用,理论性价值淡化,终极性价值追求虚弱,多种文化冲突激烈等特点。在社会急剧转型期,大学生文化世俗化是不可避免的。市场经济把文化从过去精英文化的“生产者导向”转为“消费者导向”,文化商化从无奈走向自觉,形成了文化商化和商化文化交织的独特景观,出现了如“雪米莉现象”、“周洪现象”、“宋丹丹现象”、“赵丽蓉现象”等。这要求大学生文化更加迫近社会生活、接近大众人群,但是它模糊了大学生文化的先锋性,使其不能充分发挥“过滤”功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文化的生机活力和进取精神,使大学生文化一直停留在文化的边缘地位、文化的自保地位和松散无主体地位。
来自《高教研究》的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有明显的两重性,新旧相融、集消极积极于一身。具体表现在:不满现状,关心改革,但涉世不深,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主体意识强烈,思想解放,但自我评价、控制和教育能力差;渴望成才,但易出现个人奋斗倾向;民主意识强烈,但参与素质不高;身心日渐成熟,但常常处于矛盾冲突中。面对上述矛盾的两重性,大学生整个价值取向往往最后落点在择业上。近两年来众多大学生择业资料表明,大学生择业大多选择经济实惠、有福利、较稳定的部门,如金融保险业、工商企业、国家机关等,这正是大学生文化世俗化的一种表现。
在对待文化消费上,上海文化市场的报告表明,有20%以上的学生把消费文化当成是消遣性的,有60%以上的学生收集港台歌曲磁带,有70%的学生自己买票看个性化的电影,有40%左右的学生把文化活动第一需要当作是放松的。还有“名牌族”、“旅游族”、“摇滚族”、“追星族”和大学校园的“麻派”、“舞派”、“恋派”等逐步显示出大学生文化群体的特征和功能。因此,消费文化和文化消费成为大学生文化商化和商化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传播文化和文化传播的轨迹
随着国门的进一步开放,知识更新加快,一个人接受的文化大部分不是来自传统,而是来自出生后所创造的文化。人间沧桑,世间百态,通过各种文化载体广为传播,从经济到政治、文化、军事乃至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无不以各种形式渗入校园,影响大学生文化。反过来,大学生文化作为一种动态文化,总是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文化并影响着整个社会文化。一方面,大学生文化向社会大众辐射传播着新品位的文化,另一方面,社会大众文化也时时弥散并影响着大学生文化。文化的融合、多重社会的跨越与文化过渡,使大学生文化与社会大众文化的界线变得日渐模糊,形成了传播文化与文化传播交互影响和发展的一种开放状态。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冲击、社会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的冲突将走向新的兼容和新的结合。精英文化和大学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不断地对大众文化和社会文化起着先锋示范的作用,又从那里吸收新内容,从而使整个社会文化和大众文化迈向新的高度。
值得警觉的是,在传播文化和文化传播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受外来社会大众文化的冲击,或多或少染上一些青春文化病。
一是享乐主义的物质文化取向。北京六所高校的一份择业心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方面考虑更多的是把福利收入、自我价值实现、社会地位放在第一位,在人数和比例上都是最多的,分别占36.6%、27.9%、23.4%;单位的选择集中在外商独资、合资和国有企业。从负面看,这无不给人们物质第一的强烈印象。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为享乐主义提供了文化价值基础,和平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为大学生的美好未来生活的心理预期提供了享乐主义的安全和心理保障,战争热情的跌落,使大学生更多地关心未来生活的质量,形成了以个人、享受、物质为主的思想倾向。
二是“波普文化”所代表的颓废主义精神生活取向。此种文化在于它具有消极的反叛性、开放性,与部分大学生不满现实、不断追求的本质相一致。大学校园中一度流行甲壳虫音乐、滚石音乐、重金属音乐、流行音乐等,对社会风气的强烈不满,对高等教育现状的不满,在价值取向上的多元化趋势的矛盾和困惑等时有闪现。一些大学生意欲冲出主流文化教育的框架,选择了一些与主流文化教育相背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心态,如校外租房、恋爱方式直露、情人现象、校园寻亲现象、“新陋室铭”现象、“大学男子汉顺口溜”现象、“校园小姐”现象等无不是这一文化现象的表征。“新陋室铭”如是说: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扑克,寻思看电影,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神,虽非跳舞场,堪比游戏厅,心里云:混张文凭。从以上现象看,部分大学生的消极颓废程度应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一份来自全国11所高校的1000名研究生的婚恋和性价值取向调查表明:有80%以上的研究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和宽容态度,而认为婚前性行为属正常、无可指责、可理解的达74.1%;对婚外性行为或第三者插足有66.3%的人持理解和说不清的态度;注重情感追求,反对传统婚姻的“凑合型”、“维持型”,有43.8%的把“托付终身”放在第一位,有34.2%的选择“感情深厚,不一定白头偕老”。这体现了文化进程中扬弃和背叛的关系,也反映出研究生在婚外性行为和第三者插足价值取向上的迷失。
三、文化政治化和政治文化化的轨迹
文化政治化和政治文化化集中表现在大学生文化方面就是大学生行动主义的出现。文化政治化的时代使大学生一切为了政治,大学生文化成了政治的附属物。这无疑给那个时代塑造了一大批政治上的先锋,一切为了政治,一切服从或服务于政治,政治成了斗争的代名词。至此,在大学生中出现了狂热的政治追逐者,各种文化运动成了纯粹的政治运动,政治被泛化了。改革开放后,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成了社会发展的第一需要,于是政治变化着自己的样式,以各种文化形式出现,政治文化化成了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文化热点。在大学生行动主义的追求中,不再是以纯粹追求政治为唯一目的,而是在各种价值追求中围绕着民族、国家、人民最大利益的最大“政治”,大学生思想解放运动、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运动、趋利避害地进入社会发展前沿探索等成了大学生文化的主流因素。对于当前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来自北京《新视野》的一份大学生毕业后状况分析的资料表明:有65.5%的人担心出现政治动乱或社会治安恶化;有83.2%的人担心经济搞不上去或经济生活失控,希望改革深化,经济协调发展;有53%的人认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虽有挫折,但终会成功;在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有29.4%的人认为是共产党领导下搞资本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有30%的人表示“说不清”,有81%的人认为反腐倡廉成效不大;86.6%的人认为目前干群关系不大好或糟;有53%的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作用不大或甚微。由此看来,大学生在整个政治文化的进程中,并非一种排斥合理性、追求片面性、走向与现实对抗的“单向度人”,而是一种综合的、主体性的有多方感受的现代社会人。文化政治化向政治文化化的转变轨迹,反映出大学生文化的综合性特征,这种综合性特征无疑对大学生文化的发展有好处。在文化现代化过程中,它能走向文化开明、文化中心、文化创造、文化求实、文化示范。然而在我国,政治文化化并不意味着使政治走向“中立”,走向无主体性、走向多元化,相反地应当更加关注文化的政治意味、文化的主体性和文化的先锋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