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啶对断指再植术的效果观察论文_欧阳承第,苏明

欧阳承第 苏明

柳州市中医医院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目的 探究在断指再植术中实施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啶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试验组给予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啶干预,对照组则给予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氯化钠注射液干预,对比两组断指再植术患者干预结果。结果 两组断指再植术患者T1、T2、T3、T4时的MAP、HR水平均较T0时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试验组T1、T2、T3、T4时的MAP、HR水平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大,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SpO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5时的SAS、SDS评分均较T0时所有明显下降,其中试验组SAS、SDS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断指再植术患者接受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啶干预,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且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关键词】B超引导;臂丛神经阻滞;右美托咪啶;断指再植

右美托咪啶是α2受体激动剂的一种,具有高选择性的特点,具有抗焦虑、镇痛、镇静、交感神经阻滞等作用,可以减少患者术后血浆中儿茶酚胺量,从而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1]。右美托咪啶在ICU患者中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无不能唤醒、呼吸阻滞等风险,其与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应用能够将神经阻滞的效果提高,具有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且不会明显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2]。本文主要对断指再植术中实施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啶的价值作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均存在断指再植术的指征,排除低血压、窦性心律过缓、神经阻滞不全、右美托咪啶过敏、精神疾病等患者。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中男15例,女5例;患者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27.15±6.20)岁,体重均值为(62.12±5.12)kg,手术时间均值为(165.20±21.26)min。对照组中男14例,女6例;患者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27.18±6.56)岁,体重均值为(63.24±5.67)kg,手术时间均值为(172.18±21.84)min。两组断指再植术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断指再植术患者在入室后,常规告知其具体的手术措施、过程、术中风险以及预后情况,在其知情同意、签署同意书后,为其实施手术干预。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和心电监护,对其脉搏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进行检测,给予其面罩吸氧,氧流量为3L/min。

试验组:给予患者右美托咪啶泵注,负荷剂量为每小时1ug/kg,时间为15min,之后给予患者泵注右美托咪啶每小时0.3ug/kg。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偏向健侧,在B超的引导下于患者的肌腱沟处对其臂丛上中下干和腋路处找到腋鞘,通过B超的监视,分别在患者的上、中、下干之间注入15ml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腋鞘内注入15ml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在实施操作的过程中,应尽量对断指再植术患者的血管避开,避免针尖对其神经进行刺激。

对照组:仅给予断指再植术患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给予其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持续泵入。

两组断指再植术患者均在达到止血带部位以及手术部位无痛的状态时,实施手术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断指再植术患者T0(麻醉前)、T1(麻醉后)、T2(手术开始)、T3(术中)、T4(术毕)的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SpO2(血氧饱和度)水平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比两组断指再植术患者T0(麻醉前)、T5(术后1周)时的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水平的差异性。

1.4 数据处理

全文研究数据均严格录入SPSS 2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断指再植术患者的性别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断指再植术患者的MAP、HR、SpO2水平以及SAS、SDS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断指再植术患者MAP、HR、SpO2水平比较

两组断指再植术患者T1、T2、T3、T4时的MAP、HR水平均较T0时有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其中试验组T1、T2、T3、T4时的MAP、HR水平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多,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SpO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3讨论

断指再植术是指在显微镜的辅助下,为患者实施肌腱、神经、血管吻合的精细手术。为患者实施断指再植术的过程中,对其手术效果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其术后血管危象情况是手术成功的关键[3]。导致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疼痛、吸烟、神经生理因素、寒冷、紧张情绪等,临床应针对以上因素,对患者实施禁烟、多模式镇痛、烤灯烘烤、扩容、心理护理干预等措施,从而将血管危象的发生几率降低。

右美托咪啶是α2受体激动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其主要作用在中间神经元突触后膜和脊髓后角突触前膜α受体,对细胞进行超极化,从而对疼痛信号向患者大脑传导进行抑制,或抑制对伤害性肽类的释放,从而

下转第345页

到达较好的镇痛作用[4]。

大量研究表明,在B超的引导下实施肌间沟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干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有效降低血管与神经误伤几率以及局麻药物中毒的几率,麻醉效果也更好[5]。同时,B超引导下实施神经阻滞麻醉,可以缩短麻醉起效的时间,降低局麻药物的剂量以及浓度。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较好的上肢血管扩张的作用,能够解除血管的痉挛,促进血流灌注的增加[6],从而减少止血带的反应。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啶能够保持患者手术过程中镇静状态,降低患者紧张情绪,缓解术后焦虑情绪[7]。

本研究中,断指再植术患者接受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与右美托咪啶联合干预,将神经阻滞对断指再植手术的优势与右美托咪啶的药用原理互补,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MAP、H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一周患者SAS和SDS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与右美托咪啶联合干预能够对断指再植患者手术的过程中保持无呼吸抑制的镇静状态,从而可以将患者的紧张情绪减轻,缓解焦虑、抑郁的状态。与冯燕玲[8]等人研究结果比较一致。

综上所述,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与右美托咪啶联合在断指再植术患者中应用,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并降低呼吸抑制几率,且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杨学林,马正良,顾小萍.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9):100-102.

[2]罗小贞.三种不同定位方法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比较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9):2091-2092.

[3]周鑫,殷积慧.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连续神经阻滞对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4,4(34):30-31.

[4]周领胜,钟鸣,陈霆等.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置管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9):1023-1024.

[5]王韦玮,王春峰. 右美托咪定对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辅助镇静效果[J]. 安徽医学,2016,37(11).

[6]徐杨,陈勇柱,吴军珍. 断指再植术后超声引导下肘部连续靶神经阻滞对再植手指皮温和存活率的影响[J]. 上海医学,2015(4):272-275.

[7]蔡秋瑾,朱爱军. 右美托咪定用于断指再植术对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浙江创伤外科,2015,20(5):1041-1043.

[8]冯燕玲,杨小磊,钱晓敏. 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24):100-101.

论文作者:欧阳承第,苏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  ;  ;  ;  ;  ;  ;  ;  

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啶对断指再植术的效果观察论文_欧阳承第,苏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