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脑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目的:分析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急诊抢救后的护理措施,并总结其护理效果。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从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实验对象。其均行急诊抢救干预。将其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抢救后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抢救后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护理满意度、抢救成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三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机磷中毒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后,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抢救成功率,优化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AOPP);急诊抢救;护理
引言
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急诊科室收治患者数量不断增多,且疾病种类相对复杂。有机磷中毒作为急诊科常见的一种急症,其多是因职业因素或者饮食不当所致[1]。在发生后,患者会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以昏迷、呕吐等现象较为常见,如果没有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患者可能会诱发呼吸衰竭、肺水肿、心律不齐等多种并发症,从而危及其生命。在目前,急诊对其进行抢救后,患者的症状仍旧会有所波动,必须要进行良好地护理服务。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从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实验对象。其均行急诊抢救干预。将其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
对照组中,男:女=19:16,年龄介于22~67岁,平均年龄(47.12±3.21)岁,中毒到入院约有1~6h,平均中毒到入院时间(2.4±0.4)h;
观察组中,男:女=20:15,年龄介于23~68岁,平均年龄(47.19±3.72)岁,中毒入院约有1~7h,平均中毒到入院时间(2.3±0.5)h。
所有患者均符合《职业性有机磷农药的诊断及处理原则》的相关标准[2];患者或者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差异无意义(P>0.05)。
1.2方法
患者在入院时,存在瞳孔缩小、流涎、全身湿冷、双肺满布湿啰音、昏迷、呼吸不规则、呕吐等一系列症状,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并且采取急诊抢救干预,以彻底洗胃、灌肠、导泄等抢救措施为主。并且对患者进行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防感染治疗、抗心衰药物运用等措施。
对照组在进行基础抢救后,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以用药护理、病情观测、对患者家属进行病情介绍等内容;
观察组在进行基础抢救后,对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其包含常规护理干预,同时,要加入其它的护理内容,以浅静脉套管针的应用、气囊导尿管的应用、微量泵的应用、呼吸机干预等内容为主。(1)浅静脉套管针。多数患者在中毒后,会处于昏迷的状态。但是在昏迷之前和到达阿托品化之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躁动。使用普通的头皮静脉针很容易滑出或者划破血管,反复穿刺会给加大患者的痛苦。套管针的使用能够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对患者的穿刺次数,有助于反复静脉给药。(2)气囊导尿管。在使用大量的阿托品的药物后,患者的膀胱逼尿肌会处于松弛状态,很容易出现尿滞留。普通导尿管可能会出现脱落,反复的插管可能会造成尿路损伤与感染。气囊导尿管能够规避该种缺失。(3)微量泵。在阿托品化后,为了保证患者的状况稳定,需要对其进行持续用药,以微量泵来调节单位时间内阿托品的用量。(4)呼吸机辅助护理。多数患者会存在明显的呼吸障碍,因此必须要及时的进行气管插管,以辅助通气。在呼吸机运用的过程中,要保证管道的湿润和无菌性,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上进行评估。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呼吸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为主。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三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n,%)
3讨论
有机磷中毒作为近几年临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死亡率较高。而从临床观察来看,多数患者死亡的原因为呼吸衰竭。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对抗有机磷所致的呼吸抑制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但是,从目前的调研来看,多数患者在急诊抢救中,虽然能够进行早期的插管通气,以作为积极支持呼吸治疗。但还是可能会发生其他并发症,从而对其机体功能产生抑制作用[3]。在临床上运用阿托品、纳洛酮等药物进行抢救时,只能暂时性对患者的症状进行保障。在这种状况下,我院对这类患者提出了全程护理干预,其能够针对患者的救治措施采取合理的服务策略,例如创设合理的静脉通道、导尿管的合理使用等,都能够降低患者的痛苦,控制其他并发症的发生[4]。
综上所述,在有机磷中毒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后,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抢救成功率,优化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丽音.应急护理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成功率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8(03):91-93.
[2]曹丽丽.急诊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6):87.
[3]汪艳侠.探讨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急诊抢救后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1):226+228.
[4]孟玉杰.护理路径在有机磷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4):177+179.
论文作者:郭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有机磷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导尿管论文; 阿托品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