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第四小学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生长的初级阶段,因此自理能力相对较差,并且在学生成长与学习的过程中,行为习惯尤为重要,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具备充分的耐心来授课,正确的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前言
我国教育家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主要意思是行为习惯就像是人们的天性一样,坚固、自然,其对之后的成功起决定性的作用。小学生正在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同时在自身行为习惯养成上,也是最具可塑性的,所以这一阶段就成了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对于好习惯而言,在形成之前都必要经历养成和教育,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发挥出引导和示范的作用。
1.学生生活习惯培养的作用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要从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让学生能够做到爱自己、爱他人和爱环境,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1]。首先,爱自己。在学生的学习阶段,让学生形成整理书包、课桌以及课前预习习惯,进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在课堂上也能做到积极发言、认真听讲、提出疑问和完成作业等学习项目,从每一件学习上的小事,培养学生学习生活的习惯;其次,爱他人。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时刻怀有感恩的心,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要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形成感恩的习惯。最后,爱环境。主要包含了学习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三个方面。第一点,让学生做到课堂上认真听讲,在没有老师允许的前体下,不随意讲话,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第二点,关爱祖国,珍惜当前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第三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爱护环境意识,保护环境,做到不随意丢弃垃圾,关爱动物。
2.课堂教学指导
课堂是学生的第二个生活环境,对于小学生而言,除了家庭,其余时间基本上都在课堂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因此课堂就成为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环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主要是对小学生的认知、感情以及行为习惯等进行关注,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还要将教学眼光放在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上。例如:在教学阶段,不仅要培养学生在科学文化知识上的认知,更需要在学生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上所体现出来的变化;同时,不仅需要学生能够在当前的学习和生活中,达到相应的教学标准,并且在学生未来的发展上,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具有奠基作用。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可以根据学习的习惯,分成常规学习和学科特色学习两种习惯,前者是针对当前学习过程中的听、说、读、写、预习以及复习上面的习惯,后者主要是针对当前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培养出的行为习惯。
2.1 行为习惯的落实
小学学习阶段,对学生而言正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时期,因此在常规习惯的养成上,主要是依靠老师的引导进行完善和落实。首先,让学生能够爱自己。在不同的课程学习过程中,老师要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多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的专注点放在课堂听讲上,并且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还需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2]。由于每个学生的内心都需要得到关注和肯定,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长期以来,学生就会自主倾听、发言和学习,自然也就形成了行为习惯;其次,爱他人。例如在课堂的活动中,需要老师在教学阶段能够注重合作、尊重、互助等,把握住教学的瞬间,及时开展关爱他人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进一步形成关爱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最后,爱环境。在前者的基础上,不断升华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在现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会到周围环境对自身的影响,从而使学生能够清楚的感受到环境给人们带来的生命价值,促使学生热爱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促进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小学教学阶段,可以采用编故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主人公。在平时的教育阶段,老师往往会教导学生不要说脏话,打骂,但是对于一小部分学生而言,还是会出现相应的情况,于是老师就需要针对这一点,给同学们编写一个故事:小明是一年级的学生,由于他总喜欢骂人、说脏话,所以同学们都说他的嘴好脏、好臭。小明见同学们老是说他的嘴又脏又臭,他默默地记在了心里,回家后随时提醒自己早晚刷一次牙,可是在学校里同学们还是说他嘴又脏又臭,小明心里很不服气。于是,找到老师说“老师,我天天早晚刷牙,可同学们为什么还说我的嘴又脏又臭呢?”老师笑了笑,摸着他的头说:“谁叫你老是爱说脏话呢?你自己想一想脏话是从你嘴里说出来的它肯定要把你的嘴巴弄得又脏又臭啊!所以同学们都说你的嘴好脏、好臭。”小明默默地走开了,从此改掉了爱说脏话的坏习惯。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就牢牢记住了不能说脏话,长此以往,就在语言上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3.落实细节的养成
在对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中,加强非智力的影响作用,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细节上入手,对其日常行为进行感染,进而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礼仪等认知,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在做人和做事方面的素质,增强自信心[3]。在学生的教学阶段,可以制定每周一细节的工作,从而让学生养成从细节着手的习惯,让学生加强对周边事物的关注。
例如:第一点,可以在每天的课程开始前半小时的时间段,学校广播站播放《论语》、《中华美德》、《春晓》等诗文,让学生对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充分的了解。
第二点,利用每天的升旗仪式,不断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当每天的升旗仪式开始后,需要学生停下手中的一切活动,面向国旗,庄严肃立,并行注目礼或者少先队队礼。
第三点,在学生的课间活动中,提倡学生能够针对自身兴趣来编排一些有趣的游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第四点,不管是上学还是放学的途中,不论这些学生之间是否认识,都要能够养成入队随行的工作习惯,在乘坐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时,也要文明礼让,按秩序上下车。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学习和成长,就能够充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教育的良好风范,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使其在小学阶段就能够实现快乐成长,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4.多元评价激励学生习惯的养成
4.1 多元一体化教育
多元一体化的教育在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发挥出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还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鼓励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这一点简单来说,就是让小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中,将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整体评价,然后再以“班级榜”的形式呈现给学生[4]。此外,还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同学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所达成良好的目标进行判断,并给予相关证书进行鼓励,同时还要对那些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上,进步很大的学生进行表彰和鼓励。
4.2 教师的整体引导
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就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够直接有效地影响到学生的整体习惯,因此还需要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例如:在课间学生玩耍嬉戏的时候,老师要能够随手捡起地上的纸片,学生在打扫卫生时,还要与学生共同参与,让学生将老师当成楷模,进而模仿老师的这些行为习惯;此外,在语言上,说话时还要带着没关系、请、谢谢等常用礼貌用语,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教育是一门艺术,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工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耐心地引导。
5.总结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他们就会把正确的行为当做一种乐趣来享受,感到轻松,没有压力,因此,老师和家长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紧密配合,建立起以家庭为主,学校为辅的教育理念来教育学生,两方面协调一致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宁梅.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记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J].读写算:教师版,2017,(38):56-56.
[2]吴登莲.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J].考试周刊,2016,(104):187-187.
[3]宁梅.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记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J].读写算:教师版,2017,(38):56-56.
[4]孙凤芸.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浅议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6,(z1):76-76.
论文作者:梁凯玲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学生论文; 行为习惯论文; 习惯论文; 老师论文; 小学生论文; 习惯成自然论文; 环境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