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抽取80例,按护理方式分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40例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如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75%(P<0.05)。研究组气喘、肺部啰音、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护患关系,促进症状恢复。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支气管哮喘
临床慢性气道非特异性炎症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则为支气管哮喘[1],主要表现为喘闷、咳嗽、气促等,甚至可能发生呼吸衰竭,危及其生命。此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病症难根除,病情反复发作,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临床治疗时,需配合相应护理干预,以更好的控制病情,改善疾病预后。所以,药物治疗中,需给予相应护理干预,以控制病情,降低疾病发作次数,改善预后。已有报告称[1],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支气管哮喘症状消失,改善护患关系。现纳入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组讨论综合护理干预的优势: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护理方式分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入选标准:①患者均满足《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2]中支气管哮喘判定标准;②患者均存在呼吸困难、气促、咳喘、胸闷等症状;③患者与其家属均自愿同意此次护理干预。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异常者;②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肺部感染性疾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哺乳、妊娠者;⑤中途失访或接受其他护理模式干预者。对照组:病程时间0.6-9年,平均为(4.9±0.2)年,年龄20-68岁,平均为(39.5±1.1)岁,女性19例,男性21例;研究组:病程时间0.7-9年,平均为(4.7±0.3)年,年龄20-67岁,平均为(39.8±1.2)岁,女性20例,男性20例。基本资料差异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意识、血压、呼吸等体征指标,哮喘发作时,护士指导患者呈半坐位或坐位,严重者可接受吸氧干预,定时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畅通。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
①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制定:明确了解患者社会文化背景、家庭状况、疾病史等,与其密切沟通,建立和谐、良好的关系,系统性评估患者病情和心理,根据实际状况,制定治疗、护理方案,提升社会、家庭支持力度,并通过依从性教育、相关知识宣教、自我管理教育等方式提升其综合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②药物护理:护士讲解雾化吸入药物的原理、作用、方法,并指导其使用。针对接受氨茶碱治疗者,需合理控制药物滴注速度。给药后,密切观察治疗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异常状况。
③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畅通,患者可呈平卧头侧姿势,定期清理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并检测其痰菌状况,必要时做雾化吸入治疗。在进行吸痰操作时,注意插管时间和深度,勿管径过大、强烈刺激,避免痰液堵塞导管等。
④出院宣教:出院前,护士需指导患者自行监测病情和自我护理的方法,鼓励其适当锻炼,规律作息,提升预防疾病的能力。院内定期开展疾病知识讲座,并邀请患者参加。
⑤家庭护理:每间隔2周,指定护士电话随访患者病情等状况,指导其疾病预防方法。
1.3 指标判定
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此次护理满意度,问卷设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选项,问卷发放给患者,让其自行填写。
记录患者症状消失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症状消失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75%(P<0.05),见表1:
表1:比较护理满意度[n,(%)]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指气道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导致气道慢性炎症[3]。此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疾病发生和病情发展有重要作用。现防治支气管哮喘主要在于控制病情,临床暂无根治方式,但在治疗过程中,重视护理干预对疾病治疗的辅助作用,可改善呼吸功能,降低平滑肌痉挛[4]。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表明综合护理比常规护理更具优势。其原因为,综合护理干预前,先了解患者病情状况,给予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心理干预等指导,疏导其心理,提升其治疗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哮喘症状。此外,综合护理干预过程中,还重视健康宣教,协助其掌握疾病治疗方案、疾病发病机制等,并通过上门、电话等方式了解患者出院后状况,把护理干预延伸到患者家庭中。加以心理疏导,让其尽量控制自身负性情绪[5]。避免接触诱发哮喘发病的因素,提升护理和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发作次数,利于疾病治疗,改善其护理满意度。
综上,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护患关系,促进症状恢复。
参考文献:
[1]马颖,弓玉红.综合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5):577-578.
[2]吕小东.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9):675-697.
[3]方丽,臧逗,孙静雯等.综合护理干预在8~12岁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庭吸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1):1040-1042.
[4]张琦婉,吴林珂.综合护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CRP水平及发作状况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1):153-155.
[5]王莉.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哮喘规范治疗中的效果及影响[J].中外医疗,2016,35(26):164-166.
论文作者:陈冬冬1,唱锦卿*通讯作者,蒋龙花1,乔瑞沙2,王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支气管哮喘论文; 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满意度论文; 病情论文; 时间论文; 症状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