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研究李红群论文_李红群

建筑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研究李红群论文_李红群

李红群

身份证32091119770113XXXX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体系逐渐完善,但是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安全管理形势依旧严峻。

关键词:建筑施工事故;存在原因;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安全生产防护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从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监管部门体系逐渐建立健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监管方式呈现成熟化多样化,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形势逐步趋于好转,事故的起数和死亡率总体下降。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工程行业的无序与混乱

建筑行业的高度发展与行业规范滞后这一矛盾造成了其行业秩序的混乱。比如,工程招标体系不健全,以至于招标黑幕时有发生;取得建筑工程承包权的企业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驱使下,一再精简安全管理费用,甚至造成安全设备的缺失与粗制滥造,这样的安全管理自然无法达到国家标准。另外,由于工程项目负责人的法律意识淡薄与较低的职业道德,不重视对施工人员的人文关怀,过度追求工程进度,强制员工进行高强度与夜间作业。并且由于简陋的生活环境与薪资的不定时克扣,给施工人员的生理与心理造成不利影响。

1.2 建筑行业缺乏健全的规范与监督体系

建筑行业与地产业联系密切,是国家的重要发展产业,但是国家对这一领域一直缺乏完善的立法与监督体系,这导致许多承包商利用法律漏洞与市场监管的不到位,无证施工甚至工程转包,造成事故发生后的权责关系混乱,承包商相互推脱,人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存在一些政府官员的不作为甚至是官商勾结的行为,因为工程事故对政绩的影响,或是为了维护承包商的利益,虚报、瞒报事故真相,人民的正义得不到伸张,致使相关企业的社会效益低下。

1.3 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淡薄

在建筑行业的施工队伍中,大多需要的是体力工人,他们多数没有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文化水平低,再加上对收入的渴望,使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多有疏漏。而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也缺乏必要的维权意识和保险赔偿的法律认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许多工人为赶工赶量,经常忽视佩戴安全设备;在进行一些高危作业时,由于没有受过专业教育并缺乏相应的资质,导致对突发状况缺少应急处理能力,从而造成了严重后果。另外,安全教育工作的不到位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许多工地尽管张贴着安全宣传标语,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和突发状况的演练,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故障。

1.4监理单位的滥用职权

有的监理单位随意设立分支机构承包给他人。这些分支机构既无必要的专业人员,又无必要的仪器设备,有的甚至连项目部都没有,一个工程下来只有签字时才能见到监理的影子;有的监理人员一个人跨区挂几个项目,如何监理?有的监理单位监理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审核把关不严,流于形式,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督机构的安全隐患整改意见重视不够,没有监督施工单位认真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基于建筑施工事故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改进措施

2.1 完善建筑行业立法规范,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针对当今建筑施工事故频发的现状,国家应及时完善工程行业这一领域的立法工作,对建筑施工从招标、承包、分工、施工、检修等各个环节做详细说明,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化、制度化,减少因权责关系不明确而导致的民事纠纷。同时,在工程管理中要完善对负责人员的监督检查机制,切实落实有关管理条例,改善以往出现的现场检查不彻底、员工待遇差、注重表面文章等问题,保证施工各个环节的高效有序进行。此外,还可以发挥群众和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对一些工程项目中出现的黑幕进行曝光与检举,使一些承包商的违法贪污活动无所遁形,也可以使一些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害的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证。

2.2 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完整、有效的评估

建筑施工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增强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而是要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避免事故发生。这就需要加强承包商与施工人员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在工程启动之前对工程的分工、成本、完成期限、突发事件做完整的评估,保证施工过程的稳步进行;同时要根据项目的实际完成情况做实时分析并不断调整,以适应多变的工程状况。

2.3 加强安全防护教育与法律维权意识教育

施工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他们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是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的重要任务。在进行安全教育时,不能将安全防护条例仅流于表面,可以在平时多进行应急事故的演练和安全标语的宣讲,这样可以使施工人员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沉着应对,及时做出有效反应。另一方面,定期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法律意识与维权意识,减少因事故发生造成的不必要纠。

2.4 保证对施工机械与安全设备的定期检修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与机械故障以及安全设备不达标有关的。因此,工程现场的负责人员要严格做好施工环节的管理工作,要定期派人对工程机械与安全设备进行检修以达到相关标准。对一些机器设备的注意事项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另外,在现场一些高危环节或有安全威胁的工程项目处应及时张贴特别注意事项或警示牌,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事故的重视。

3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在处理和协调安全工作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联系实际,抓住关键,把握重点,才能及时有针对性的解决施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生产、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在实际工作中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超前预测,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邓吉效.基于建筑施工事故探讨建筑施工问题.门窗,2013,1 1:285+287.

[2]冯建维.建筑施工事故反映出的建筑施工问题研究.民营科技,2013,08:150.

[3]卢益阳,郭伟军.基于建筑施工事故探讨建筑施工问题.民营科技,2013,09:125.

[4]饶兰,王宇,张庆平.关于我国建筑施工事故若干问题研究.上海建材,2009,03:38―39166.

论文作者:李红群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研究李红群论文_李红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