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从化区水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510900
摘要: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对工程质量的好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水利工程建设是大势所趋,只有予以更高的重视,才能更好的为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很多水利工程都建设在湍急的水流之上,所以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为严格。除了要衡量稳固性以外,还要综合抗渗性、抗滑性等多方面要素。下面笔者将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基础灌浆施工技术进行讨论。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基础灌浆;固结灌浆
引言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广泛应用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当中,掌握这方面的施工技术,可以更加科学的对施工进行指导,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于水能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物质需求,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也在呈逐年增长趋势,针对这一发展现状,更加应该重视水利工程的基础建设,这样才能抓住随之而来的发展机遇。下面笔者将对此展开论述。
1水工建筑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应用
1.1固结灌浆法
在熔岩地区,普遍采用的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是固结灌浆法。这种方法可以起到巩固与加强地质的作用。因为水利工程需要确保抗渗性,这种方法也正可以满足该要求。如果地质环境的条件允许,在拟建大坝的基础范围内开展灌浆孔洞施工,同样也能应用在下游较为复杂的地势区域。施工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坝体过高的情况,这种形势下,就应该采用全局布置的方式灌浆布洞,以此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灌浆孔的深度也是有要求的,通常情况下要保证在5m以上,但是不能超过9m。除非有些特殊的孔洞需要达到16m至36m之间的深度,这些属于超深孔洞。采用固结灌浆法,可以让具有较厚坝体的水利工程建筑更加坚固,有效预防在熔岩地基位置出现浆液外溢的现象,否则工程施工质量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在这一过程中管件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促进灌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2混凝土裂缝灌浆
混凝土裂缝灌浆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水泥进行灌浆;另外一种是采用化学灌浆的方式,这两种技术的应用环境有所不同。以化学灌浆为例,其主要应用在一般大小的灌孔当中,而水泥灌浆则主要应用在具有较大裂缝或者是需要大体积灌浆的情形下。化学灌浆的基本原理是以化学材料为原材料,通过专业的加工,最后形成无颗粒浆液,再将其应用在施工建设当中。在具体施工中,要先对现场裂缝情况进行查看,根据实际情况对裂缝灌浆孔进行布置。垂直钻孔,孔深一般与裂缝深度相一致。钻孔结束后要对孔洞进行冲洗。在灌浆前可以采用单点法进行压水实验,并使用孔内阻塞器开始压水。在压水工作完成以后,将灌浆孔封闭起来。施工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串浆、浆液温升过高等情况,针对这些特殊情况要采取特殊的处理办法以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事后观察处理结果可以发现,混凝土裂缝灌浆法具有良好的渗透性、扩散性,处理效果科学、得当。
1.3大吸浆量情况灌注法
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当中,大吸浆也是十分普遍的一种施工方法。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就是容易影响基础灌浆的质量。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进行弥补:一是增加灌浆次数,进行多次灌浆。也可以说是间歇性灌浆。以灌浆时间或灌浆次数为指标,每隔一段时间就中断灌浆,以此循环。一般来说,灌浆时间要控制在8小时以内,2小时以上。在完成灌浆以前,先要进行压力测试,只有达到设计压力的规定才能结束灌浆;二是要限制浆料流速,施工过程中要从工程具体情况出发,不同的灌注方法对于注浆质量的影响也会有所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限流灌浆是为了降低裂缝中的浆液流速,提升浆液的沉积率。压力会随着注入率的降低而上升,注意观察注入率的变化,当其达到与灌浆标准相一致时就可以完成灌浆流程了;三是尽量降低压力,这种方式较为普遍。有些情况下,自流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当浆体逐渐凝固以后,灌浆压力才能恢复。根据上述几种举措,可以有效提升施工质量,改善工程效果。
1.4高压喷射灌浆法
高压喷射灌浆法的特点很多,比如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挖掘,不需要占用较大施工面积,在操作方面也更容易上手,并且不会影响周围环境。这一方法的原理是借助高压喷射将浆液混合,以此来完成地基加固工作,应用空间十分广阔。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有助材料密实度的提高,因该技术自身的稳定性强,在和常规水泥灌浆法进行对比时就可以发现,无论是从防水性还是抗滑性,都具有更加良好的施工效果。在具体操作上,要事先准备好水泥,将其进行高压处理,采用条状形态的方式灌溉到地质结构中,经过不断渗透以后,最终形成了密集的网状结构。这种结构具有更高的抗剪力、稳定性以及抗渗透性。
2漏水情况下灌浆施工处理措施
2.1模袋灌技术
采用高分子材料构成的模袋可以保证使用当中具有良好的抗摩擦性以及抗腐蚀性。将物料充入到模袋当中,压力会随之增大,此时水就会沉淀,与模袋相比,砂粒等这些物质的空隙更大,也不会因此而出现渗漏。在具体操作方面,要尽可能的降低水泥凝固水灰比例,水分也要相应的减少,期间需要注意塌落度可能因此而提升。使用模袋灌浆技术还具有包裹的效果,不会被流体冲走。并且模袋自身的材料也较为柔软,在不同溶洞当中都能得到合适的应用。当然,防渗效果也是十分卓越的,相信在未来的施工当中该技术能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2填充配料技术
在灌浆施工当中,最常见的两种施工材料就是水泥和粗砂了。应用时要先细致的观察粗砂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因为一般的水泥和粗砂如果应用在工程当中,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所以在选择时应该更加严格。在其中加入适当的掺合料可以让材料的结合更为紧密,确保达到粘度要求。在符合粘度规定以后就可以使用水泥灌浆了。在其中掺加一些比例的石子和砂子,根据施工需要调整材料比例,可以达到更好的填充效果。尤其是在局部空隙位置,要注意进行填充,反作用明显。建筑在高度上不但得到了提升,防渗效果也可以凸显出来。
2.3固结灌浆法
在采用固结灌浆法可以提高地基强度,起到加固作用。在应用过程中,如果地基条件允许,灌浆孔应该布置在大坝与下部地区。如果条件不允许,应该在水平高度较大的位置完成灌浆。灌浆孔一般都相对较深,在平面上应该交错排列,灌浆时可以采用群孔灌浆或者冲孔灌浆两种方式。如果水工建筑基础的厚度较大,那么采用这种方法最为合适了。施工当中要注意的问题是要预防浆液出现在基岩表面上,在强灌浆压力下可以保证最为理想的灌浆效果。根据施工情况的不同,要仔细考虑到现场施工基础,确保岩石弹性模量以及波速都能达到设计要求。为了检测灌浆质量,单点水压试验法是一种不错的检验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利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基础灌浆施工技术。这项工程是一项复杂的作业,在具体施工当中尤其是要重视当地的地势条件。只有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地形,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才能有的放矢的选择合适的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比如了解当地是否具有熔岩地形,在什么位置容易出现漏水的问题等。只有这样,施工方案才会更加完备和科学,为今后的顺利施工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田华.水工建筑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8(09):60-61.
[2]陈允东,彭海,陈轩明.水工建筑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四川建材,2017,43(10):129-130.
[3]陈国星.试论水工建筑基础灌浆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资讯,2014,12(16):61.
[4]潘秀霞.水工建筑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2):55-56.
论文作者:陈梓杨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基础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浆液论文; 水工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裂缝论文; 效果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