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发展:多学科视角--实施大学生通识教育以适应新的人才需求模式_通识教育论文

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发展:多学科视角--实施大学生通识教育以适应新的人才需求模式_通识教育论文

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发展:多学科的视野——推行本科生通识教育,适应新的人才需求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本科生论文,毕业生就业论文,人才需求论文,视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语: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大规模的扩招,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会有哪些变化?高等教育应该如何面对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这一系列问题既不是纯粹的教育问题,也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毕业生就业和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组织本次笔谈之初衷在于试图打破某一专业研究的思维定势,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认识,因此特邀学科背景不同、学术个性卓尔不群的学者阐述他们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观点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怀。(注:本组笔谈由《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委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丁小浩教授策划,谨向丁小浩教授以及应邀撰文的专家学者致谢!各笔谈内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所在工作单位的意见。)

近年来,国内不少大学纷纷推出本科生教学改革方案,试图改变传统本科生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化的倾向,在本科阶段推行通识教育。这一改革切中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符合国际教育的潮流,适应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前,高等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是20世纪50年代初确立的。这个教育体制的产生具有若干背景:第一,它是根据早期工业化的需要建立起来的;第二,它是根据计划经济的体制确立的。这种体制的典型运作方式是,国家计划部门根据各部门的人才需求制定计划,各大学根据计划培养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在通常情况下,国家的人才计划制定得十分详细,何时、何地需要何种专业人才都由计划详加规定。

这种教育体制尽管为当时的工业化培养了急需的人才,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有相当大的弊端。最大的问题是,它将大学教育和从事某种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削弱了传统大学的通识教育与学术训练功能。这种情形最极端的例子是,把职业训练当作大学的唯一功能,从而将大学变为专科性质的学校,这在许多工科及专科性大学尤为明显。

最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与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而言,最重要的是两方面:一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二是工业社会向某种形式的后工业社会的转型。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对大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大学生必须自己找工作,而且必须根据工作环境与性质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由于劳动力市场工作类型具有不确定性,一个毕业生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适应能力,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工作,也才能有能力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

关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西方有诸多研究。后工业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最大挑战是人才需求的类型发生了变化。在工业社会,工业是最大的就业行业。在相当一个时期,西方社会第一、第二产业雇佣的劳动力大于第三产业雇佣的劳动力。工业生产劳动力的特征至少可以归纳出几点:第一,工业产业雇工所需要的技术比较专门化,因此对职业训练的要求比较高。第二,工业产业雇工的工作一般比较机械化,它需要的主要素质是精确,而不是创新。第三,工业产业雇员的工作一般比较稳定,一个人终身从事某种职业的机会很大。这种特征也使职业训练成为比较受欢迎的教育方式。

与工业社会相比,后工业社会最基本的特征是从事第二产业的雇工在劳动力中的比重大大下降。根据欧洲一些国家的研究,1970年,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雇工约占就业劳动力的一半。到了1990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雇工只占30%,第三产业占70%。而且,近十年来,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当然,我国的情况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仍然面临实现工业化的巨大任务。不过,就高等教育而言,我们今天培养人才也必须考虑到后工业社会的挑战。第一,全球化的经济秩序使中国无法独善其身。中国面临的是以后工业化社会为特征的世界,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时面临的环境是后工业化社会的环境,我们的人才必须有在后工业化社会中竞争的能力。第二,即使在中国,现在愈来愈多的就业机会也出现在第三产业。

这种就业形式的改变对就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也提出新的要求。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雇工具有诸多特征:第一,第三产业的专业化特征不够明显,它需要的不是操作某种机器的技能,而是应付许多不同情形的能力,是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开拓的能力;第二,与工业化时期雇工相对稳定相比,服务行业雇工的流动性大大增加,一个人终身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第三,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造性知识的高科技人才。

这种新的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在典型的后工业社会,劳动者最重要的知识不再是某种专门的知识,而是能够接受知识的知识,能够创造知识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高等教育从某种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一次性教育转变为不断的教育过程。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训练学生某种终身可用的技能,而是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知识,从而为他们接受具体的技能奠定基础。在他们一生的就业中,随着工作的变化,他们有能力通过自学或继续教育的方法不断学习特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

如何完成这种教育目标?人们可以设想多种途径。但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在大学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中强调综合的知识与能力的训练,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与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是培养仅仅具备某种单项技能的人才。这里,区分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十分关键。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相当不同的理念与目标。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本科毕业生愈来愈失去专门人才的特征。培养专门人才愈来愈通过研究生教育来完成。

这种本科生通识教育与研究生专门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构成美国研究型大学教育的基本特征。在美国,大学本科生教育基本上是通识教育。为了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本科生教育体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本科生的专业划分比较粗。以文科而言,本科生的基本专业通常包括语言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艺术等基本学科;第二,对本科生实行跨学科培养。在美国大学中,本科生的第一年、第二年甚至第三年不分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与条件在文理科中广泛选择课程。到了第三年或第四年才选择一个专业。本科生教育的目标是使本科生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知识水平,提高基本能力。本科毕业生不是某一方面的专家,而只是具备了一定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通才。本科毕业后,学生向两个方向分流。大部分毕业生走向劳动力市场,成为白领职员。他们可以在公司、政府部门或其他机构任职。这些工作对他们在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的要求并不太高,但要求他们具备较好的素质,诸如语言能力、交往能力、计算机能力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诸方面的基本知识。他们在此基础上可通过自学或公司、机构的培训成为专门人才。当然,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一部分本科生毕业接受进一步的教育,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研究生培养是在本科生通才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独立研究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对某一领域的整体把握与专业独立设计、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只是到了博士阶段,学生才成为某一专业的专门人才,成为可能终生从事某一学科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人才。

尽管西方的做法不能照搬,但它的基本理念,即在本科生教育中强调通识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中突出高层次专业教育的做法,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标签:;  ;  ;  ;  ;  ;  

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发展:多学科视角--实施大学生通识教育以适应新的人才需求模式_通识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