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第四小学 324000
一、在故事情景中初具感恩之心
教师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讲解或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道理。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生动有趣,吸引力特别大,效果应该是非常显著的。
如在晨会课给学生讲了一个老鼠的故事:一只腿部长有肿瘤的母老鼠怀孕了,并且将要生了,虽然它的腿部再也无法支撑它去觅食了,当它生下了小老鼠后,为了能让小老鼠度过49天的哺乳期,这位伟大的母亲忍着疼痛去撕咬那患病的腿。每一次撕咬就会疼痛得面目狰狞,但是它坚持了下来。当它的腿部只剩下骨头时,它的孩子都度过了哺乳期,这位英雄的妈妈就倒下了再也没有能爬起来。在讲到一半的时候,有几位女同学手在不自觉地卷着自己的衣角,到后来教室里有人在低声的呜咽了。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义,鸟兽都能如此,何况人呢?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涌泉相报。使学生知道,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感恩的话,又怎能对他人、社会感恩?如果连父母都不爱,又怎能爱他人、爱祖国?教师还可以讲述一些如“黄香温席”、“忠孝双全”、“哭竹生笋”、“笼负母归”、“毛泽东尊师”、“丛飞助学”、“感动中国”等关于感恩的故事,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淳朴民风,让学生学有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从具体的故事情景中感知理解了感恩的时代内涵,懂得感恩的内容与方式,从而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感恩是中华传统的美德,是当代小学生必备的道德素质。
二、在亲身经历中激发感恩情感
低年级小学生年龄小,对感恩的认识、理解,光凭课堂上单纯、空洞的说教,那只能是徒劳无益。有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经历了就理解了。因此教师要营造浓厚的感恩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感恩热情,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感恩”的活动中去,去亲身体验,去感悟人生,去领悟真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可以开展如“护蛋”活动,为期三天,要求学生每人带一个生鸡蛋,放在口袋里面,像鸡妈妈一样小心呵护,并在“护蛋”过程中互谈感受。三天下来,鸡蛋不破者为胜利;还可以开展和爸爸、妈妈一起收拾房间等活动。事后,孩子们写到:“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我们却要在妈妈的肚子里呆十个月,我要向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今天好热,室内气温高达40℃,室外甚至超过了50℃。这样的天气,爸爸、爷爷还要外出打工。午餐后,我也跟着他们一起去工地劳动。可我没有搬几块砖头手就破了,爸爸让我呆在一边。我看到爸爸和爷爷额头的汗珠像黄豆似的不停地落下来……直到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父母劳动的辛苦,他们真是好辛苦呀!”这些亲身体验的活动,让学生们从真实的感知中,深深体会到父母的伟大与艰辛,从而将“感恩”内化为心灵深处的情感,并且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孝敬父母的情怀与欲望!
三、在社会调查中践行感恩教育
小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感恩认识毕竟有限,他们不知道如何感恩,哪些内容需要感恩。为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在上好感恩教育课、开展好感恩教育主题班队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心灵对话,用自己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周围世界,获取感恩有关的知识,以此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社会调查的内容要以小学生切实可行的内容为标准。如请学生担任小记者去采访寻找生活中的感恩问题,可自由选择对象,自主发问,真实记录情况。也可以在老师的提示下去了解以下这些情况:
1.寻找班级中的感恩小事,如某某同学长年如一日,默默无闻为班级开关门,从无失责;某某同学每天为大家盛好午饭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每天向老师问好了吗?向老师表达过感激之情了吗?
3.当你得到同学的帮助时,你感谢同学了没有?你帮助了同学时,得到同学的感谢了没有,想不想得到同学的感谢?
4.你经常对父母和长辈说说体贴或感激的话了吗?如“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在双休日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了吗?如扫地、洗碗、拖地板、烧饭、做菜等。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5.每天走在整洁的马路上,你乱丢垃圾了吗?感谢过环卫工人了吗?
……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身临其境,去探索问题的奥秘,去探求问题的核心与主题,去亲身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憾。明白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每一步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大自然慷慨的赐予。明白自己每天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拥有的幸福,感谢身边的一切。
四、在家庭教育中内化感恩教育
当前我们的家庭教育极少教育孩子感恩。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是零。父母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视上重点、读名牌、成大业为头等重要,却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孰不知物极必反,习惯成自然的孩子,长此以往认为父母奉献、自身索取乃理所当然,丝毫没有内疚之感,孩子就会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也根本就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体验,不懂得知恩图报,不懂得感激和珍惜,不愿用自己的付出回馈他人和社会,造成感恩意识的缺失,形成思想品德的缺陷。因此需要我们家校互动共同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一举一动时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永远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要使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父母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孝敬长辈、热爱生活,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孩子营造一个感恩的成长环境。那个“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拍得多好。平时父母也要从家庭生活的每一件小事教育起,如:经常给孩子讲“黄香温席”、“乌鸦反哺”、“笼负母归”、“毛泽东尊师”、“丛飞助学”、“感动中国”等关于感恩的故事;让孩子平时给父母(长辈)倒上一杯热茶、敲敲背;和父母一起洗洗衣服、做做饭、干干农活,体会体会父母的艰辛;和孩子逛街时教育孩子不要埋怨洒水车水珠喷溅到自己的裤子上,应该感谢叔叔们的辛苦劳动,给我们带来了整洁的生活环境……
在潜移默化、日积日累中,孩子无须提醒,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凝望的眼神,一种温暖的触摸,都是感恩这棵种子在孩子的心田发芽之后,开出的爱之花,结出的爱之果。而这样的家庭将处处充满阳光,天天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
五、在反思作业中落实感恩行为
反思自古有之:“吾日三省吾身”、“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行成于思毁于随”都是关于反思的至理名言。而感恩反思作业,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我们的学生,有时可能只需要一点及时的提醒和引导,就可以点燃他们心中感恩的星星之火。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完成固定的“感恩作业”:“今天有没有给别人添麻烦?今天是否有进步表现?今天你最感激谁?”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定期或不定期布置“亲情作业”(例如:我为父母(长辈)洗洗脚、做一次感恩饭、敬一杯感恩茶、说一句感恩话、做一张感恩贺卡、写一句温馨祝福、记一次感恩日记、献一个真情拥抱、算一笔感恩账、写一封感恩信、一个感恩灯笼、照一张感恩相、唱一首感恩歌等);利用主题班会或者语文学科的“口语交际”时间进行“如何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讨论会。通过这些作业让感恩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底生根、发芽,让感恩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
对孩子的感恩教育,要从小开始、从孩子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开始,借助所有可用资源,抓住契机;要让感恩之心如涓涓细流无声地浸润每个孩子纯洁的心田,滋育每一颗童稚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激父母生养之恩,感激师长教诲之德,感激朋友关爱之谊,感激生活赐予的快乐幸福甚至挫折苦难。在孩子的心中栽下一棵枝繁叶茂的“感恩树”!
论文作者:吴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父母论文; 孩子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作业论文; 感激论文; 妈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