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产业工人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汤 宁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对现代化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文明社会发展需求与工人综合素质不佳的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提高工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而当前的工人教育内容大多注重于对工人的技能培养,但从宏观角度而言,劳动技能的掌握只是对工人综合能力培养的部分内容之一,而工人综合素质水平更是对产业工人个人培养和企业及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好地达到提高全民素质的目标,针对河南省产业工人素质教育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近年来河南省工人素质教育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河南省各行各业对工人素质教育问题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且相关的教育机构较少,教育方法落后,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当前河南省产业工人的现代素质教育,提升产业工人素质教育效果。通过对传统工人职业教育学校中的素质教育内容和形势进行改革和优化,可以建设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激励产业工人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更好地达到掌握和强化专业技能,提高和改善综合素养的目标。
一、河南省产业工人素质教育现状
1.不重视产业工人综合素质教育。针对当前产业工人素质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当前大多数产业工人普遍毕业于高职及专科院校,学生入学时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且大多数学生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且这些学校的教学年限相对较短,教学过程中有一年的实习时间。因此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大多忽视了对综合素质的培养,部分学校开展了素质教学活动,但形式相对单一,且教学内容和方法存在较多不足。大多数高职及专科学校的素质教学开展方式依赖于思想政治课程及讲座等方法,难以有效满足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且教学效果十分薄弱。在高职和专科类院校的教学内容设置中,普遍对素质教育认知不足,过于关注学生就业率等硬性竞争指标,因此在教学环节设置中,经常会占用素质教学课程课时,造成了素质教育弱化的问题。由于当前产业工人的素质教育存在教学缺位、越位等现象,导致工人综合素质整体较低、交流不畅等问题,易影响相关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2.产业工人综合素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河南省产业工人素质培训具有较为丰富的培训资源,由于工人素质教育培训资源不同,且相关单位和部门之间时间、任务等多项安排难以调和,易导致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度大幅度降低,影响素质教育效果。另外,针对当前已有的产业工人素质教育学校及相关部门而言,河南省已有的相关素质教育部门缺少制度化、合理化的培训体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依据教学形式而言,产业工人的素质教育部门需要多集合、多部门参与,这种教学模式,从表面而言,教学环节中需要各个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支持,但由于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培训时间、培训目的等多种因素很难有效调和,因此在管理过程中缺少统一管理模式和标准。由于对产业工人素质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导致教学培训难以有效落实,即便得到落实也难以实现有效提高综合素质的培训目标。
3.产业工人素质教育师资匮乏。针对当前已有的产业工人素质教育培训师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内容而言,由于河南省地方培训机构大多以政府办学形式进行短期培训,易出现师资队伍匮乏等问题。由于产业工人素质教育次数少、时间短等问题,教学效果普遍不佳,且在工人素质教育活动中大多数师资团队都处于兼职状态,即在有课时的情况下抽取各个部门优秀员工及领导进行教育。因此,产业工人素质教育师资力量匮乏,且专业性相对较差,培训内容及方法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另外,由于产业工人素质教育课程普遍存在短暂快速、随意的特性,纪律组织不够严明,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难以有效对工人进行管理。就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而言,仍采用传统的口述、表彰和会议等方式进行素质教育,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和先进性,导致教育培训形式化、实际效果不佳等问题。
4.产业工人素质教育激励机制不完善。有少数企业建立素质教育激励机制,以鼓励产业工人积极参与素质教育学习。但企业所设奖励机制与工人期望值不符,企业多以改善教育内容等方式帮助工人学习提升,但工人更期望通过素质教育学习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取职位与待遇的提升。
二、河南省产业工人素质教育对策
由一级模糊评判结果结合前面用AHP法得到的各准则层的权重W=(0.2701,0.1559,0.1559,0.1872,0.1559,0.0750),对模糊矩阵进行合成计算,即得樱桃沟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二级评判结果。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达到合理提高产业工人综合素质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当前河南省产业工人教育现存问题提出相关优化建议,以便更好地提高产业工人综合素养,帮助产业工人进行再学习,培养全面发展现代化综合型人才,推动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首先要针对培养产业工人的重点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积极促进高职及专科类院校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目标的转变、素质教育课程的设计,培养和梳理全面发展型专业人才,改善高职和专科院校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素质进行渗透、引导和培养,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系统性是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之一,主要指的是体育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将系统论作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使整个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初中体育高效课堂其本身就是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包括教材与学情、指导思想、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评价等等。所以,在打造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时,要坚持以系统观点,对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分析,例如,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序开展。
在对河南省产业工人素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建立专业的素质教育教学团队,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多样化分层素质教育改革。要结合工人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建专业教师团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针对我国工业产业中对工人划分的初级、中级及高级技术人员三种等级,在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时,要分别对不同等级工人设置相应的素质培养目标、要求、内容和方法。为了更好地提高产业工人素质教育的效果,大量调查分析国外相关企业素质教育培训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相关院校的中等、高等及普及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再构造,针对不同级别类型产业工人的素质教育培训模式进行创新,并设置专门培训部门,推出素质教育、企业内部继续教育以及相关行业再教育的无缝衔接,形成权责明确、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方式,有效解决教育培训过程中各个职责部门权责不明、协作不佳等问题。
针对教学资源不足、师资队伍缺乏等问题,可大量组织设立相关专业性师资团队,并进行培训考核,经常性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为了更加深入地对工人素质进行提高,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临场发挥,应科学合理地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进行选择和改进。同时,开展课上课下师生交流,在课堂以外的工作及生活中合理渗透素质教育,保证工人在课上课下都可以有效提高综合素质。
另外,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相关企业及部门要积极推广和宣传素质培养内容,捕捉正能量的社会热点,有针对性地对工人的思想道德进行引导教育。同时开展互助小组,有效扩大产业工人的人文视野,积极组织和参与公益性社会活动,更加灵活地对教育方法进行改善,转变教学理念,形成工人之间互帮互助的学习和工作氛围,结合工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及工人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更加科学有效的素质教育活动。最后,相关企业部门要针对产业工人中的优秀学员设立激励机制,通过设置优秀学员作为模范代表带动其他工人提高学习热情,以便更好地实现对工人素质的培养。
三、结语
对当前河南省素质教育情况信息分析和研究,针对产业工人综合素质低、素质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解决建议,以便更好地实现对河南省产业工人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进一步促进和推动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该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产业工人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2400410282;作者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励丽指出,培训班会固定邀请医院副院长、颅脑肿瘤专家高翔教学,“不是让其讲脑部肿瘤的研究和诊疗的最新进展”,而是把教学重点放在“颅脑肿瘤早期晚期症状”“把症状鉴别诊断学讲透”,满足全科医生的临床需求。
编辑 周 俊
标签:素质教育论文; 综合素质水平论文; 社会发展需求论文; 综合能力培养论文; 技能培养论文; 产业工人论文; 劳动技能论文; 提高全民素质论文;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