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县人民医院 陕西延长 717100)
【摘要】目的:考察分析在妊娠期对高龄产妇采用孕期保健干预后,产妇的产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妊娠结局情况。方法:随机选取了自2015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本院就医的92例高龄产妇作为此次的实验对象,然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保健组并给予两组产妇不同的检查方式。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查干预,保健组患者采用孕期保健,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在产后出现并发症情况以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产妇在妊娠结束后,保健组中产妇出现刨宫产、巨大儿生产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情况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保健组中产妇的妊娠结局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妊娠期高龄产妇采用孕期保健干预后,显著降低了产妇的剖宫产率、巨大儿生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了产妇的妊娠结局,有利于产妇的安全分娩,应广泛应用于高龄产妇的临床护理干预工作中。
【关键词】高龄产妇;孕期保健;并发症;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274-01
随着医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现代生活观念的不断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念也随之发生着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育龄妇女加入到高龄产妇的行列中[1]。然而高龄产妇已经错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存在着生殖器官功能退化的问题,绝大部分的高龄产妇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生殖器官功能减退,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产妇的分娩风险[2]。大量研究显示,高龄产妇存在较高的分娩风险,并具有较高的妊娠后遗症、并发症,不仅危害着母亲的身体健康,在增加了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缺陷、胎儿宫内窘迫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需要医护人员格外注意对于高龄产妇的护理干预,近年来,孕期保健逐渐成为了临床上对高龄产妇的主要护理干预方式,其中涉及了孕妇、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知识,主要包括营养、卫生、心理、胎儿监护和咨询等内容,主要目的在于减少产妇妊娠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次试验选取了92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分组研究比对两种护理干预方式的临床效果,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现就具体实验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抽取了自2015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本院就医的92例高龄产妇作为实验对象,产妇年龄在35~46周岁,平均年龄为(39.51±3.74)周岁;产妇住院时间为3~9天,平均住院时间为(5.06±1.31)天;其中共有初产妇29例,占总数的31.52%。随机将入选人员分为对照组和保健组,每组46例产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住院时间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所得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分别给予两组产妇不同的产检护理干预。对照组中产妇采用传统常规的妊娠产检;保健组中产妇采用常规产检与孕期保健相结合的产检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前制定好各种应急措施,密切监测产妇的各项生理指标,并对胎儿的胎心及胎动情况进行定期监测;第二,大部分的高龄产妇心理压力比较大,极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需随时观察产妇的内心活动以及心理波动,积极耐心地为产妇与家属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第三,产妇在妊娠期间需要格外注意饮食,医护人员应为产妇制定专属的饮食指导,叮嘱产妇不能食用高糖、高盐的食物,饮食多以高纤维、高蛋白的食物为主,有助于产妇在产后身体的恢复。
1.3 评价指标
产妇妊娠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在不同的产检干预下产妇的并发症情况以及妊娠结局情况。其主要包括产妇的剖宫产率、巨大儿生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等评价指标。
1.4 数据分析
将实验所得数据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判断标准,说明数据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所得实验结果可知,两组高龄产妇在妊娠结束后,出现了不同的妊娠结局,其中保健组产妇中出现刨宫产、巨大儿生产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情况人数均要远远小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保健组中产妇的妊娠结局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产妇的具体妊娠结局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具体妊娠结局[(n)%]
组别 例数刨宫产率 巨大儿生产率新生儿窒息率
对照组46 27(63.04)5(10.87) 3(6.52)
保健组46 6(13.04)*2(4.35)* 1(2.17)*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临床上将分娩年龄高于35岁的孕妇称为高龄产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国家的晚婚晚育政策、产妇先前的流产史、不孕以及子宫性疾病等[3]。与正常年龄产妇相比,高龄产妇更易发生多种妊娠后并发症,其胎儿致病几率和产后出血风险均要高于非高龄产妇。近年来,孕期保健逐步成为了母婴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在长达40周的妊娠周期中,不仅要进行传统常规的产检,以保证母婴正常外,还应该加强对产妇的衣食住行、工作等方面的调节,以确保产妇身体健康及胎儿的正常发育[4]。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差异、个体水平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存在部分难以接受专业、系统的孕期保健的高龄产妇,从而增加了产妇的生育风险[5]。
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得出,对妊娠期高龄产妇采用孕期保健干预后,能够显著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巨大儿生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控制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有利于产妇的安全分娩,应广泛应用于高龄产妇的临床护理干预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李中美.孕期保健对高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5,2(10):55-56.
[2]刘爱华.加强高龄产妇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2016,25(10):1910-1911.
[3]朱瑜婷,赵文波.孕期保健对高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7):810-811.
[4]吴平.孕期保健对高龄产妇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药文摘(电子版),2016,16(50):202-203.
[5]吴丽东.孕期保健对高龄产妇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1):55-58.
论文作者:刘海霞,刘早宁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产妇论文; 高龄论文; 并发症论文; 孕期论文; 结局论文; 两组论文; 新生儿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