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在蝶骨嵴大型脑膜瘤手术切除中的运用。方法 研究时间:2015年3月--2017年6月,研究对象:84例本院收治的蝶骨嵴大型脑膜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2)、对照组(n=42),实验组患者给予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翼点入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成功切除率。结果 手术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成功切除率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在蝶骨嵴大型脑膜瘤手术切除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切除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蝶骨嵴;大型脑膜瘤
蝶骨嵴大型脑膜瘤是源于蝶骨大、小翼点上的脑膜瘤,将其分为内侧型和外侧型,肿瘤多为球形。该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发生部位,内侧型起源于前床突,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受压、视力下降等,外侧型早期无明显症状,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会出现躯体运动障碍、运动性失语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次旨在研究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在蝶骨嵴大型脑膜瘤手术切除中的运用效果,现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蝶骨嵴大型脑膜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实验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8.5±14.5)岁,病程0.5-4年,平均病程(2.25±1.05)年,视力下降16例,眼底萎缩8例,头痛18例;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0.5±18.5)岁,病程0.6-4.2年,平均病程(2.4±1.2)年,视力下降20例,眼底萎缩6例,头痛16例。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精细对比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CT、MRI、CTA等相应的检查,病情确诊后,实验组给予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翼点入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
(1)给予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垫高患侧肩部,使其与床面呈15°,头部使用头架进行固定,使患者颧弓处于最高点。
(2)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于耳屏前1cm向下延长至颧弓下方1cm处行扩大翼点入路,切口弧度达额中发际线以内。
(3)皮肤切开后将其皮下层仔细进行分离,并将颞浅筋膜进行分离,使颧弓和颧突充分暴露,将颞肌向下翻,使颞底部充分暴露[1]。
(4)在角突旁钻孔一个,用铣刀将颅骨前界铣开,使其前界达到眶外侧壁,后界达外耳道水平。打开骨窗,沿蝶骨嵴将硬脑膜进行分离,尽可能的磨除蝶骨嵴,必要时可磨除眶上裂顶部,电凝止血,将脑膜瘤硬膜外供血切断。
(5)将硬脑膜就那些悬吊,看见硬膜外无渗血后,弧形切开硬膜,分离侧列血管,并对侧列池蛛网膜进行解剖并将脑脊液就那些缓慢释放。不易解剖时,可通过静脉快滴甘露醇等措施降低患者颅内压,确定肿瘤部位后,先阻断肿瘤的血供,在沿蝶骨嵴将肿瘤分块切除,待肿瘤体积减小后,暴露瘤蒂组织,剥离肿瘤包膜或瘤床,进入硬脑膜后均显微镜下操作[2]。
(6)若大范围切除颅底脑膜,会增加脑脊液漏风险,颅骨必须采用4~5枚接骨板来进行固定,颧弓采用2枚接骨板复位固定,逐层缝合颞肌、帽状腱膜、皮内缝合皮肤。
1.3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蝶骨嵴大型脑膜瘤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成功切除率。蝶骨嵴大型脑膜瘤切除程度分为3级,1级:肉眼可见肿瘤及其扩展瘤全切。2级:硬脑膜内肿瘤全切。3级:肿瘤部分切除[3]。
1.4统计学方法
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2检验,采用%表示,P<0.05,两组患者资料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成功切除率
实验组成功切除40例,成功切除率95.2%(40/42),对照组成功切除33例,成功切除率78.6%(33/42),两组患者成功切除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2=5.126。
3.讨论
蝶骨嵴内侧大型脑膜瘤发病率较高,其解剖位置较深,周围的血管和神经较多,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运用到其治疗中,可以最大限度暴露肿瘤基底部,提高手术成功率[4]。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成功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分析如下:蝶骨嵴大型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但其周围血供较丰富,在开颅后应先进行硬膜外处理。其骨窗可以同时暴露前颅窝和中颅窝底,在进行切除的过程中可以对病变组织瘤蒂进行切除,避免其复发,在外侧裂进行自然解剖可以提高手术空间,将肿瘤充分暴露,且其对周围组织保护较好,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组织损伤[5]。
综合上述,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在蝶骨嵴大型脑膜瘤手术切除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切除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续岭, 肖顺武, 张学军等. 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切除蝶骨嵴大型脑膜瘤疗效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 2017, 44(16):822-825.
[2]冯春国, 王先祥, 程宏伟等.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22例临床分析)[J].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0,23(1):27-29.
[3]苏杰, 严畅, 陈伟强等. 经颧弓翼点入路显微切除蝶骨嵴脑膜瘤(附21例分析)[J]. 淮海医药, 2011, 29(2):107-109.
[4]方华进, 李金泉, 王中等. 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36例[J]. 浙江临床医学, 2011, 13(7):773-774.
[5]丁晓, 李智斌, 伍益. 显微手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30例的报告[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 34(4):39-41.
论文作者:江帆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蝶骨论文; 实验组论文; 患者论文; 肿瘤论文; 脑膜瘤论文; 手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