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琰 浙江省义乌市塘李小学 322000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国内风靡已久,语文学习课堂正酝酿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学会学习”、“实践创新”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开展的情况,在班级中开展“小组合作,自主教学”课型初探。即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组员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共同完成一份教案,并在课堂上进行教授,组织全班进行学习。本文从教师身份的转变、课型实施的具体步骤、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课型研究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组合作;自主教学;身份转变;实施步骤;问题及策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4-094-02
“小组合作,自主教学”课型即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组员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共同完成一份教案,并在课堂上进行教授,组织全班进行学习的课。
一、课型出现的背景
课型的研究、实践与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在全面提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词语,成为学生学习的必修课。课型的研究是改进教学、提高教育层次和水平的重要手段。吴非老师说:“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培养。”“教师通过课堂的组织形式、学习观念的培养,可以提高他们的这些能力。”
笔者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汇报进行了深化,提出了“自主教学”的想法。该课型要追溯到“小组合作探究”,在欧美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引”。百度解释说,它是指学生在小组里从事学习活动,通过合作与探究自主建构知识,并获得社交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备课学习,之后由组内代表在班级组织教学活动。老师退居幕后,只坐指导监督之用,这即是“将课堂彻底还给学生”。它强力弱化了教师对学生思维的束缚和牵拉,符合了“以生为本,关注生命”的教学理念。
二、升级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目前4-6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单元课文是精读与自读课文的整合。编者的目的是:通过教师对讲读课的精讲,让学生学会阅读同类文章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知识迁移到课内自读课中去,使所获得的知识化为能力,最后能独立运用知识阅读课外读物,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语文自读自教课课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就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自读和自教即是让全组学生在认真研读教材、辑写教案、展开教学、课后反思的一些列环节。
吴非老师在《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文中也说道:“我对学生代教这种角色转换很有兴趣,后来多次用这个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美国的大部分中学文学教育中,学生是课堂主体,人人可以上讲堂,课堂也属于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总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发现、研究、探索者。”教师正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教。通过引导,组员与组内同伴交流和分享自己获得的信息、创意和探究取得的成果。这其实是一个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形成文字的过程。组员间进行辩论交流,这其实是一个思维碰撞、创意迸发、理解深入的过程。最后在组长的带领下,组织探讨教学的思路,这其实是一个锻炼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的过程。“小老师”组内试教,是一个组员们再探讨形成共性的过程。“小老师”在班内教授,锻炼语文能力和胆量。对组员而言,这也将是一个评价反思的过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化身小老师进行授课,有利于改进当今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式的被动学习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变“老师的思维”为“我的理解”。
当然,不能简单地喊一句“把课堂交给学生”。过于简单,只会招致课堂教学的浮躁,而且无益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此类课型的实施中教师要完成身份的转变;要制定有目标的可行的操作方案;预见并妥善解决学生自读与教授中存在的问题等。
三、在整个课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身份要完成几个转变
1、由主演变为路人甲
三尺讲台,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是教师职业演绎的舞台。我们要改变以老师为主演的霸王模式,让学生去琢磨怎么教,登上讲台,完成学习目标。世界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指出“教育即解放,解放人的潜在能力,挖掘人的创造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解放学生的思维与束缚,要挖掘他们的潜能与胆量,必然地就得时不时让出舞台,做个认真负责的路人甲。
2、由导演变为幕后活动策划
十年前,杜郎口中学就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而“撤掉讲台,搬走讲桌”。如此,老师更成为引导者,策划者,学生成为探究者,体验者,创造者。当然一个好的策划师也是非常重要的,策划得条理清晰,引导到位,可以使合作学习以及自读自教的道路更加顺畅有效。
3、由导师变为合作者
在小学的中高段,学生的独立思维已经萌芽成长,他们没有学过教学法,但也能根据“听课”经验琢磨上课方法。教师要变导师为合作者,在过程中静听、静望、静思,这样才能让学生自己的体验更深刻、真切。
4、由经验教学者变为教育科研者
这类课型的关键之一是备课。挑选适当的文章,预见更多的问题,提早列好解决的策略等,加大学生难度的时候,教师就不能只是凭借经验进行教学了,而要在发现问题、提出策略、解决问题、评价反思中进行教学科研的探索。
四、“小组合作,自主教学”课型实施步骤
1、选好文本,教师写好计划方案。
我们一般选择打“*”的文章请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自读自教。还有一些有着“思路简洁明晰、内容生动、能引起学生探索欲望”的特质的文本,我们也尝试让学生合作后进行自主教学,例如《新型玻璃》、《白公鹅》、《七月的天山》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以表格签约授权形式为学生分组。
按照“异质分配”和“自主报名”的原则,将学生按组分好,教师做好有效的引导,确保每组学生当中都有积极负责的同学可以带动并组织好小组的自读自教学习。报名之后,就要签约写大名,将课文的教授权授予改组。签约授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此次学习活动的重视度与认真度。签约表如下(附表一):
附表一
授权证书
《七月的天山》一文授权给_______________学习小组教授。
七月的天山让人惊叹连连,它神秘而让人陶醉,让我们开始探索自然之旅吧!
组员签名:
日期:
契约和授权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优秀管理模式,在教育教学中加以拓用,旨在提高学生个体学习的“自我效能”。要注意的是,它不是盲目的一时兴起的“授权”,而是有着明确目的和具体指向性的管理行为。
3、小组合作,开展备课行动。
组内布置预习研读课文的任务,请组员各自展开学习和搜索,完成学习任务。组员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沟通,在组长引领下,明确任务,展开探索。
组员完成独立文本解读,分配备课任务。
一个人研读课文的过程是不能省略的。参与备课的每一位同学都要根据自己的任务完成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这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一环。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任务。例如,《新型玻璃》一课的小组成员将上课内容分成了几个部分,请组员分别完成。
附表二 小组任务分配表
姓名组员任务完成情况自评
作者和易错词的整理
文章中内容和说明方法的整理
课后问题的回答以及句子的理解
理解明确文章主题以及寻找延伸内容
(2)小组成员间探讨教学思路,形成初步教案并制作课件。
相互讨论之后,凭借往日听课的经验,学生可以形成大致的思路。虽然不能写出规范完整的教案,但是写清教学思路是可以实现的。笔者认为,对话和交流是梳理思绪,迸发思维火花,提升认识的最好途径。
(3)组内试教,熟悉教学过程。
内部试教的过程就像“演习”“排练”一样。这过程中,“小老师”不仅有了实战经验,而且能发现许多的“小问题”,并预先去想好策略。教师也要细致聆听,适时地提出些鼓励与指导。
4、开展教学活动,组织课后反馈。
小组成员代表在班级内开课,教师课后组织班内进行点评,引导大家进行总结与反思。师生相互做镜子,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习得课堂知识之外,更可以获得能力与经验方面的大大提升。
5、教师整理并总结。
这有利于教师积累经验,改进细节,进一步提升教学技能,深化教学研究。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学习研究习惯,会促使学生也将学习深化细化,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五、学生自读与教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学生毕竟不是教师,因为年龄身份等因素,所以自读自教的过程必然不会整齐划一,一帆风顺。可能出现的问题有①自读时候无目的性阅读;②自读时候无人监督导致态度散漫;③自读时候资料很少,对文章了解很难深入;④自读时候形成的理解很散乱;⑤小组资料整合时候组织性有效性弱;⑥进行上课教授的同学出现表达不到位等各种的问题。
初步提出的解决策略有:①充分运用手头的资料书和网络资料;②小组初步探讨后明确,明确组员自读任务,并在课件当中展示成果时予以呈现组员的姓名;③组长监督,并制定组员表现打分记录表;④组里探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形成上课思路,并且在组内试教;⑤出现各种问题后,秉着师生共同研讨的态度给予引导、鼓励。
学生的合作学习由来已久,但是“自教”了了。“自主教学”课型的研究,意义在于改变学生的“我在学”为“我学,我来教”思想模式,引导学生更用心阅读学习资料,并在琢磨“怎样表达”“怎样教”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百度http://baike.so.com/doc/5395713-5632871.html.
论文作者:孙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4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学生论文; 小组论文; 组员论文; 教师论文; 自主论文; 能力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4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