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IT产业在大陆投资的结构演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地区论文,结构论文,产业论文,在大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02)11-0045-08
一、中国大陆IT产业的形成与初期发展的历史回顾
人类进入以微电子技术为标志的IT革命时代是以电子工业为基础的,而世界各主要工业国的电子工业,大多是从军工电子产品的生产起步,进而向民用消费类电子产品发展。中国大陆也不例外,其电子工业也是应国防建设的需要建立起来的。在建国初期,电子工业在技术上主要依靠苏联,国有电子工业执行以军工为主和备战的方针,民用电子产品的生产一直受到压制。文革期间,在毛泽东关于“将新的工业大部分应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利于备战。”的指导思想下,国家对电子工业的投资重点放在远离沿海的“三线”地区。根据原电子工业部的统计资料,至1981年,用于“三线”建设的电子工业预算内投资35.7亿元,占同期国家对电子工业总投资的64%,共建设“三线”电子企业124个,占中央部属电子企业总数的70%。“三线”建设过多地强调备战的功能和追求“山、散、洞”,忽略了生产力布局所具有的规律性,使电子工业的发展遭受了挫折。对外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子工业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国有电子企业一统天下,其科研、生产、销售等部门是半军事化的封闭系统。在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电子工业在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上曾领先于日本,但由于没有参与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分工,也很少与国外进行技术交流,在70年代中被日本所赶超。1981年第四机械工业部更名为电子工业部,标志着电子工业从军工口划归民口,我国电子工业长期被压抑的生产能力得到了释放。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国家鼓励电子行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并制定许多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外资发展电子工业。从此,外来投资成为我国获得电子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主要渠道之一。
20世纪80年代中,起源于美国,以微电子技术为标志的IT革命席卷全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破和IT产业的形成,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台湾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的机遇,抢先获得了电脑零组件和周边产品的分包和代工生产的机会,逐步发展成为国际重要的电脑硬件制造基地。然而台湾IT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劳动力短缺等一系列难题,使其面临产业调整的压力。而启动对外开放政策不久的祖国大陆则成为其首选的产业转移对象。台湾IT产业从1988年开始进行试探性投资,带来了技术和资金,在华南地区集聚并逐步形成了电脑硬件生产、加工基地,加上国有电子企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向IT产业过渡,实施进口替代战略,从而建立了大陆IT产业的雏形,并开始与全球化生产体系接轨。
二、台在大陆IT产业在我国海峡两岸IT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及其贡献
大陆IT产业从建立开始,一直是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外开放政策使产业外部条件发生巨大变化所驱动;首先是80年代初国有电子工业的军转民和港商消费类电子加工业的进入,推动民用电子工业的发展,为IT产业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接着是80年代末台商带来了IT产业的生产技术、资金和国外订单,也带动了一批国有和私营电子企业,促进了大陆IT产业的建立并参与国际分工;后来是90年代中来自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进一步推动了IT产业生产规模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深入考察大陆IT产业迅速发展的进程,可以发现,其全面起步是始于台湾IT产业的转移。如果说国有电子工业和港商消费类电子加工业是大陆建立IT产业的奠基石的话,则台在大陆IT产业是推动大陆IT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联系这些外部条件的变化及其动因,可知台在大陆IT产业在海峡两岸IT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及其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两岸政治对立,没有双边贸易政策和培育经济一体化机制的条件下,作为推动两岸IT产业建立一体化生产体系并与国际产业链接轨的主要力量,台在大陆IT产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不可代替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二是台在大陆IT产业通过将台湾劳动密集的生产转移到大陆,不但有利于大陆的工业化进程和劳动就业,也有利于解决台湾劳动力短缺、工资费用高等难题。同时,通过运用这一低成本的供货渠道,也大大地提高其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随着两岸IT产业生产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台湾IT产业在不断地向大陆转移较高层次生产技术的过程中,其自身的产品和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广泛的调整、优化,从而充满生机活力。三是台在大陆IT产业为国内电子企业参与IT产业全球化生产体系,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提供条件并起示范效应。因此,台在大陆IT产业为推动大陆IT产业的建立,为两岸IT产业的互动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表1 1998年台在大陆IT企业在大陆各主要集聚地的分布状况
城市台商企业总数其中IT企业数
占比例(%)
东莞
2545
572
22.48
深圳2141 354
16.54
上海1320 143
10.84
广州580 39 6.73
佛山288 14 4.87
惠州286 61
21.33
中山279 24
8.61
天津239 14
5.86
福州219 9
4.11
昆山194 14 7.22
苏州190 16
8.43
宁波168 16
9.53
杭州122 9
7.38
无锡108 6
5.56
南京101 6
5.94
合计
87801297100
资料来源:在东莞台商企业协会提供资料及《中国台资企业名录》(台威工业出版社)等资料中整理。
图1 1998年台在大陆IT企业在大陆各主要集聚地的分布状况
资料来源:在东莞台商企业协会提供资料及《中国台资企业名录》(台威工业出版社)等资料中整理。
三、台在大陆IT产业的区域分布、变迁及其动因分析
从80年代末部分台商开始赴大陆考察投资环境到90年代末,台湾IT产业在大陆投资经历了三次热潮:第一次投资潮起于1988、1989年,被称为试探性阶段;第二次投资潮起于1992、1993年,被称为事业性阶段;第三次投资潮起于1997、1998年,被称为关键性阶段。前两次投资潮相对集中在华南地区,第三次投资潮的重心逐步向华东地区转移。
从以上图表(表1、图1)可见,1998年台商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上述城市,占当年一万多家台商企业的80%以上。其中台在大陆IT企业相对集中在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地区。根据有关资料,1993年以前珠三角地区吸收外来IT产业投资主要是台湾和香港,1993年以后,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出现了外商投资来源地多元化的趋势,外来IT企业的集聚,迅速形成了以深圳、东莞为辐射中心的珠三角 IT产业带。据统计,1998年深圳有IT工业企业 1500多家,IT产业产值608亿元。而在东莞集聚了2800多家IT企业,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电脑硬件加工制造基地,生产电脑硬件中95%的元件和配件。2000年其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电脑磁头、电脑机箱占40%,敷铜板、电脑驱动器占30%,电容器、行输出变压器占25%,扫描仪、微型马达占25%,电脑键盘占16%,电脑主板占15%。以至当时IT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东莞一堵车,世界电脑业就发抖。在世界四大电脑展中,东莞国际电脑资讯产品博览会近年来其规模、成交量和影响力大有超越排名第三位的台北电脑资讯产品展的势头。
珠三角台商IT产业加工制造基地迅速崛起的动因:一是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香港成了两岸民间经济交往最方便的通道。而邻近香港的深圳、东莞及附近城市地处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具有特殊的区位和政策优势,以及外资企业的产业配套优势,成为台湾IT产业第一次和第二次投资潮的热点。二是当时大陆的产品内销比例政策,严格地限制了台商企业的产品内销,而香港是全球第二大集装箱转运港,在航线、班轮密度和配套服务上,是国内其他港口无法比拟的。台商企业在珠三角地区加工生产的产品经由香港出口外销,比内地其他地区可大大节省运输费用和时间(据计算,一个标准集装箱货物经香港出口,比经上海转口节省一个星期和六百多美元)。因此,珠三角地区在加工产品出口外销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998年后,随着以市场换技术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及加入WTO前景的明朗化,我国内销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台商在大陆的投资重点向华东地区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根据有关资料,在20世纪90年代末,台商在大陆投资最重要的5个地区依序为广东( 34.6%)、江苏(含上海)(31.99%)、福建(10.83%)、河北(含京、津)(6.07%)、浙江(4.52%),共占台商对大陆投资的88.01%。2000年江苏(含上海)升至48.01%,超越了广东所占的份额39.11%(《大经贸》,2001,10)。其中因自费创建全国首家开发区而闻名的昆山市成为台商投资的新热点,从1998至2000年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引进了七百多家台商企业,利用台资约占江苏省的1/4,占全国的1/10。在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台资占了区内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的60%,其中IT产业占了较大的比例。台在大陆IT企业群在华东的集聚,也带动了国内外的投资,迅速形成了以上海、苏州(含昆山)为辐射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 IT产业带。台商投资重点转移的动因主要是:随着大陆内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长三角地区的地理位置越显重要。上海、苏州地处长江、京沪铁路和亚欧大陆桥水陆交通的交汇处,是进入华东、华北、华中和华西这些中国最为庞大的内销市场的主要门户,而且拥有广阔的江南腹地和国内最密集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可为台商IT企业提供丰富的土地和知识产业人才资源,是台商IT企业开发内销市场最理想的地区之一。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以及国家对上海港和浦东加大投资开发力度,珠三角地区在政策和区位上的比较优势逐渐弱化。因此,长三角地区成为台商第三次投资潮的热点是历史的必然。
四、台在大陆IT产业结构演进及其规律分析
本文研究的IT产业结构是指IT产业内部结构,其中以区域结构、技术结构为重点,包括层次结构、贸易结构和投资结构等。
资料来源:根据胡海卿:《台资流向:珠江三角洲VS长江三角洲》,《大经贸》,2001,第10期上述数据绘制。
从台在大陆IT产业的区域分布及其变迁可知,其区域结构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在总体上呈现一种链状结构的特征,就是IT企业群首先在台北、新竹,接着在深圳、东莞,后来在上海、苏州这几个地区大规模地集聚,形成完整的IT产业链及其核心节点,并向周边地区辐射,延伸了许多链状分支,这些分支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节点的核心地位。这既反映了IT产业具有较强的集聚效应和产业配套效应的特征,也反映了大陆在吸收台湾IT产业投资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和时间差异。从这种差异的变动轨迹来看,在1988年至1998年这个时期,珠三角地区的先发优势和比较优势明显,使其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1998年以后,长三角地区的后发优势日显强劲,并与珠三角地区间的差距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与此同时,这两个地区与其他地区间的差距在不断地扩大。二是在长三角地区落户的台商IT企业,大部分是从台湾转移过来且在珠三角也有投资的,也有一部分是从珠三角地区转移或分支出来的,它们在加强两岸三地IT产业间的合作、交流与优势互补,优化区域结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是台在大陆IT产业的区域分布,在珠三角是以镇、村和市级众多的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的,而在长三角是以市、省和国家级开发区为主要载体的。根据有关资料,东莞13000多家外资企业分布在全市32个镇的160多个工业园区。而上海市属几个开发区的外资项目,占上海外资总额的80%,无锡新区的引资占全市的74%,苏州和昆山80%的外资项目落户在开发区内。因而在长三角地区的台商IT企业,其集中度相对较高。
从产业技术结构来看,在前两次投资潮中,台湾IT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大部分转移到了华南地区,它们基本上是承袭了台湾电脑硬件产品的加工制造技术,其主导技术的起点比较低。在1993年占台湾IT产业总产值52%的“金元”企业(投资额在五千万美元以上,或者是关键性产业如集成电路、半导体和软件等,被台湾当局的“戒急用忍”政策列为禁止到大陆投资的企业,被称为“金元”企业),随着“戒急用忍”政策的不断弱化直至被废除,陆续进入大陆投资,其中很大一部分在第三次投资潮中落户华东地区,其主导技术起点相对较高。据台湾资策会资料,台湾十大电脑系统公司中,有3家在珠三角地区投资设厂,6家在长三角地区设厂;而十大笔记型电脑公司中,有7家落户江苏和上海(其中5家在昆山),3家在广东落户。近年来,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的加快,台在大陆IT产业的技术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东莞市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来看,1994年以前东莞台商IT企业的高端产品是空白,1994年以后开始陆续出现了LED光电半导体、笔记型电脑、随机动态存取记忆体(DRAM)、唯读记忆体(ROM)、整流及发光二极体等技术层次较高的产品。2002年,台湾IT产业第一个8英寸晶圆厂冲破阻力在珠海落户,标志着台在大陆IT产业的高科技含量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因此,台在大陆IT产业的技术结构演变,呈现了从初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特征。
从产业层次结构来看,从有关资料整理发现,台在大陆IT产业在90年代初是以“贴牌代工”为特色的单一加工作业为主,后来形成了较强的组装制造能力。90年代中开始,台在大陆IT企业逐步重视自身的研发活动,较大型的企业开始组建研发部门,如台达电子1997年在其东莞厂组建研发部门,1999年在上海厂筹建研发中心。宏基电脑公司在苏州的明基公司在1999年也着手组建研发中心,至今研发人员达到500多人。加上“金元”企业的进入(这些企业在大陆投资设厂通常也考虑到设立相应的研发部门),研发制造型企业所占比例不断增大。90年代末从事IT研发和服务的台商企业也陆续进入大陆投资,至2000年这类企业仅在上海有38家、深圳17家,东莞9家。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形成了以中芯、宏力两大企业为龙头的包括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安装、配套服务等在内的高层次的产业链。由此可见,台在大陆IT产业的层次结构从整体上经历了从加工型——制造型——研发制造型——服务与研发制造型的演进过程,这标志着台在大陆IT产业结构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发展,目前已进入初步建立起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的研发和服务体系的新阶段。
从两岸IT产业链的内部分工来看,台湾、华南和华东三地的台商IT企业有其不同的分工:台湾的IT企业以研发、引进和消化吸收外来新技术,生产高端产品为主;在华南的台商IT企业以国际品牌加工和出口为主,主要从事加工贸易和国外产品市场代理;在华东的台湾IT企业是以开发和生产适合内销的自有品牌,进一步拓展广阔的内销市场为主。因此,台在大陆IT产业的贸易结构,在华南地区是以出口市场为导向的,在华东地区是以内销市场为导向的。这也决定了其投资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各具特色的区域差异;华南地区的台商IT企业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投资方式为主,而且在第一、二次投资潮进入的中小企业较多,平均投资规模较小。华东地区的台商IT企业以“三资”(合资、合作、独资)的投资方式为主,在第三次投资潮进入的“金元”企业较多,虽然企业总数比华南地区少,但企业平均投资规模相对较大。这是因为“三来一补”企业具有灵活方便、运作简单、效率相对较高的特点,特别适合以出口市场为导向,100%外销的企业。而“三资”企业可获得较多的产品内销比例,特别适合以内销市场为导向的企业。但近年来这种情况正发生变化:华东地区的出口在不断地增加,如苏州明基公司的产品出口达70%,成为出口创汇大户。而华南地区的台资企业在掀起增资扩产热潮的同时,产品内销的增幅近年来不断扩大。如前年跨身世界百强、台湾十大企业之一的雅新电子,1995年在东莞石碣镇投资设厂,2000年又增资8000万美元,使雅新东莞厂的年总产值增长十倍,产品内销比例逐年增大。从台商的投资形态来看,也经历了从初期劳动密集的加工出口型,逐步向资金、技术密集的市场占领型和技术合作型的高级投资形态转变,而台在大陆IT企业从单纯的加工制造向生产、研发、销售和服务并重,甚至谋求在大陆上市的举动,也反映了台商投资心态的转变。
五、台在大陆IT产业结构变动及区域格局趋势分析
运用产业成长周期理论,分析IT产业的发展规律,可以发现,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不断率先研发最新技术,并使之产业化,其动机在于追求新兴子产业的“先发利益”所带来的超额利润,并抵消由于较低层次技术的向外梯度转移造成比较优势的下降,从而在内部子产业的新旧更迭中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以保持其在IT产业的霸主地位。当发展中国家受“后发优势”的驱动,承接从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较低层次技术,并形成和发展这些子产业时,跨国公司较高层次技术产业化所形成的子产业已进入扩张和成熟阶段,而更高层次的技术也开始产业化。
以我国IT产业发展初期最重要的子产业——电脑硬件中、下游和周边产品制造业(简称子产业I)为例,根据产业成长周期理论,绘制IT产业发展规律图(图3):当中国的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在美国之后分别在1986、1988年先后形成子产业I时,三地之间在不同的时间也先后出现该子产业的重合。在重合点a上,台湾子产业I处于形成和扩张阶段时,美国该子产业已进入成熟阶段,而且随着产业边际收益递减而停止其规模扩张,并加快向外转移,与此同时,将投资重点转向较高技术层次的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的产业化(简称子产业II)。在重合点b上,中国大陆子产业I处于形成和扩张阶段时,美国已退出该子产业,并在较高技术层次的子产业II规模扩张达到高峰的同时(这时台湾处于子产业II的形成和扩张阶段,见重合点 a'),更高技术层次的子产业III也进入形成阶段。在重合点c上,大陆子产业I进入扩张阶段,而台湾正在退出该子产业。IT产业就是在这种内部子产业的新旧更迭中,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向前发展。
图3 IT产业发展规律图
由此可见,在内部子产业新旧更迭和产业技术的国际梯度转换过程中,台湾IT产业处于中间位置,在发达国家和中国大陆之间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两岸IT产业的桥梁和纽带,台在大陆IT产业将继续肩负历史重任,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IT产业具有内部子产业新旧更迭不断加快、产业成长周期不断缩短的特点,以及全球IT产业竞争空前激烈,跨国公司直接大规模地将资金、技术投向大陆成为大势所趋,而大陆IT产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也将越来越拉近,使台湾IT产业和台在大陆IT产业面临不进则退的严峻挑战。
从以上分析可以预见,台在大陆IT产业在激烈动荡的环境中将不断地调整区域布局,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一、从区域结构来看,目前台湾IT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加上国际市场的萎缩,以及两岸加入WTO和大陆广阔的内销市场的全面开放,将引发台湾 IT产业的新一轮投资热潮。台商将与众多的外国投资者展开激烈的竞争,抢滩大陆市场,其规模和层次都比前三次投资潮更高,将对台在大陆IT产业结构的新一轮调整和提高起决定性的作用,也将促进海峡两岸IT产业结构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必将引发大陆各地区在吸引台商投资的竞争激烈化。所以,可将之称为第四次投资潮,并根据其性质和特点称之为决定性阶段。第四次投资潮的结果,将形成台在大陆IT产业新的区域格局,使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成为规模、技术和层次较高的台商IT企业高度集聚的生产、研发和服务基地。同时,随着IT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层次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和成熟产品将在广阔的中西部地区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并在一些基础较好的城市集聚,建立新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产业链核心节点。在区域格局的调整中,台在大陆IT产业将进一步整合,其区域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化和高级化。二、目前台湾晶圆和集成电路厂,设备产能过剩愈三分之一,而大陆市场空间巨大,台商要求放开晶圆厂赴大陆投资的呼声日益高涨,台湾当局在巨大的压力下有关政策有所松动,这将加快台湾IT产业向大陆的技术转移。因此,台在大陆IT产业的技术结构和层次结构将在产业技术梯度转移和新兴子产业不断代替较低层次子产业的更迭中得到进一步的优化。除加工制造业外,台在大陆IT产业还将向系统集成、研发、销售和信息服务等多层次专业化的产业结构的方向发展。三、从贸易结构来看,台在大陆IT产业将出现从以出口市场为导向或以内销市场为导向的区域性结构,向国内外市场并重的结构过渡的趋势,各具特色的区域差异将越来越不明显。四、从投资结构来看,随着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大规模地进入大陆,台湾IT产业也不得不加快在大陆投资较高层次技术项目的步伐,以获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台湾著名的IT企业台积电公司董事长张忠谋在2000年9月台北某科技论坛上提出了颇有影响的“张忠谋定理”,他认为,过去30年来,半导体产能重镇由美国转到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的历程,说明每个国家或地区总要经历“二次产业景气循环”,才能学到教训。未来10年大陆半导体产业将成为全球产能重心,台湾必须参与这场重心转移,现在看来,到内地布局的时机已到。“张忠谋定理”以及台积电将在上海设立在内地的第一个办事处,筹建12英寸芯片生产厂,在台湾引起了轰动。另一方面,近年来,台在大陆IT产业为适应环境的剧变,不断地加强与国内外企业、投资者和研发机构合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台在大陆IT产业的投资方式多样化、合作对象多元化、技术层次高级化和投资规模大型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综上所述,台在大陆IT产业结构演进呈现了从初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动态发展过程。从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来看,台在大陆IT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在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合作与互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整合总体综合实力,并与大陆IT产业高度融合,逐步形成以台北、上海、深圳、东莞和苏州等IT产业重点城市为研发和服务中心,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为规模生产和出口基地,以中西部地区为协作配套腹地,使研发、规模生产和协作配套等环节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我国IT产业发展新格局。另一方面,从大陆IT产业的发展来看,如果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依靠自己的科研力量从很低的起点去追赶世界先进水平,道路太过漫长。如果过分强调依靠外资来发展IT产业,必将在核心技术上永远受制于人。而积极发挥台在大陆IT产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吸引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研发力量融入大陆IT产业,是我国IT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和抢占制高点的希望所在。
收稿日期:200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