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市恒源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乐昌 5122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设施,关系着人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必须要有严格的质量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注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保障技术应用的质量,就能保障水利水电施工顺利开展。本文先就混凝土技术应用的现状加以阐述,然后就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以及提高措施详细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施工;应用
引言
在以往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施工方法不当,导致水闸、接缝和坝体等部位容易出现施工质量,进而影响工程整体的结构完整性和使用安全。因此,有必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原则及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合理安排工序,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能够符合工程要求。
1混凝土施工技术概况
1.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水平随着我国整体建筑行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提升。混凝土是一种耐腐蚀性极高的材料,它的性能不受水或其他介质的影响,而且制作简便,性价比高,大部分情况下也都不会轻易地被其他材料所腐蚀。在水利水电的施工中,如果建筑材料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了大面积腐蚀的情况,则会大大增加修复损耗所花费的资金,这就无形中提高了建筑的成本。另外,混凝土施工技术还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在工程完工后也很少出现质量问题,这就保证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由于混凝土材料的优越特性,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中的应用可以很大的保障百姓的正常生活,减少了平时的维护次数,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能源体系的建设,从而促进社会稳步健康的发展。
1.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应用的原则
虽然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整体施工技术中十分重要,但是在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时仍要严格地按照一些原则进行施工。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该先操作重量大的部分,再对重量小的部分进行操作,这样能避免重量太大的部分使自重小的部分移位,从而影响整个施工的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初期进行地基浇筑时,应该将地基建得深一些,这样能减少周围浅地基建筑对施工的干扰。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混凝土施工,才能使混凝土施工技术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2.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闸施工中的应用
水闸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重要的水工建筑之一,由上下游连接段和中间闸室组成,具体包括防冲槽、防坡、闸室地板、闸门、消力池等。水闸部分的混凝土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水闸底板混凝土工程,按照模板设立、钢筋铸扎、脚手架搭设、混凝土浇筑等顺序进行施工。在水闸底板浇筑前,要先进行地基面找平,在软土地基上铺设8-10cm的混凝土垫层。在水闸四周架设侧模板,通过地龙木及支撑固定在木桩上。为防止底板混凝土浇筑出现沉降问题,采用的混凝土强度要与浇筑部分相同。在混凝土死冷状态下固定钢筋,并使用铅丝帮吊防止混凝土减料口面层钢筋出现变形。根据施工要求控制好底板混凝土浇筑厚度,并控制好钢筋分布距离,避免出现冷缝等施工质量问题;(2)闸墩混凝土施工,闸墩门槽部位的钢筋较为密集,包含许多预埋件,闸墩高度达大而且厚度薄,在施工过程中限制条件较强,会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带来一定影响。在闸墩施工缝进行处理时,要根据倾向进行混凝土浇筑。处理沉陷缝如果设置在闸墩中部,要进行止水作业。如果闸墩和底板连接,要采用对称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施工,防止同块闸墩与底板发生不均匀沉降。闸槽浇筑是闸墩混凝土施工的重点环节,在进行闸槽浇筑时,要采用预留二期混凝土进行一次浇筑,或采用预制槽门进行处理。对于闸墩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固定模板施工方式,要通过立模控制闸墩垂直度、厚度的误差。在立模时,合理确定先后顺序,先进行闸墩两侧平面模板施工,再进行圆头模板施工。浇筑时,应采用对拉螺栓对模板进行固定,确保浇筑厚度。但对拉螺栓抽出时可能会导致闸墩不平整,要采用硬质橡胶垫片穿入其两端,然后再埋入预制四棱柱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坝施工中的应用
在大坝混凝土施工中,包含的工序较多,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较为复杂,必须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一般在大坝混凝土工程中可以采用分缝分块浇筑技术,因为大坝的体量过大,不可能一次性完成混凝土浇筑,一般可采纵缝分块、通仓分块或错缝分块方法进行施工。具体包括:(1)纵缝分块,该分块方法较为简单,施工较为容易,而且对相邻工序干扰小,温度等条件容易控制。但必须在保证大坝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接缝灌浆,其浇筑模板工程量较大;(2)通仓分块,该分块方法不用埋设冷却水管,也不用设置纵缝,可以直接按坝段进行分层浇筑。但该施工技术要对混凝土施工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可能因浇筑长度过大出现温度裂缝。但总体来看该技术易于实施机械化施工,施工效率较高;(3)错缝分块,根据高度和方向的错开竖缝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浇筑块较小,对温度的控制要求相对较低。但在施工过程中,浇筑块之间相互制约,容易干扰施工过程。此外,在大坝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要对接缝灌浆技术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大坝浇筑的完整性。一般接缝灌浆的管路系统可采用常规布置方式,包括重复式、盒式和骑缝式三中灌浆系统。其中重复式灌浆系统可以避免出现管道堵塞问题,因而可以重复进行灌浆。盒式灌浆方式的灌浆质量较高,但耗费管材多。骑缝式灌浆的灌浆过程也较为流畅,不容易出现管路堵塞现象。接缝灌浆压力一般为0.2MPa,控制灌区顶部灌浆压力为主,其次是控制递呈接缝灌浆压力。在灌浆过程中,要对张开度进行严格控制,理想张开度为1-3mm,随着灌浆压力增大,缝张开度也会增加,所以对其进行控制十分重要。
2.3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
混凝土技术对于水利水电施工起着重要作用,在后期养护阶段,施工人员要加强对混凝土的重视,做好后期养护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在养护过程中,一旦发现混凝土密实性没有达到规定要求时,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解决混凝土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如果混凝土密实性不合格,不仅会给钢筋带来腐蚀,还会使混凝土出现剥落,给工程留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施工人员要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利用率,使其在后期养护作业中得到有效应用,一方面能够充分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工程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工程使用期限。
3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
3.1加强施工设计的科学规范性
在水利水电施工前,都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设计,在后期的施工中,施工设计是施工的基础性参考,因此,施工设计的科学规范性直接影响后续的施工建设,这就需要加强对施工设计的科学规范性。在施工设计的过程中,还要与施工的周围环境进行分析,避免与环境因素产生冲突,另外,设计人员要进行一定的实地考察,来进行施工设计,避免设计脱离实际情况。
3.2重视施工过程的管理
施工的质量是水利水电项目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水利水电项目工作量最大的内容,其工作的复杂性会容易造成施工人员的失误,从而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重视施工过程的管理。
3.3提高施工检验人员的工作能力
对施工质量的检验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对施工质量的检验合格后,才能让施工项目投入到生产中,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关键应用技术,只有从多方面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才能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温文杰.对中小型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关探讨[J].江西建材,2017(10).
[2]雷云.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
论文作者:魏峥伦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水闸论文; 底板论文; 大坝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7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