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维生素D在肝病中作用研究论文_单丽艳

针对维生素D在肝病中作用研究论文_单丽艳

单丽艳

虎林市人民医院 158400

【摘 要】维生素D(vitamin D)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目前认为维生素D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维生素D均为不同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照射后的衍生物。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维生素D原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近年研究显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各类肝病患者,均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在肝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如何利用维生素D来延缓肝病患者的病程,将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关键词】维生素D;肝病;作用;研究

引言: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五种化合物,对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它们有以下三点特性:它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人体皮下储存有从胆固醇生成的7-脱氢胆固醇,受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3。适当的日光浴足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近年来,各种关于维生素D(vitamin D,VD)的研究不断涌现,大量资料均显示慢性肝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与肝病之间究竟存在什么联系、其在肝病发生、发展中作用怎样?维生素D能否为肝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值得探讨。本文对维生素D就上述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一)维生素D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激活的巨噬细胞会产生1,25-二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3]、免疫细胞内表达有VDR、VD缺乏易患各种急慢性传染病,这些都说明维生素D影响着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其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激素已被我们接受。一方面,维生素D可以使正常外周血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转化,加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参与调解固有免疫;另一方面,特异性免疫中,1,25-(OH)2-D3通过VDR作用于树突状细胞(dentric cell,DC)抑制其成熟,从而中止免疫反应。此外,VD还是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调节剂,通过抑制Th细胞增殖、分化、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β(tumor necrosisfactor-β,TNF-β)、白介素(interleukin-2,IL-2)、干扰素-γ,使细胞因子表达从T1途径转变为T2途径,从而使T细胞发挥抑制性免疫调节作用。VD也可增强免疫,高水平的1,25-(OH)2-D3VDR转录活性能促进CD4+Th2细胞以及黏膜抗体对抗侵犯人体皮肤的抗原,VD还可以作为疫苗的佐剂来增强机体体液免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VD的抗传染病作用

VD可对抗多种传染病。英国的研究人员称高剂量的VD治疗能加速肺结核的痊愈,减少肺损伤,低水平的VD会提高活动性肺结核的发生率。这可能是因为VD会促使T细胞释放干扰素-γ的分子,该分子会进而激活巨噬细胞进攻入侵的结核菌,并释放一种抗菌肽,来增强抗结核的能力。另外,补充VD可以延缓艾滋病的母婴传播,降低艾滋病的病死率。

(三)VD的抗肿瘤作用

VD与癌症关系的研究炙手可热,也充满了争议。长期VD缺乏,可能会引发一些恶性肿瘤,如白血病、乳腺癌。而补充VD可以减少一些肿瘤的发生,例如补充VD可以使结肠直肠癌的发生率降低6%。但有些研究表明,VD并非多多益善,其与肿瘤呈U性曲线关系,如乳腺癌、食管癌和胰腺癌,推荐血清最佳浓度为40-80nmol/L(16-32ng/mL),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甚至指出高VD使得胰腺癌风险升高3倍。

二、VD在肝病中作用

(一)VD与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目前我国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乙型肝炎患者普遍存在VD缺乏,并与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相关。一组实验测量了203例慢乙型肝炎患者的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分别有69例(34%)有严重的VD缺乏(25-OH-D3<10ng/mL),95例(47%)有VD不足(25-OH-D3≥10并且<20ng/mL),39例(19%)VD充足(25-OH-D3≥20ng/mL),观察其与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的关系,发现在病毒<2000 IU/mL及≥2000 IU/mL患者中,25-OH-D3平均血清浓度分别为17、11ng/mL。单因素及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高乙型肝炎病毒载量预示着VD水平低下。国内也有类似研究,随机挑选慢乙型肝炎患者300例,其中202例VD缺乏者为实验组,98名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得两组HBV DNA均值分别为6.03±2.30及4.31±2。48(log10 copies/mL),即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另有研究显示,VD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自发清除相关。

(二)VD与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全球超过1.7亿例感染丙型肝炎病毒。血清VD水平能否预测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持续应答反应率(sustainedvirological response,SVR),目前仍不明确。有研究发现体内的25-OH-D3水平可能会影响进行标准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炎症反应及纤维化的过程。对197例基因1型(genetype 1,G1)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和49例健康受试者进行年龄和性别匹配的连续评估,其中167例患者接受了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结果显示CHC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这可能是因为CHC患者减少CYP27A1的表达),低VD水平导致严重纤维化以及低水平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能够了解到,维生素D对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迄今为止,维生素D的在肝病中的作用还在不断更新。维生素D参与调控了免疫反应、病毒复制、肝纤维化发生、脂质代谢、肝癌发生等多个方面,目前研究仍只是冰山一角。相信随着对维生素D研究的深入,其可能会为我们治疗肝病、延缓其病情进展带来新思路、新视角。

参考文献:

[1]魏兆勇,武凤云.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检测及其意义[J].肝脏,2012,01(10):753-754.

[2]林美芳,何银珠.乙肝的危害性、传播途径及相应的干预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2(02):156-157.

[3]姜秀翠,谢红.关于乙型肝炎病毒的危害及其疫苗接种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01):101-102.

论文作者:单丽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3

标签:;  ;  ;  ;  ;  ;  ;  ;  

针对维生素D在肝病中作用研究论文_单丽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