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和民族性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分析论文_吴培培

现代性和民族性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分析论文_吴培培

新疆巴州和硕县文物管理所 841200

摘要:博物馆是群众参观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将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民族性与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相融合,需要在博物馆陈列过程中遵循科学性、实物性、艺术性、普及性的基本原则。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凸显民族性有利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激发与中国观众的共鸣;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强调现代性有利于文物保护,文明交融和文化创新。

关键词:现代性;民族性;博物馆陈列

前言:将博物馆的现代性与民族性相结合能够增强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使历史文物生动再现,为公众提供欣赏本国传统历史文化和自然科学的机会。博物馆是群众参观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将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民族性与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相融合,能够促进博物馆陈设设计中民族性与现代想的发展,为突破传统博物馆陈列设计提供机遇,为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提供更宽阔的道路。

一、博物馆陈列简介

(一)博物馆陈列的概念

博物馆是为公众提供了解、欣赏本民族文化传统和科历史传统的一个公共场所。[1]博物馆陈列是将文物、标本盒辅助陈列品按照社会发展过程、自然科学知识或者历史科学规律进行排列组合,供群众进行参观的融合艺术、科学、技术在内的综合展示。[2]博物馆发源于古代帝王、贵族等对珍稀物品的收藏和展示,如上林苑蓄养珍禽异兽等,19世纪中叶开始有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博物馆。

(二)博物馆陈列的原则

博物馆陈列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四条:科学性、实物性、艺术性、普及性。[3]科学性是指博物馆陈列应该反映社会历史、自然科学、艺术文化等的自然发展规律,其提供的信息应该是科学可靠的,能够揭示展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物性是指博物馆内陈列的文物标本是实物,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能够真实见证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艺术性是指博物馆的陈列需要符合一定的美学标准,给人以美的享受,不同的展品摆设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符合美学标准,具有艺术美。普及性是指博物馆的教育对象是具有多层次知识结构的观众,而不是某些特定的人群,因此博物馆陈列的内容要符合普及知识的需要。

(三)博物馆陈列工作的内容

博物馆陈列工作内容包括四项:设计、制作、布置、建档。[4]在博物馆内的展品进行陈列之前需要进行陈列总体设计、陈列内容设计和陈列艺术设计,精心的设计能够帮助博物馆陈列既有科学性有富有艺术性。设计工作之后需要根据设计进行辅助陈列品制作、陈列设置制作、陈列文字说明制作等多种陈列内容制作。布置是按照陈列设计将陈列设备和陈列品进行安装、组合。陈列布置工作完成之后,需要编制详细的陈列档案,并且将陈列内容以照片的形式进行归档,对观众提供的反馈意见也记录进档案中。

二、民族性在博物馆陈列当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优秀的艺术资源,中国博物馆容纳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包含了哲学、艺术、历史等丰富的传统文化范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民族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能够集中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在博物馆陈列中体现民族性能够记录民族文化发生的历史,体现中国时代相传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二)有利于激发观众共鸣

博物馆陈列的民族性需要保持本国的传统特色,在博物馆成列时对中国传统设计崇尚自然的设计理念结合起来,融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能够有效激发观众的共鸣。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陈列设计,以及在博物馆陈列过程中融入驻多中国元素,能够有效增强中国观众在博物馆参观展览的过程中对于中国古老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博物馆陈列不仅仅是将历史文物展示出来,更多的是通过文物展示,文化传承达到与观众的心理共鸣,从而增强观众对于博物馆陈列所展示的传统文化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有利于彰显民族特色

博物馆陈列中的民族性,能够展现独特的民族特色。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因此不同地域创造的文明也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博物馆陈列过程中对于民族性进行强调能够增强突出不同民族特色文化。博物馆陈列是展现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窗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都具有各自特殊的文化丰富和地方特色,通过博物馆陈列的不同,能够彰显本民族的特色。

三、现代性在博物馆陈列当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文化创新

现代性最早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过程中对我国产生影响,现代性对于我国的文化传统新提供了机会,是社会进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博物馆陈列过程中强调现代性,能够有效吸收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文化特色,增强我国本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博物馆陈列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使用现代技术提高文化创新。

(二)有利于文物保护

在博物馆陈列过程中体现现代性,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发现,使用最佳保护文物的方式来对文物进行展览,既能够满足博物馆展览文物的社会需求,又能够对历史文物进行保护,减少其受到损伤的几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普遍应用到各个领域,现代科学技术不仅能够对于受损的文物进行恢复修补,而且能够在博物馆陈列过程中有效保护文物的安全,防止展品出现损伤或者丢失。

(三)有利于文明融合

博物馆陈列的现代性增强对于不同文明的融合和吸收,在尊重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先进文明理念,使用更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博物馆陈列,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创新,博物馆陈列的现代性能够为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融提供桥梁作用,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积极吸收借鉴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结束语:博物馆是人类创造的璀璨文明的一个窗口,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脚印,如果对于历史缺乏有意识的记录,这些辉煌的文明将被淹没在历史前进的车辙中。博物馆不仅仅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展示,更是对人类发展进步的记录,为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提供能量,融合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博物馆陈列设计能够使用现代文明让古老的民族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唐纪明.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现代性和民族性[J].南方论刊,2010,09:94-95.

[2]刘鹏飞.中国博物馆建筑发展中文化属性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

[3]陈磊.苏州博物馆新馆“民族性”设计特色研究[D].汕头大学,2010.

[4]李曼琦.中国设计元素与现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关系的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论文作者:吴培培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  ;  ;  ;  ;  ;  ;  ;  

现代性和民族性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分析论文_吴培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