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持续飞速发展,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使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发激烈。配电网线损作为衡量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质量。电力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线损问题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法,并不断探究和创新降损措施,不断推进配电网络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配电网;线损管理;降损措施
1配电网线损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综合来讲,造成供电线路线损的原因主要有两类:技术线损及管理线损。
其中,技术线损主要是指供电电网中各电气元件所造成的电能损耗的总和,也就是无法避免的电能损耗,包括电气元件运行过程中所造成的固定线损及可变线损等。经过理论推导及大量测试数据研究发现,可变线损主要来自于电气元件材料的不同带来的不同程度的电能损耗,与电气元件所通过的电流或功率呈现一定的正比例关系,诸如绕组中的铜材料带来的电能损耗和电能表中电流线圈带来的电能损耗。而固定线损主要与加载在电气元件上的运行电压有关。主要表现在变压器空载时带来的电能损耗,如电容器介质发生的电能损失、电路线路的导线发生的电晕损耗,以及变压器的铁芯产生的电能损耗等等。
对于管理线损的产生,原因非常多,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及安装技术等问题造成。例如输电线路未能按照规范及标准要求实施安装,电力线路的老化,用户用电时违章操作,电能计量设备误差、管理维护不当等,均属于管理线损造成的主要因素,实际实施过程中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 配网线损的计算
对电力线路线损值进行管理的主要依据来源于对线损进行的技术计算。这个计算结果是指导日常线损管理的重要数据。在进行配电网线损的计算时,首先要对线路率进行设定。按照相关的技术原理,线损率的计算主要有理论线损率和实际线损率两个衡量的标准。理论线损率是通过理论线损的电量值在总供电量中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得到,也可以用配电网中的可变损耗、固定损耗的和值在总供电了中所占的百分比进行计算。实际线损率是通过实际线损的电量值在总供电量中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得到,也可以用配电网中的供电量和售出电量之间的差值在总供电了中所占的百分比进行计算。
在配电网线损的计算中,要充分考虑配电网的输出和配电量比较大,配电网的线路比较长而且线路数量多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利用等值电阻法和K系数电流法等进行计算。这样才能保证计算出的理论线损率和实际线损率的科学有效性。
3配电网技术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讨论
对于配电网而言,对造成配电网线损原因的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对于降低线损具有重要价值,具体来讲,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3.1优化配电网线路结构
对于配电网结构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其一,选择合适的电源点位置,在电源点的选择上,靠近电能负荷的位置应优先考虑。其二,合理架设配电网,如在选择电源点的布设时,采用独立辐射状并向周边区域扩展的方式做好配电线路布设,对降损具有一定效果。其三,导线选择也应作为重点进行考虑,如结合电力线路供电及运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线可起到降损的效果。
3.2对电网实施升压改造可起到减损效果
从长期实践来讲,供电线路的线损与输电电压存在反比关系,即输电电压越大,其线损也越低。因此,企业采取一定措施对供电线路实施升压改造对改善电网线损具有一定效果。如在现有操作技能上对配电网实施改造,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逐渐淘汰一些不能满足电网供电需求的配电网络,能对降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结合电网实际情况调整运行电压
研究发现,在电网输送能量不变的情况下,电流与电压处于一种非正比的关系状态;基于该理论基础,通过调整工作电压及提高功率的方式对降损能起到一定作用。如在配电线路中,变压器是造成线损最主要的电气元件,其线损约占总线损的80%以上,若通过提高变压器的电压,则可明显降低变压器线损,使得电能的损失降低至最小。
4配电网管理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讨论
4.1加强配电线路网络运行人员管理及技能提升
基于实际情况,电力系统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配电网线路的正常运行。实际工作中,配电系统技术及管理人员的选择,如企业应强化专业技术人员选择,做好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考核,方能保证所招聘人员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其次,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企业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技术培训,明确配电线路管理流程及安全准则,要求相关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再者,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定及严禁违章作业,在日常工作中强化监督,定期对员工技能进行考核,以督促员工自主学习及提高业务技能。
4.2完善配电网管理制度建设
企业应建立并完善配网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机制,以保证配电网管理。一方面,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将日常技术维护管理及责任落实到个人,定期对配电网运行维护情况、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考核,以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结合影响配电网线损的因素,从人员、材料、设备、环境等方面考虑,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如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并结合业务特点,采取有效激励措施,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及保证工作有效开展。
4.3强化配电网系统的监督与管理
其一,抄表收费是主要环节,工作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监督管理,明确责任,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其二,加强检查监督,杜绝窃电行为,如电力企业应强化对电网管理,采取不同手段对窃电行为实施监督,以减少非法侵占电能等行为,减少配电线损。其三,通过设置合理的无功补偿设备对其实施补偿,配电线路中,可采取配电屏、配电柜集中补偿和动力用户随机补偿方式,达到实现降减低线路损耗的目的。
4.4加强配电网的电能计量管理工作
电力企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要求选择、安装合适的电能计量表,重视并强化防窃电措施。依据用户用电设备容量、负载类型和负载变化情况合理选择计量装置和计量方式。这对于保证电能的计量精度尤为重要,尤其是针对于一些用电大户,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计量CT,若CT容量选择偏大,则必须提高CT与计量表的计量精度,否则会因为量程较低、启动电流等因素导致误差累积,降低计量的准确度,使线损增加。此外,电力企业要加强电能计量表管理与监督工作,采用统一的日常管理方法,在安装计量表之前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检验和校对。还要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展开有针对性的巡查和检验工作,及时调整计量装置的运行状态与精确度。一般而言,高压的电能计量表的合格率须达到97%及以上,因此对用电大户而言,更需要定期对电能计量表进行检查和校验。
5结束语
配电网的线损问题是比较常见的电力损耗问题,其将关系到配电网的运行状况、用户的用电体验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关部门和企业需要加强对线损问题的重视程度,完善线损管理制度和方法,不断革新和发展降损技术,落实有效可靠的降损措施,从而持续推进电力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淑艳.配电网极限线损分析及降损增效优化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4):183-184.
[2]杨志骅.配电网线损及降损措施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4):206-206.
[3]孙继军,穆亚琼,武冬刚.浅谈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策略[J].无线互联科技,2017(08)
论文作者:林子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线损论文; 电能论文; 配电网论文; 线路论文; 措施论文; 电网论文; 电量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