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研究论文_倪文华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研究论文_倪文华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中学,浙江 乐清 325608)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文化视野。教师简要分析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旨在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延展,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与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推进课程发展的关键。所以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进一步了解历史学科本质,把握学生成长特点及新课程理念,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内容。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历史课程。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让人们能够由浅及深地通过历史史料看到历史的本质内涵,让人们对历史的进行科学的认知。历史的时空观念的二维性。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对其有客观、全面的理解。由于历史的不可逆性,只有通过对史料进行科学地搜集、整理和解读,才能对历史进行理性和客观分析,揭示其本质,并得到正确的历史解释。与此同时,在学习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应教导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让历史服务于时代发展和国家建设。由于历史核心素养包含了以上丰富和重要的内容,因此,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也就具有了十分深刻和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立足于实际,结合历史学科自身特点,不断创新和改善教学方式,进行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

2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措施

2.1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历史内容产生了兴趣,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质量。兴趣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其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而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对相关的历史内容以图片、影音等形式展示给学生,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通过感观刺激,来激发其兴趣。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明清文化”这一内容时,通过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放映电影《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或者《西游记》的电影精彩片段,因此作为导入,引入正文教学,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整理中国四大名著的故事梗概,并开展讨论与交流,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一些由历史典故形成的成语,如“鸡鸣狗盗”“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经过,以此总结归纳出知识点。

2.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结合“新课标”要求,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教师应抓住合作探究式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通过思考与交流,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例如在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这节内容时,教师布置这样的合作探究任务:“同学们,你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英国议会、内阁与国王间有怎样的关系。”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在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的答案,所以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才能够明确答案。这就需要小组成员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搜集资料,并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用实证意识进行分析,经过激烈的讨论得出答案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上台分享小组答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组探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之间也能够优势互补,提高学习兴趣。学生从多角度加强历史问题的分析与探讨,能够增强团队意识。

2.3合理构建知识结构

在教师进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实际中,教师可以根据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以时间为主线,以历史事件为断点,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以此来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使得学生对于历史脉络更加清晰明确,加深其学习印象。在次基础之上,教师再系统地讲解每一节课的知识细节,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分析、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提取相关信息、对历史进行归纳概括,最终学习和了解历史的本质。在次过程中,教师要时空通过让学生在对史料收集、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锻炼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对历史与社会进程进行讲解,将历史与经济、政治、文化进行联系,以此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还应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教学,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4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给中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中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理解和分析,能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解洪秀全故事的时候,给中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从最初的1851年爆发以后,就如同破竹一般,在东征胜利以后进入到了全盛的时期,但是最后是经历什么样的事情致使他们走向了衰亡,而又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兴也速,衰也快的”。中学生在这样的一个引导之下,就会去翻阅历史资料去了解最终的结果和答案,以此来培养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2.5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历史教学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与独立判断能力,这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培育目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究使用递进式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此种教学方式远比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更加高效。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摸索学习方法,探寻学习路径,教师予以引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进行理性认知,加强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历史的来龙去脉详尽地讲清楚,能够还原历史的具体过程与史实,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感悟。教师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2.6做好情感体验工作

高中历史教师在给学生渗透核心素养的时候不仅需要拥有较强的教学技能和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当中能有所感悟和体验,从内化的品格逐渐走向到外化的品格,所以说历史的学习是一个带有着情感和历史知识相互交流的过程,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能够合理地运用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习历史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通过创新教学方式,采用问题引导、创设教学情境等多种方式,使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变得更有趣味一些,这有助于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进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钟惠平.以历史核心素养引领高考复习[J].考试周刊,2016(60).

[2]帅文.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2015.

[3]朱永红.刍议历史课堂借助历史故事教学的新思考[J].求知导刊,2013,(07):13

[4]王文娟.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6(27).

[5]刘可.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凸显学科味——再论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8)

论文作者:倪文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6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  ;  ;  ;  ;  ;  ;  ;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研究论文_倪文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