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考试方法--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五)_高考论文

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考试方法--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五)_高考论文

转变教育观念 改革考试方法——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语文论文,对中论文,教育观念论文,现状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高等教育进身阶梯的高考制度因其公平、民主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但高考带来的副作用即“应试教育”模式则使越来越多的人呼吁,高考必须改革。高考最大的弊端是它造成了学生的高分低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语文高考试题有了很大改变,突出表现在加强语文能力的考查。首先,试题减少了教材内容,增加了课外知识,教材内容由过去的30%减少到10%,这项改革无疑对语文教学会有一种启发和调节作用。但是,教师多年来已经习惯于我教什么你考什么,对这项改革不理解,感到很不适应。一位语文教师坦言:“我过去信誓旦旦对学生许诺,只要你把教科书复习好,指定的练习册做完了,我保证你得高分。现在我越来越怀疑这句话了,因为摸不着边,不知考什么,只能让学生多做题,负担能不重吗?”

北京丰台12中语文特级教师王俊鸣深有感触地说:“近几年,高考语文把阅读作为一种独立的能力来考查,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必将促进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阅读理解如何考查,命题是一大难题,眼下采取的办法是单项选择题或多项选择题,即对文章中的一段话列出四种分析,把最能确切反映作者意图和表达方式的一种选出来,由于这四种分析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其余三项都是似是而非的,在意思表达上只有细微的区别。因此,学生必须经过仔细斟酌、比较,才能判断出来。由于每个人生活阅历不同,思考角度不同,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各异,很难都统一到正确答案中来。另外,要将这种题出得十分科学、正确、经得起推敲是相当不容易的。

目前,语文界对选择题争议较大,许多教师认为,阅读能力不应当用标准化试题来考。对此问题,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命题一处副处长张伟明谈了自己的看法:“这种题型是在使用计算机阅卷之后出现的,目的是追求评分的‘准确性’、‘科学性’,避免人工阅卷的‘随意性’,控制误差。在此之前,语文试题阅卷评分误差很大,北师大心理学家曾做过调查统计,几位教师分别阅同一份试卷,结果评分相差35分,这就造成了客观上的不公平,而机器阅卷,没有人为因素,相对公平。”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过分追求标准答案,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和创造性。北京文汇中学语文教师王丽认为,语文不同于数学,语文课的内容不是抽象的公式、定理、定义、概念,而是凝聚着作者思想感情、才华的有血有肉的作品,由此可见,语文课本身就带有许多模糊多义性的东西,大至课文主旨,小至一句话、一个词,都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用非此即彼的简单的判断形式,有些题目可以要求答案的一致性、标准性,而有些题目恰恰需要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当然,这会给阅卷带来一定的麻烦,但却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和语文教学的改革。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总结讲话中指出:“死记硬背与考试方法,尤其是与标准化的考试方法有很大关系。标准化考试方法是从国外引进来的,标准化试题也叫客观题,好处是客观、准确、易于评分,但缺点是量大而且死板、机械,容易把学生引向读死书、死读书的方向。我们的标准化考试由高考影响到中考、影响到初考,现在小学都搞标准化考试,利弊得失,谁大谁小是要研究的。”

还应当看到,社会上的复习资料对语文教学冲击很大,语文高考出现选择题型之后,为了加强训练,各地纷纷模仿,出了大量辅导书、习题集,各式各样的试题指挥着日常的教学,使教师和学生陷入一种不能自圆其说的境地,师生经常为标准答案争执不下,只好存疑,经常存疑,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必然下降,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

尽管高考试题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正像语文教师反映的,考题繁琐、偏难,客观性命题不客观,主观性命题太主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大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是试题的导向问题,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如果考试不进行改革,实际上是在用素质教育的方法对付“应试教育”的命题,教师感到很为难。现在考试越来越频繁,各种统考、统测、统练占据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指挥着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而且,考试的功能也发生了异化,由测量教学效果的手段变成全社会、教师、学生、家长共同追求的目标,考试成绩与学校的声誉、校长的政绩、教师的水平、学生的择校息息相关,与教师的职称、晋级挂钩,结果,谁也不能绕过考试,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考试内容越来越难,越考越死,有的地方为了追求高考升学率,将高中的要求和教学难点下放到初中解决,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应试教育”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由于考试制度不断被强化,使语文教学产生种种弊端,集中表现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辅导、轻阅读教学。语文课上,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是用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而是专门研究如何对付考试,因此,要解决语文教学的问题,必须在改革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上下功夫。

在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这是摆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应当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众,改进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为主体向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转化;在教学方法上,由讲授为主向讲练结合转化;在教学要求上,由单纯掌握知识向提高能力转化。考试内容和方法一定要改革,删繁就简,适当降低难度,重在考能力、考素质。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开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大门,这就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关键。

标签:;  ;  

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考试方法--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五)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