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品种论文,小麦论文,百农矮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百农矮抗58是由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菇振钢教授育成的划时代小麦新品种,经过五省两年41点次的区域试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准许在黄淮南部各省种植。
百农矮抗58以独特的产量优势、抗冻优势、抗病优势、抗倒优势和品质优势,引起各地技术干部和农民群众的高度重视。
百农矮抗58的五大优势
一、产量优势百农矮抗58参加国家区域试验,2004年四省13个试点平均亩产574公斤,最高亩产690公斤,较豫麦49号(温麦6号)极显著增产5.36%,居第二位。2005年参加国家区域试验五省14个试点平均亩产532.5公斤,最高亩产617公斤,较豫麦49号极显著增产7.66%,居第一位。参加国家生产试验,2005年五省14个试点平均亩产507.6公斤,最高亩产588.6公斤,较豫麦49号极显著增产10.07%,居第一位。2005年百农矮抗58在七省大面积试种,亩产集中表现在550公斤左右,不少地块超出650公斤,较一般品种每亩普遍增产100~150公斤。
二、抗冻优势百农矮抗58苗期能耐-16℃低温,在北至河北石家庄、南至湖北随州、西至陕西宝鸡、东至江苏连云港的广大区域均能安全越冬,生长中能够免受冻害。
三、抗病优势经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连续两年接种鉴定,百农矮抗58表现高抗条锈、秆锈和白粉病,中抗纹枯病,是目前能够应用于生产的最好的“四抗”品种。特别是在陕西省的试验中对条锈新小种更具高抗特性。
四、抗倒优势百农矮抗58经仿真鉴定,在子粒灌浆与成熟期能抗八级大风,在黄淮区域连续两年41个点次试验中均未出现倒伏现象,是经受住八级大风考验的亩产600公斤不倒伏的最好品种。2004年在新乡、漯河、周口经受住了八级大风的严峻考验,2005年在陕西泾
阳、河南新乡、江苏淮安再次表现出了极强的抗倒性。
五、品质优势经农业部品质测试中心测试,百农矮抗58容重每升804~810克,蛋白质含量14.06%~14.48%,湿面筋含量30.4%~30.7%,面团形成时间3.3~3.7分钟,稳定时间4.0~4.1分钟,是稳定性很好的中筋优质品种。
百农矮抗58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百农矮抗58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匍匐,冬季叶色淡绿,分蘖多,抗冻性强。春季生长稳健,蘖多秆壮,叶色浓绿。株型半松散,叶片半披,株高70~75厘米,高抗倒伏,高抗白
粉病及条锈病,轻感叶锈病。根系活力强,成熟落黄好,生长后期耐高温,耐雨水,子粒灌浆充分。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子粒短卵形,半角质,无黑胚。亩成穗42万~45
万,穗粒数35~38粒,千粒重42~45克,一般亩产550~600公斤,高产田块在650公斤以上。
百农矮抗58已被国家审定命名,准许在黄淮南部麦区推广种植,现已成为农民喜爱、企
业放心的最热销的特大品种,正在河南、安徽、江苏、陕西、山东等省迅速推广。百农矮抗58栽培技术:
一、适宜高肥田和中肥田早中茬种植。
二、播期播量:适时早播,黄河以北地区10月1~15日播种,黄河以南地区10月5~20日播种。高肥水田亩播量7~8公斤,中肥田8~10公斤。
三、追施分蘖肥,浇好返青拔节水和抽穗扬花水。
四、病虫防治:抽穗前后喷氧化乐果防治蚜虫,灌浆期喷粉锈宁预防叶锈病与赤霉病。
联系电话:0371-6933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