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民建数量逐渐增多,而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及施工质量管理等方面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已经成为影响工程质量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工民建 混凝土浇筑 施工技术
工民建是工用建筑和民用建筑二者的总称,在建筑工程当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就我国工民建施工建设的整体情况来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还是存在较多弊端,并对施工质量形成严重影响。而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怎样才能更好的掌握施工核心技术,促进混凝土施工等关键环节质量的提升,成为了市场竞争的关键。
1、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工民建施工的重要性
自从混凝土被发明并推广以来,以其方便施工、质优价廉等特点,在建筑行业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混凝土施工属于一种具有较强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在施工技术方面要求较高,如果施工操作过程能够具有良好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那么将获得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更加有利于环保和经济指标的实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于工民建在功能性、美观性以及实用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革新。此外,现代物理学、化工学以及材料科学等各领域的进步,也给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形成了更为优质的发展空间和支持。不过,相比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需求,对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所需改善的环节还有很多。混凝土施工过程对于外部环境以及应用技术的要求较高,如果施工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较差,无法做出符合施工要求的操作,将非常可能导致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出现,从而给整个工程的施工进程以及施工质量形成影响。为了更好的促进工民建行业发展,必须对施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投入更多的资金与精力,完善技术应用效果,提高混凝土浇筑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2、工民建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2.1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2.1.1设备与材料准备
施工前期所进行的各种准备工作是确保混凝土施工正常推进的前提,开始施工操作之前,需要面向全体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针对混凝土浇筑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类型以及部位进行细致讲解,并让施工人员对振捣时间以及间距等形成了解。混凝土浇筑施工需要利用各种大型机械设备,所以在施工之前需要将各种设备和工具准备齐全。为了防止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问题导致对工期的拖延,需要做好设备备用工作。正式开始施工建设之前,需要对所有设备做出细致的检查,日常要做好维护和保养,有效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对于施工过程所应用水泥和砂石等原材料的质量要做出严格的把控,材料进场之前需要对其型号、规格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在经过检查和化验合格之后方可入场。在原材料存储期间,需要做好保护工作,防止因为受潮而导致水泥等材料变性而影响质量。在开始施工建设之前,需要再次进行检验,确定符合施工要求之后方可投入使用。为了防止雨水等天气条件给工程带来的影响,施工人员可以利用塑料薄膜等对其进行保护,保证浇筑质量。
2.1.3混凝土搅拌
对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也是影响最终浇筑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当地温度、湿度以及工程需求做出综合性考量,确定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在搅拌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采用边进料边加水的方式进行处理,要确保拌和后颜色均匀一致,方可投入使用。
2.1.3混凝土输送
对混凝土材料的运输也是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重要的预处理内容,输送过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移动泵以及拖泵,将混凝土直接利用泵送的方式运抵施工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混凝土泵管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其中有没有混凝土残留,必须将其清理干净,防止跑浆或者漏浆的问题出现。还要注意到对管道安装的紧密性和可靠性,开始输送混凝土之前需要作相应测试确保其应用性能。
2.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2.2.1全面分层
所谓全面分层,指的是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依据建筑结构进行分层,逐层完成浇筑施工。全面分层浇筑的方法对于施工结构平面上的要求较低,一般是先从短边进行浇筑,随后结合施工需求沿长边方向逐渐进行浇筑。由于分层浇筑是在上一层的基础之上进行浇筑,所以必须保证上一层的浇筑质量,在浇筑完毕并冷却之后才可以开展下一层的浇筑处理。
2.2.2分段分层
通常情况之下,全面分层主要适合用在工程量比较小,而且浇筑强度比较低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当中。如果现场配置的搅拌机以及运输机械等无法满足施工要求,而且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就需要利用分段分层的浇筑方法。分段分层浇筑也是将混凝土由底层开始进行浇筑,在浇筑一定距离与面积之后再开始第二层的浇筑,依此类推进行逐层浇筑。所以,分段分层的浇筑方式主要适合用在混凝土浇筑的厚度不大,而且浇筑面积适中的结构施工当中。
2.2.3余面分层
该种混凝土浇筑方法主要适合用在浇筑结构长度为厚度三倍以上的工程项目,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浇筑的工作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利用余面分层法进行混凝土浇筑,需要一次性对混凝土浇筑至顶部,为了确保浇筑的质量,振捣施工需要从底部逐渐朝上部进行。施工过程能够让混凝土直接形成自然斜坡,斜面坡度比例大概与混凝土长度和厚度之间的比例相似。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一次浇筑到顶的方式,所以非常容易导致结构裂缝的出现,需要施工人员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裂缝的出现,确保余面分层浇筑质量。此外,由于水泥与水反应会产生水化热,如果混凝土结构体量较大,非常容易导致内外温度变化不均匀,从而造成温度应力的产生而出现裂缝。施工人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好内外部温差,并对温度进行定期测量,防止温差过大的情况出现。
2.2.4浇筑要求
在工民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将材料自吊斗口位置滑落,滑落高度需要控制为小于三米。如果超出常规高度,则需要应用溜槽、串筒以及导管等从单边进行操作。正常情况之下,混凝土浇筑厚度的确定应该以插入式振捣设施长度的125%来确定,不过不应该超过500毫米。在应用振捣设备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将设备软轴胶管位置握住,将其迅速插入砼内开展振捣操作。将振捣设备进行上下挥动,实际操作时间通常需要控制于20到30秒之间,保证浇筑表面不会出现下沉、泛浆以及气泡等问题,直到混凝土的表面呈现出良好的水平状态为止。在利用振捣设备进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动作迅速、敏捷,保证插入点设置均匀,依据施工设计方案内容进行移动操作,防止有漏振或者过振的情况,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或出现裂缝,影响振捣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促进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提升,从而生产出更为优质的工民建产品。相关从业人员应该积极探索,对国外的一些先进施工技术和理念加以借鉴,继而与我国建筑行业目前整体发展情况相结合,创建出一套更为符合我国国情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体系,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许小青.探讨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7(10):205.
[2]唐小勇.对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研究[J].江西建材,2015(16):83-84.
[3]王剑.简析基于施工质量的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4(22):95.
论文作者:杨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民建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设备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