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6S管理对神经内科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中的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顺序,将神经内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63例神经内科患者,保证两组神经内科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对照组神经内科患者应用实施6S管理前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管理,而实验组神经内科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6S管理,对比两组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实验组神经内科患者家属投诉、护理差错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6S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升神经内科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提高家属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的满意度,能够有效减少医患纠纷,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
关键词:6S管理;神经内科护理;效果;不良反应
随着现代经济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神经内科患者疾病的护理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6S管理强调的是一个系统,要求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做好自身份内的工作,通过各个细节的管理,对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各种操作和行为进行规范。因此,做好细节的管理,是提升医院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重要途径。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6S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的积极意义以及应用分析,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顺序,在实施6S管理前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63例患者,保证两组神经内科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对照组中神经内科患者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为(45.4±4.4)岁,实验组中神经内科患者年龄为25—65d,平均年龄为(43.1±3.9)岁,对照组中男性神经内科患者31例,女性神经内科患者32例;实验组中男性神经内科患者为34例,女性神经内科患者29例。所以神经内科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经临床检测均未患有其他先天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按照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工作,其中包括对患者进行基础饮食、药物、病情观察及体征监测的护理模式。
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应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6S管理模式,具体方式如下。
整理:首先由管理人员,指导护士对工作区域进行清理,尽可能做好摆放工作常用药物以及多用药物需要做好相应的标签贴放处理。
整顿:明确护理流程的主要方式,应当结合护理目标对患者的机体疾病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根据患者不同个体的差异,制定详细的个体化护理方案。采用护理流程表的方式进行详细记录。
清扫: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日常清洁,通过通风和整理的方式提高患者的居住感受,改善病房环境。
素养:制订《患者各项护理流程》,对每一个护理流程进行细化,并对关键点进行详细的标注,并建立流程图,利用形象记忆加深印象。在护理工作中,各项护理操作都应当进行了严格管理。
安全:在进行每项护理操作时,都应当严格按照护理流程,患者的体征数据变化进行详细记录。针对个别体质较差或患有相关病症的患者,可以采用多级联合监控体系,减少潜在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质量。
清洁:与清扫不同,护理人员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整理和整顿的细节,形成制度化管理,使患者的病房时刻保持警觉且美观的状态,创造明朗的现场,使患者在住院过程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感受。
神经内科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科室,对患者的护理务必做到精益求精,因此定期组织神经内科护理细节培训,是6S管理的一项关键举措,是提升神经内科护士护理质量的根本。
1.3 评价指标
评价记录两组研究对象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家属投诉状况;观察两组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护理差错,具体表现为神经内科患者资料填写错误、神经内科患者护理流程错误、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不规范等;观察两组神经内科患者是否出现相关护理不良反应,具体为神经内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压疮、感冒、发烧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有资料均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方法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X2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神经内科患者家属投诉、护理差错情况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并且实验组在神经内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神经内科是我国现代医疗发展过程中十分受到重视的科目,不仅仅在大城市的综合医院中对其有极高的要求,而各地区基层医院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5]。神经内科是医院中一项特殊的科室,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为无陪护模式,所以在医疗护理期间对护理工作也有更高的要求。
6S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学中一项应用较为广泛的管理模式,但将其应用于护理工作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细节的角度提高护理质量,在神经内科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医院的运行是一个巨大体系,而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的护理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将6S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升神经内科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家属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的满意度,能够有效减少医患纠纷,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丹,况红梅,万琴,孙曼,伍丹琴.“6S”融合目视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ICU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3):118-120.
[2]王小艳.浅谈6S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1):13-15.
[3]李云霞,舒阳.“6S”管理方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04):104-106.
[4]郭瑾洁,翟芳会.应用6S管理模式提高神经内科临床护理管理质量[J].中国农村卫生,2016(16):54-55.
[5]倪斐琳,祝亚男.6S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04):778-779.
论文作者:陈春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患者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质量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