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联兴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 德州 253000
摘要: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正处于一个快速上升期,装配式建筑市场空间及发展前景巨大。未来,装配式建筑将越来越普及,今后将应用于安居工程、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生态环境工程等。所以,本文对装配式建筑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挑战
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过程
1、国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过程
1.1美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过程
美国装配式建筑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美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到今天,已经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1.2瑞典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过程
在瑞典装配式建筑中,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保持美观性,主要大型混凝土预制板的技术体系为主,并且建立了标准化的装配式建筑部件体系,其生产已经纳入了瑞典工业标准。瑞典政府采用资金支持的方式来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瑞典国内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市场的导向,在市场中不断占据更多的份额。
1.3日本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过程
日本政府为了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并且制定了规范化的装配式建筑部件标准。在通常情况下,日本的装配式建筑主要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建筑产品工团,第二,民间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二者分工不同,其中建筑产品工团主要负责研究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设计,建筑部件的试制以及建筑的机械化施工等等。民间企业则主要负责装配式建筑的具体建设。通过近些年的发展,日本目前装配式建筑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2、国内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过程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仍然仅限于建筑部件的应用。进入到21世纪之后,由于技术的迅速发展,装配式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构建制作精细程度的提升以及现浇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目前我国知名的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中均采用了装配式建筑,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
二、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挑战
在房地产行业中,部分企业已经注意到装配式建筑的优势,逐渐关注并开始对其技术的研发,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了在我国市场上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一些问题。
1、经济成本高
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尚未形成产业规模,导致建筑成本高,主要在于材料成本和人员成本。首先是材料成本:由于产业链并未形成,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不能享受大量批发的价格优惠,同时生产商在生产中需要另外的设计生产线,而且无法做到长期的量产,增加了材料的生产成本。其次在人力成本上,生产装配式建筑构件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这就带来了人员培训所需要的高成本,全套的工作流程需要材料运输,构件生产,仓储,施工,安装等多方面的技术转变和管理模式的转变,进一步增加了经济成本。
2、行业标准和技术体系的缺陷
在现阶段的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并未建立行之有效的行业标准和技术体系。传统建筑工程的执行标准和技术要求不能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不仅存在于施工标准的不完善,在验收标准中也存在相关的空白。从2016年起,湖南和广东等地区已经做出了相关方面的行动,但是在大多数地区并未发布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执行标准。
3、人才培养不足
专业人才不足是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原有的建筑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都不具备装配式建筑的相关专业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建筑学和建筑工程院校内甚至没有相关的专业技术教学课程。在施工中的管理人员也需要全系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传统的建筑管理人员往往已经拥有丰富的经验,但是,装配式施工需要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在工程建成之后也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后续服务与维护。
4、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近几年出台的指导性扶持政策很多,但真正可操作性的政策和细则屈指可数。以容积率来说,装配式建筑的外墙的做法是使用内夹保温板的叠合墙板,这种墙体的和现浇墙体叠合使用比传统外墙厚度普遍厚150mm左右。由此损失了大量的可使用面积,导致项目公摊面积上升。目前,只有上海和湖南等部分省市出台了统计率的补偿政策,上海市规定装配式项目容积率补偿3%,湖南省规定叠合墙体的部分厚度不计入容积率的计算,河北省运用信贷支持政策,上海市和广东省实行现金补贴的政策。但大部分省市并未实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
三、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对策
1、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总包模式
装配式建筑推广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后续保养等环节有机结合,系统优化设计方案,统筹预制装配作业,有效把控建筑的质量,生产成本和工程进度,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缩短建设的工期,降低工程投资的同时也能保证工程质量。PC构件的一体化设计、生产、施工减少了施工流程中的交易环节,大大减少流转税费的支出,进而表现为装配整体式建筑的成本大幅下降。
2、根据现阶段市场需求和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我们可以了解到,装配是建筑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任务。但是现行的工程管理和施工标准不能满足装配化建设的施工需要。政府部门需要出台新的施工标准和技术标准。通过政府部门的主导,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提供施工标准,可以为装配式建筑的下一步发展做出参考。保证装配化建筑施工有据可依,施工标准、构件生产标准、验收标准等能够得到统一,帮助装配式建筑的产业化的形成有机的统一。
3、注重人才培养
建筑企业和相关施工单位根据的长期发展应当将部分注意力放到人才的培养上,传统的建筑行业已经越来越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装配式建筑产业化是建筑行业长期发展的主要方向,建筑企业应当主动的发挥自身的能力建立人才培养的体系。同时在人才的培养上,政府部门和相关的教育部门也需要做出自己的努力,高效教育和职业教育中要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为社会输送具有高水平的技术骨干。为装配式建筑提供有力的人才储备。
4、政府积极的参与进装配式建筑的推广
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建筑产业化的主要趋势,政府部门要积极的引导建筑企业进行意识转变,通过行政机制加强对建筑企业的监管,保障实施质量和安全,加速制定土地、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激励政策,提高实施主体的积极性,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建筑企业开发建设整体式建筑,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性支持。积极培育构件生产企业等实施主体,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验收标准,优化构件生产企业的布局,根据构件企业技术改造过程中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支持,提高生产设施企业和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生产中的节能减排,鼓励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产业化道路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未来的建筑工程领域中,随着施工作业机械化和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和工人工资的越来越高,建筑行业的趋势必然想装配式建筑发展。同时,建筑产业化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生产是当今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建筑行业也必须要考虑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探索出走工业化生产的道路,实现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行业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郭德坤.装配式建筑的方案及造价分析[D].郑州大学,2017.
[2]苏杨月,赵锦锴,徐友全,司红运.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11):43-48.
[3]于龙飞,张家春.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5,37(09):40-42.
论文作者:郑祥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构件论文; 瑞典论文; 标准论文; 成本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