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研究工作——访中央编译局局长韦建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典著作论文,研究工作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切实做好论文,局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者:党中央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 导地位,努力实现十六大确立的宏伟目标,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中央编译局作为党中央直属的理论部门,在这项理论工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请您谈谈这项理论工程的重要意义。
韦建桦:今年上半年,党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提出要组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五一”前夕,党中央又专门就实施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召开工作会议,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这项战略工程的高 度重视,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坚强 决心。会议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会见了全体代表,发表了重要讲话,使我们深受教育和 深受鼓舞,深感自己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和庄严职责。李长春同志在会上全面深 刻地阐明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深远意义、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对 这项重大工程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措施作了周密的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我们的工 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我想,党中央组织实施这项理论工程,是为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 位,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宏伟目标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 历史意义。
首先,实施这项理论工程,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 域指导地位的需要。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 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只有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 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只有把全党思想统一到马克 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才能从根本上使 我们的队伍加强团结、步调一致、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 设工程,就是为了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实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这一战 略任务,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深入人心。随 着这项重大工程的实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将进一步加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 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必将进一步巩固。
第二,实施这项理论工程,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需要。马克思主 义是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的科学真理;同时,马克思主义又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它只能在社会变革的伟大实践和与时俱进的辩证运动中获得自身的生命力。列宁曾经 精辟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它的一个 重要特征就是始终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条件的异常剧烈的变化”。(《列宁选集》第3 版第2卷第281页)我们党正是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 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三大理论成果,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开辟新的境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新的实践不断催生新的理论需求,同时使已有 的理论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就是为了适应新的 形势和任务,应对新的挑战和考验。随着这项重大工程的实施,新的实践经验必将在理 论上进一步得到总结、提炼和升华,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必将进一步丰富。
第三,实施这项理论工程,是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又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实践要求和本质特征,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 指导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当前,全面贯彻落实“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面实施马克思主义 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战略任务。随着这项重大工程的实施,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必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广大干部和群众必将 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从而使我们党所坚 持的科学理论和指导思想进一步牢固地植根于实践的土壤之中,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第四,实施这项理论工程,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和重中之重。哲学社 会科学的鲜明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这个领域时刻面临着坚持什么方向的问题,这就要 求我们在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 指导地位的真正确立和长期巩固,不是靠一般号召和善良愿望就能自然而然做到的。实 践证明,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要靠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真理性和生命力,靠马克思主义 在指导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的实际成果,而且要靠各级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靠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奋斗,靠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团结一致,共同努 力,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就是要按照中 央的统一部署,组织理论界的骨干力量,调动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一切积极因素,以扎扎 实实的工作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推进和深化理论研究的工程,是培养和 锻炼理论队伍的工程,是引领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健康发展的生命工程。
记者:中央把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工作作为实施这项工程的重要环 节,并要求中央编译局作为负责单位完成好这一重要任务。中央编译局怎样深入领会、 落实中央的指示精神?我们想听听您的意见。
韦建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一项目标明确、内容丰富的系统工程。按 照中央的部署,实施这项理论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作为研究重点,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 果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中,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 。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形成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 体系,形成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骨干队伍。
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宏伟目标,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深入 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马克思 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为此,就必须重新审核和修订马克思、恩格斯重点著作的译 文,使译文更加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就必须深入研究和准确阐述马 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帮助人们从思想上、理论上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 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 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 的错误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 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研究的任务由中央编译局负责 ,会同思想理论战线的专家学者共同完成。这是中央对我们编译局的充分信任,也是对 我局工作的正确指导、有力支持和巨大鞭策。我们全局同志都深深地感到自己肩负着神 圣使命和庄严责任。我们一定要尽一切力量会同有关部门专家认真研究、全面落实中央 精神,保证出色地完成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不辜负党中央对我们的充分信赖和殷 切期望。
我们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下,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经 典文献的选编和基本理论的研究工作中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 的发展,使我们的工作不仅成为整个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成为为其他各项重大课 题的研究、创新和突破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基础性环节。
记者: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任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应当怎样开展这 项工作?
韦建桦:这项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的需要,重新审核和修订马克思、恩格斯重点著作的译文,使译文更加准确地反映马克 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二是要深入研究和准确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 ,帮助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关于这项任 务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要求,集思广益、认真规划、妥善安排,提出科学 的工作规划和周密的实施方案。
在马恩著作译文的重新审核和修订方面,我们要在重点著作上狠下功夫。目前,中央 编译局正在编译并陆续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考虑到这个版本卷帙浩 繁,总计近七十卷,而且出版周期很长,要到2020年才能出齐《全集》前三个部分的六 十卷,为了配合和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需要,我们准备从《全集》中 文第二版中精选出一批重点著作,先行编成十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争取在2007 年出版。我们要力求使这部《文集》的内容充分涵盖马克思主义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 集中体现和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精髓、科学体系和理论品格。我们要充 分吸收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考虑理论界的宝贵意见,充分依靠一批献身于经典 著作编译研究工作的资深专家和中青年骨干,充分汇集和利用各种可靠的外文版本和历 史文献,精心编译,精心校订,努力使这部《文集》成为译文更准确、结构更合理、考 证更严谨、资料更翔实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精品。与此同时,我们要确保《马克思恩格斯 全集》中文第二版的编译出版工作顺利进行。我们还要按照整个工程的总体要求,编辑 出版列宁著作的一系列专题文集,同十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一起奉献给广大读者 。
在研究工作方面,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研究”这一总课题下 ,设置一系列子课题,围绕经典作家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所有制问题、 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历史 进程、阶级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政治文明、意识形态和 先进文化、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时代主题问题、全球化问题、农业和农民问题、宗教问题、民族问题、战争与和平问 题、人民军队建设问题等基本观点,分别进行追根溯源的全面梳理和认真研究,对马克 思主义诞生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内外理论界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进行分析和评述,写 出一系列有一定理论深度、力求完整准确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 文。在这个基础上,编写出版一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论丛》,同时编纂一批有 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著作以及参考文献,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 作者提供比较丰富翔实的研究资料。
在进行编译和研究的同时,我们还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站,这将是 一个包括一系列多语种、多媒体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数字化资源库,其中主要有马克思主 义经典文献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献库,以及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献资料库 。我们决心把这个大型网站建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使它成为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理 论研究、教学和宣传的网上资源中心,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网上信息 平台。
恩格斯说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和研究是一项真正老老实实的科学工作。(参 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276页)我们编译局的同志认识到,要完成中央交给的 任务,需要满怀高度的政治热情,同时也需要具有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 作作风和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面对这项光荣而又神圣的政治任务,我们局领导班子高 度重视,决心加强领导,认真筹划,精心组织,团结全局各部门的同志,集中最优秀的 专业力量,知难而进,奋力攻关。我们还要加强同兄弟单位和局外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 作,虚心向他们学习和求教,积极争取他们的帮助,共同完成好中央交给的任务。
记者: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怎样?
韦建桦: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结束之后,中央编译局为 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做了大量工作。
根据中央要求,中央编译局作为负责单位,牵头组织成立了两个课题组:一个是经典 作家重点著作译文审核和修订课题组,另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 组。前者由中央编译局的同志组成,后者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所属大 学、求是杂志社和中央编译局的同志共同组成。为此,专门成立了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 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对以上两个课题组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还成 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负责日常工作。
目前,这两个课题组的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工作规 划,就课题的指导思想、内容设置、任务分工、研究方式、研究成果、时间安排、组织 领导以及近期工作安排等提出了方案。应当说,作为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 课题组所担负的工作已经正式启动,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具有理论研究能力的同志“学个唐三藏”,搞好马克 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研究工作。目前,参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研究工作的 同志们在中央精神的鼓舞下,正以高昂的精神,满腔热忱地投身于这项具有战略意义的 生命工程之中。我们深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宣部 的指导和协调下,在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做到不辱使命,不负 众望,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