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戏的本质解读论文_程雷

儿童游戏的本质解读论文_程雷

程雷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游戏活动自然的存在于儿童的生活当中,时常伴随于儿童的左右,甚至“霸占”了儿童 生活的全部。游戏活动的魅力为何对儿童来说如此之大,游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本文将从享乐与发展、现实与想象、自由与规则等几个维度对游戏的本质做一番解读,借此阐述让广大教育者更清醒的认识儿童的游戏,尊重儿童的游戏。

关键词:儿童;游戏;解读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与推广,儿童中心、儿童本位等教育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儿童逐渐成为教育学者的关注点,关于儿童游戏、游戏精神的研究也随之逐渐增多,旨在探讨游戏的教育价值、游戏精神的核心,希望通过研究唤醒人们对游戏衰落现象的危机意识,重人类纯正的游戏,借此批判教学为主导的游戏方式,还儿童一个真正的游戏。荷兰文化人类学家胡伊青加在他的专著《人:游戏者》中作出这样一个论断:文明发展到今天,游戏因素有着日渐衰落的趋势。由此可见,探讨儿童游戏的本质,对游戏精神的衰落作出必要的应对是当今教育学者必须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一、儿童游戏是享乐与发展的统一

若要有人问儿童为何要玩某种游戏,孩子们的回答大多是“好玩”两个字,由此可见,游戏之所以为儿童所乐意接触、朝夕相处,关键就在于游戏能够带给儿童源源不断的乐趣,儿童能够从中得到快乐。在游戏中,享乐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只有以“快乐”作为奖励,儿童才愿意始终参与到游戏中来。同时,游戏带来的“快乐”感受,又不断地强化着儿童的游戏行为,让儿童的游戏行为成为一个潜意识的行为,在儿童的潜意识中游戏与快乐是理所当然的等同的。

如果说享乐是游戏天然的一部分,那么发展则是游戏的另一部分,就像婴儿只能而且必须喝奶水才能维持生命和身体的生长一样, 儿童也必须而且只有通过游戏才能实现其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成长。首先,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然的发展着他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同时游戏也有利于儿童的人格健康成长,儿童的游戏天然的有着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其次儿童的发展需要游戏的支撑,比如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在学习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单纯的教学教导成效很小,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儿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会相处,不仅效果显著,而且事半功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儿童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游戏中的“享乐”,要采用适合的方式将享乐与发展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喜爱游戏,同时帮助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如果一味的将发展放到首位,而把享乐放在附加物的地位上,那么此项游戏就不能称之为儿童的游戏了,只能称为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因此说,真正游戏必须是享乐与发展的统一,享乐是游戏进行的必要条件,而则发展儿童游戏的必然产物。

二、儿童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的统一

首先,儿童的游戏带有想象的成分,任何一种游戏的开展,往往需要儿童假想出一个情境或一个角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游戏的开展也伴随着想象,随着游戏的深入,由于儿童生活经验较少,往往很难将一个游戏不断地深化,这时儿童奇特的想象力往往会帮助他自然的变换游戏的情境或场景,正是想象的存在才能让儿童随时随地的开展游戏,才能使儿童的游戏丰富多彩。儿童的自发游戏属于“自然游戏场”,由幼儿自己创设的,他们设置游戏活动的边界和区域,营造游戏的情感氛围,并将自我陷入在游戏中。这类尤其需要儿童运用想象的力量开展游戏,即使在“教育游戏场”:即主要由教师设置游戏环境,幼儿在这个场内再去创设自己的个人游戏场,儿童的游戏依然存在着想象的因素。

其次,儿童的游戏来源于现实,在其游戏中充满着现实的元素。对于孩子而言, 工作着就是游戏着, 而游戏着也就是工作着。孩子的现实和游戏往往交织在一起,有时把现实的工作当做游戏来开展,在现实中游戏,有时在游戏中模拟现实,将现实带入游戏当中。比如在幼儿园的娃娃家里,幼儿在其中的假装游戏不仅有对现实的真实模仿,也包含着幼儿对物体的假想以及对情境的想象。在现实中,孩子有时会把工作当做游戏来开展,比如一个 5 岁的小女孩, 煞有介事地替妈妈去洗碗, 她却先把碗儿一个一个地一字排开, 一个一个地每个洗过, 再一个一个地带着玩性地去用水冲。她只是沉浸于这其中的过程而丝毫没有顾及效率的追求。这时洗碗的活动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洗碗, 而演变成了非功利的“ 玩”碗。这类的情境在儿童的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可见儿童的游戏和现实密不可分。

最后,儿童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的统一,在儿童的世界里,想象与现实的区别并不大,在想象的游戏中儿童犹如过着现实的生活,他的情绪、语言、行为等都与现实相似,游戏中出现的情境也会成为他的现实经历。在现实中,儿童的行为往往受到想象的指引,比如在起床的时候,小朋友不行起床,当妈妈说你的小熊想要起床吃早点了,你赶紧起来喂它吃饭,小朋友往往会乖乖起床,为着就是假想给小熊吃饭。可见,在儿童的游戏世界里,想象和现实是统一在一起,共生共存。

三、儿童的游戏是自由与规则的统一

儿童的游戏是自由的游戏,游戏所带来的对自由的体验超过一切其他目的。正由于有这种自由感,所以幼儿感到快乐、满足和充满成就感。在游戏中,儿童有着自由的选择、自由的行动、自由的安排自己的游戏的权利,这种自由是儿童在现实中所享受不到的,这种自由给了儿童主体的感觉,同时也给了儿童掌控自己生活的感觉,给了儿童充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我们可以在儿童的游戏过程中发现,儿童的游戏有着情绪情感的真实体验,儿童可以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多方面自由自在的表达自己,充分体现着自由的精神。

但是游戏中的自由也并非是无限的自由,不管是规则游戏还是非规则游戏,每一种游戏的进行都需要有一定的边界和限制,即游戏的规则性,没有任何规则的游戏也就不属于游戏的范畴了。不过儿童游戏中的规则并非课堂纪律一般刻板教条,让人反感,儿童游戏的规则来自于儿童自身和伙伴之间在游戏开始之前和游戏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认可的“契约”,一种彼此的承诺。规则的存在看似一种约束,但恰恰是儿童自由与创造的保障。规则的执行,也是一种互相的监督和矫正。总之,规则的主体是儿童,规则的约定是儿童,规则的执行是儿童,而规则又服务于儿童游戏。

参考文献:

[1]黄进.论儿童游戏中游戏精神的衰落[J].中国教育学刊,2003,9.

[2]丁海东.论儿童的游戏精神[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3]樊人利.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J].学前教育研究,2014,9.

论文作者:程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  ;  ;  ;  ;  ;  ;  ;  

儿童游戏的本质解读论文_程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