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3月来我院心内科实习的72例实习生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36例。对照组实习生采用常规带教方式,观察组实习生采用PBL教学模式带教,比较两组实习生带教的成绩以及满意度。结果:采用不同方式带教以后,观察组实习生教学满意度(35例,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26例,72.22%)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心内科教学过程中应用PBL教学模式,其有利于提升实习生考核成绩,促使其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心内科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010-02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odel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eaching Lin Shaoqin,Xiao Biyun,Chen Jinshu
Zhangzho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36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odel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eaching. Methods 89 interns from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44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45 cases). The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ained with PBL teaching mode. The results of teaching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using different ways of teach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examiningtraine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ntern teaching satisfaction (42 cases, 93.3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30 cases, 72.73%),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P< 0.05). Conclusion PBL teaching model should be applied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eaching process, which will help to improve interns' assessment results and promote their satisfaction.
【Key words】PBL teaching model;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eaching; Application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PBL教学模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1]。因此,本文主要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为提升心内科教学效率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我院心内科实习的72例实习生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36例。在对照组36例实习生中,男性1例;女性35例;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21.65±0.23)岁。在观察组36例实习生中,男性1例;女性35例;年龄20~21岁;平均年龄(21.52±0.37)岁。两组实习生在年龄、性别以及学历上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教学模式 对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方式教学,教师以教学大纲要求为基础,将教学内容制定出来,然后传输给实习生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病历为学生进行内容讲解,并布置课后作业。
1.2.2观察组教学模式 观察组患者采用PBL带教模式进行带教,其主要的带教方式如下。(1)选择带教内容,带教教师要讲比较常见的疾病以及多发病病例挑选出来。其中包括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疾病等,并认真备好课程。(2)提出相应的问题。在提问过程中,带教教师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最终提出适当的问题。例如:将原发性高血压诊治情况举例,教师可以结合重难点提出以下问题:如何定义高血压?如何对高血压进行分级,将其分成1、2、3级。诊断这种疾病的依据是什么,患者最容易感到劳累的器官是哪些,临床医学上通常会采用哪几种降压药物。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促使实习生基本掌握原发性高血压疾病发病的机制、其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的诊治方式等。(3)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前一星期,教师需要将问题发给学生,4~5人同学设置为一个小组,并要求学生到网上或者图书馆搜集书籍,并问题的答案搜集出来,并准备好讨论。(4)临床查阅病历资料、询问患者疾病历史以及未患者检查身体。(5)组织实习生讨论。教师要组织实习生参与讨论,要求实习生都积极主动地发言,充分地发表自身的看法,引导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并以自身所查阅的资料为基础进行积极地发言,组织实习生相互间交流信息,最终找到最佳的答案。(6)归纳总结。在实习生讨论后,教师要分析并总结学生讨论的内容,有效结合实习生所学的书本知识以及临床应用实践知识,将知识的重难点内容都突出来,最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3 评价标准
1.3.1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比较 对两组实习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考核,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考试以及临床技能考核,其中理论考试成绩占总考核成绩的60%,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占总考核成绩的40%。
1.3.2两组实习生教学满意度评价 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对两组实习生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主要分为满意、一般一级不满意这三个满意等级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比较
采用不同方式带教以后,观察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两组实习生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详细情况见表1。
3.讨论
临床实习属于医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临床实习能有效地促进实习生结合理论与实践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实践的重要教学形式[2]。心内科的设计范围比较广,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但是,其容易产生突发事件,发生危急重症。同时心内科实习时间相对较短,但是教学内容比较多,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基于此,带教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提升带教水平[3]。
在传统带教过程中,通常是教师为中心,教师重点是进行授课,其教学效果并不明显[4]。而PBL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实习的中心,采用多种方式促使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提升,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5]。这种带教方式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促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心内科采用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取得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6]。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观察组实习生教学满意度(35例,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26例,72.22%)。观察组实习生采用PBL带教教学模式,其显著地提升了学生的考核成绩,促使学生理论成绩以及临床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同时,这种带教方式以实习生为中心,更加赢得了实习生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带教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琳.PBL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5,10(7):38-39.
[2]刘旭东.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06(28):118-118.
[3]胡泽平,王邦宁.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生教学查房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5,19(2):297-299.
[4]张淑娟,王振涛.PBL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0(8):46-47.
[5]钱琦,朱苏敏,郭守玉,等.PBL教学在心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及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5,15(3):275-277.
[6]付真彦,董春岚,马翔,等.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37(12):108-109.
论文作者:林少琴,肖碧云,陈锦淑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实习生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成绩论文; 学生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方式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