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建设的要求,则需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做好道路以施工缝的处理工作,进一步对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进行完善,全面的提高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水平,提高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市政道路;应用
引言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市政道路工程不断增加,同时城市路面交通压力也与日俱增,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自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应用以来,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表现出了多方面优势,不仅施工效率高、建设成本低,而且路面性能优越。因此,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有必要对其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提供保障。
1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及优势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是目前在道路工程中应用的先进技术,采用沥青和集料结合料作为道路工程的基本材料,采取摊铺作业方式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摊铺机和压路机等设备,通过摊铺和碾压增强原材料之间的粘合性,碾压成型后具有较好的结构完整性。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提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水平,而且能够改善道路应用性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但在其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有较高要求,只有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才能充分体现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优势[1]。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保护路基,沥青混合料具有矿吸附功能,防水性好,路面结构完整,可以避免路基受到破坏和侵蚀;二是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可以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三是路面性能较好,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有利于降低交通事故发生几率[2]。
2 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开始之前,需要确保施工路段的平整度,并对施工路段中存在严重磨损的部分进行清理,有效的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同时还要掌握各种施工标准的指标,科学进行配比,确保得到最佳的混合性材料。在具体混合材料搅拌过程中还要重视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影响到材料的使用性能。针对于施工过程中外界因素对沥青材料的不良影响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
2.2 摊铺混合料
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摊铺过程中,需要针对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摊铺的速度和温度。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要针对施工的进度和情况有效的控制摊铺沥青混合料的厚度,减少误差的发生几率。部分位置无法利用机械摊铺时,则要配合人工摊铺的方式,确保摊铺工作的有序开展。
2.3 碾压环节
当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摊铺结束后,最后一道重要施工工序就是对摊铺后的沥青混凝土进行碾压。因此,可以说碾压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最后一道保障,在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碾压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包括初压、复压和终压。这三个环节层层相连,互为依存,只存在先后顺序,不存在哪个环节更重要的区别。初压一般需要在混合料摊铺后直接实施,并且初压对施工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初压过程中一般选取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实施,且速度需要控制在2km/h~3km/h。复压通常需要进行2 遍~3 遍,速度略快于初压,复压的目的是进一步弥补初压时产生的道路裂痕。终压的目的是消除初压和复压的轮迹,提高路面的平整度,确保整个路面的平整度达到市政道路施工的标准要求,速度通常小于3.5km/h,也需要匀速实施。除此以外,施工单位还要注意对碾压温度的控制。通常情况下,沥青混凝土碾压的温度需要控制在110℃~120℃,绝对不能超过17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接缝施工
施工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情况,其会对路面的平整度带来影响,因此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接缝施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以纵向缝和横向缝为主,不同类型的缝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求的技术不同。对于纵向缝而言:最常见的方法是热接缝,就是在沥青混凝土没有降温前,马上接铺上旁边的沥青混凝土,一般不碾压,马上接铺上再碾压成型,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美观,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摊铺机最好相距10~20m,并将熨平板设置在同一水平。有时也采用冷接缝,即一条车道先行摊铺并已压实,然后并排摊铺压实另一条车道,清扫并在接缝的边缘涂上粘结沥青。在冷接缝实施的过程中熨平板应重叠在第一条车道上面2.5~5cm,搭接宽度不应大于100mm 同时应通过重新计算松铺系数来达到控制好松铺量的目的。
3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
3.1 控制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原材料质量沥青混合材料在道路施工建设当中的作用突出,除了以上所说的要对沥青混合材料进行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选择之外,还要加强对沥青混合材料的质量控制。一方面,要对相关的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如进行高温检测以及强度检测等,以确保相关材料的耐受性及抗压性。同时,还应当加强对材料供应商的分析及了解,在确保施工材料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材料成本,为施工企业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对沥青混合材料进行搅拌的过程当中,要提高搅拌技术,使其能够充分的进行融合,以进一步提高沥青混合材料质量。为此,可以采用间歇式的搅拌方法来开展搅拌工作,通过对材料搅拌过程全方位的控制及监督,更好的提高其融合质量,从而达到提高材料使用性能的目的。
3.2 摊铺过程的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对市政道路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必须要加强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质量的管控,以期提升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总结出在沥青混凝土摊铺过程中,需要在下列几个方面管控施工质量。第一,需要在摊铺施工之前,做好人员、机械以及混合料的准备工作,良好的准备工作是提高摊铺质量的基础。[3]第二,施工单位要对摊铺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检查,及时纠正摊铺不合格的现象,确保摊铺质量。第三,混合料摊铺结束后,施工单位要具体检查摊铺过程中是否出现了混合料离析现象,要及时检查各项摊铺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3.3 碾压过程控制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的压实过程也是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关键一环,并直接影响道路是否能够满足城市交通的需求。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认为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压实作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压实质量。第一,要针对具体的施工环境,合理地选择碾压设备,即压路机,此步骤最重要的就是要确定是否选用包含散水功能的压路机。第二,要严格管控碾压的速度与精度,力求路面保持最大限度的平整。第三,对于新压实的路面,要安排专人进行看守,禁止路面养护期内有任何车辆和设备停放,影响路面压实质量。[4]
结束语
市政道路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当中的重中之重。市政道路建设不仅可以促进我国道路交通运输事业的积极发展,还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在市政道路的建设施工当中,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通过对其加以有效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上的提高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对保障我国城市道路的通行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金诗瑶.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17):118+121.
[2]周永桂.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04):273-274.
[3]余林平.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7,43(33):162-164.
[4]谢雪珍.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21):92-93.
论文作者:张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沥青论文; 混凝土论文; 路面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道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