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患者两种吸痰方法的应用及对照分析论文_钱霞,张艳,张桦

钱霞 张艳 张桦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采取密闭式气管内吸痰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呼吸监护病区在2013年8月到2014年12月期间采取机械通气吸痰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总计88例。88例患者中采取了密闭式气管内吸痰患者为48例(观察组),另外40例患者则选择了开放式吸痰处理(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吸痰方法处理之后所得到的效果。结果:88例患者吸痰处理前,心率以及血气等多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吸痰处理后,对照组48例患者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吸痰前后指标变化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痰培养结果良好,经检测P<0.05。结论:ICU病房患者在进行吸痰处理的过程中,尽量采用密闭式吸痰处理,可以保证患者心率的正常稳定,痰培养结果良好。

【关键词】机械通气;气管插管;不良事件;吸痰操作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9-0029-02

在ICU病房中,很多患者都需要进行机械通气处理,但是在机械通气的过程中患者会由于受到气管切开等问题的影响,出现反射性的咳嗽以及心率失常等问题,最终对于患者疾病转归造成影响[1]。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密闭式气管内吸痰不会对患者造成较为明显的心率失常问题,且降低了气管黏膜损伤以及气道堵塞等不良事件。为了分析此类吸痰方法的优势,本文就不同吸痰处理之下的同类患者所取得的吸痰效果进行分析,相关数据进行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进行机械通气的吸痰患者,入院时间为2013年8月到2014年的12月,总计人数88例。选择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24小时以上,患者包含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重症肺炎等疾病类型。吸痰指征[2]:患者本身存在吸痰的必要性,例如出现了明显的呼吸窘迫问题;在对患者进行听诊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鸣音;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前后差异明显;患者气道压力骤升。选择密闭式以及开放式的两种气管内吸痰处理,分为观察组(密闭式——48例;男36例,女12例;年龄在62到86岁之间,平均年龄73.5±8岁)以及对照组(开放式——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在56到91岁之间,平均年龄73±9.5 岁)。进行分组后,对两组患者现有临床一般资料,例如术后疾病类型、年龄、机械通气时间、血氧饱和度以及性别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对比的合理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

将密闭式吸痰管准备好,即:三通、吸痰管以及防护套等。密闭式吸痰管三通要进行优先处理,也就是将其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人工气道以及负压吸引等装置进行连接操作,这一举动的目的是按成密闭吸引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湿化液泵入处理,还要根据吸痰患者目前痰液存在的粘稠度以及具体出现的痰量情况来进行具体泵入速度上的调节处理。将冲管接头和输液器进行连接处理,然后于无菌环境下采取生理盐水对排气后夹进行冲洗以及关闭操作。在对患者进行吸痰处理时,要求负压控制在300-400mmHg,左手以及拇指分别控制好吸痰管和吸引阀,右手进行插管处理,但是要注意插的深度以及速度,绝对不能出现直接插底的行为,降低患者可能产生的咳嗽等插管不良事件。待吸痰完毕后,将吸痰管完全退出,其他器械复位。

对照组:

本组中的40例患者,在吸痰之前要先对负压压力调整,控制在300~400mmHg为宜,气管插管、呼吸机二者进行分离处理,在此基础上采取吸痰管(一次性的)进行插入操作,时间控制在15s,同时吸痰管边吸引边旋转,最终与呼吸机连接。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吸痰患者,在吸痰前、中、后阶段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以及患者痰培养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软件对两组吸痰患者临床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χ?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标准。

2.结果

2.1 SPO2对比结果

选取两组患者吸痰前后时间段,进行SPO2对比,详细数据结果如下表1。

表1 SPO2对比结果(x-±s,%)

3.讨论

现代诊疗监护已经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抢救了越来越多的危重患者,很多呼吸内科患者在进行气管插管后其均会造成咳嗽以及排痰能力等方面的降低,所以使得吸痰成为了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技术。在不断的临床研究中证实,常规类的开放式吸痰,无法有效将患者内部痰液全部吸出,还会在吸痰过程中引起患者不适,产生并发症事件,最终影响到患者治疗转归效果[3-4]。而将开放式进行改进,采取了密闭式吸痰处理,效果较之前取得了明显效果。

密闭式吸痰可以保证整个吸痰的过程均在密闭式环境下进行,在对患者进行吸痰的过程中也不会影响到供氧,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正常。与之进行的开放式吸痰对比,需要脱离呼吸机进行吸痰处理,很显然中途氧气中断会直接导致患者缺氧问题,一旦血氧饱和度迅速变化,患者就会出现身体不适情况,待持续供氧后患者才能恢复正常,反复的中断吸氧直接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程度[5-6]。同时,密闭式吸痰时护理人员不需要用手接触吸痰管,所以无带菌环境,加之在吸痰过程中患者不会出现由于无法承受而引发的痰液喷溅情况,最终降低了交叉感染以及医护工作人员可能产生的职业伤害问题。从表1结果来看,对照组在吸痰进行中血氧饱和度变化明显,证明患者身体变化明显;从表二结果来看,观察组痰液阳性培养率(10.4%)低于进行开放式(30%)吸痰处理的40例患者。

4.结语

从上述数据结果来看,机械通气患者采取密闭式吸痰能够保证患者生命指征平稳,降低了开放式吸痰产生的交叉感染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既科学又合理,实现患者机械通气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巧妮,程青虹,王子迎等.ICU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内两种吸痰深度的效果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966-968.

[2]李克芳.不同气管内吸痰方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3):1206-1207.

[3]徐绍莲,夏莹,潘燕等.密闭式吸痰在ARDS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16):1512-1514.

[4]任广秀.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阶梯性吸痰法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079-1081.1082.

[5]张艳丽.不同吸痰方式对 ICU 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5):30-32.35.

[6]燕同梅,刘秀兰.不同插管深度在 ICU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5):79-80.

论文作者:钱霞,张艳,张桦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  ;  ;  ;  ;  ;  ;  ;  

机械通气患者两种吸痰方法的应用及对照分析论文_钱霞,张艳,张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