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论文_段波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论文_段波

湖南省胸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方法、表现以及治疗的手段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2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患儿的临床基本资料,诊断的方法与结果,治疗手段和效果等。结果:经1-2年的治疗后,27例患儿中,21例痊愈,5例好转,1例死亡,治疗有效率为96.3%,死亡率为3.7%。结论:把握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多种诊断方法得到的诊断结果,早期确诊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对于挽救患儿的生命,改善患儿的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治疗

调查数据显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死亡率可以达到30%,即使是在幸存者中,仍有超过半数的患儿会出现神经后遗症,致残率极高[1]。在我国,小儿结核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一直处于各类传染性疾病的首位,对结核病的早期防治对于降低患儿致死致残率,提高人口素质,降低社会负担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27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了解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为今后的诊治提供指导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2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例,女12例,患儿的年龄在3个月到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1.5)岁,其中,<1岁的患儿5例,1-3岁的患儿9例,4-10岁的患儿6例,≥11岁的患儿7例。患儿的病程在2-58d之间,平均(23.1±2.3)d。

1.2方法

1.2.1 诊断方法

病史询查及临床症状、体征观察:患儿入院后对其病史进行询查,了解有无结核病接触史,其中,14例患儿有明确的结核病接触史,且家庭成员是主要传染源。对其主要临床表现、体征进行观察,可见发热最主要的表现,且多为低热或中低热,共计25例,占92.6%;其次,恶性呕吐(18例,占66.7%)、头晕(18例,占66.7%)、出汗(17例,占63.0%)、颈项强直(17例,占63.0%)、躁动哭闹(16例,占59.3%)是常见的表现,具有上述表现的患儿比例均在50%以上。部分患儿还表现出食欲不振(12例,占44.4%)、咳嗽(10例,占37.0%)、瞳孔异常(5例,占18.5%)、口角歪斜(2例,占7.4%)、惊厥(2例,占7.4%)或视力障碍(1例,占3.7%)的情况。

实验室检查:患儿经结核菌素试验可见阳性患儿15例,占55.6%。对患儿的脑脊液进行检查,可见多数患儿的脑脊液颜色清亮(15例,占55.6%),也有部分患儿的脑脊液性状浑浊(10例,占37.0%)或呈浅红色(2例,占7.4%)。其中,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定量升高的患儿各有25例,占92.6%,溶菌酶水平升高的患儿21例,占77.8%,腺苷脱氨酶水平升高的患儿19例,占70.4%;氯化物定量与糖定量下降的患儿分别有20例和19例,各占74.1%和70.4%。

影像学检查:经X线胸片检查可见5例患儿为原发性肺结核,6例为血型播散型肺结核,4例患儿有明显的支气管炎性改变,异常检出率为55.6%,其余12例患儿并未检出明显异常。经脑部CT检查,15例患儿发现明显的脑底池改变,3例患儿检出脑实质改变,脑积水、脑水肿的患儿各1例,异常检出率为74.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治疗方法

根据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表现与多种检查结果,以早期、规律性、联合治疗为主要原则,选择杀菌效果好、能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中有效浓度高的药物进行治疗,做到给药剂量合适,全程治疗。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抗结核治疗:治疗初期,联合应用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以及链霉素等进行大剂量全疗程强化治疗,治疗时间一般在3-4个月之间;巩固维持阶段则可选择异烟肼联合利福平进行治疗,治疗时间在9-12个月之间。抗结核治疗的总疗程要求在1年以上。

激素治疗:对于急性期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可以在早期抗结核药物使用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根据患儿的体重选择合适的给药剂量,一般静脉滴注三周之后可以逐渐减少其用量。

对症治疗:针对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可以给予针对性治疗。如合并高热的患儿可以给予物理降温,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来比林等退热药物进行治疗;合并抽搐的患儿可以给予苯巴比妥钠或者水合氯醛等解痉药进行治疗,防止脑部耗氧增加导致的水肿和颅内压升高情况;合并颅内压升高的患儿可以给予甘露醇快速静滴行脱水降压治疗,如患儿疑似生成脑疝或者存在脑积水可以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合并水电解质紊乱的患儿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氯化钾溶液静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结果

经1-2年的治疗后,27例患儿中,21例痊愈,5例好转,1例死亡,治疗有效率为96.3%,死亡率为3.7%。

3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指的是因结核杆菌感染造成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属于结核病的一种,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群体中有较高的发病率,也被认为是病情最为严重的小儿结核病中[2]。尤其是随着人类活动、环境改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临床上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的大量频繁应用、结核杆菌耐药率的提高,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3]。

由于早期结核性脑膜炎的患儿多无典型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等也不十分明确,很容易造成误漏诊现象的发生[4],并导致致死率、致残率的提高。把握其主要临床特点对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显示,通过结合患儿的病史询查、临床症状与体征观察、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有利于诊断效果的提高,特别是脑脊液检查,各项相关指标异常检出率均在70%以上,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定量的异常检出率可达92.6%;而CT的异常检出率也可以达到74.1%。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认真分析不同检测项目的结果,避免发生误漏诊。

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治疗上则要在早期诊断的基础上遵循早期治疗、全程治疗、规律治疗、联合治疗与针对性治疗等原则,以患儿的病情、病程、年龄及身体条件等为依据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抗结核治疗一般要分为大剂量强化治疗、巩固治疗等不同的阶段,按照其恢复情况调整给药剂量及治疗疗程,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链霉素等都是常用抗结核药;与此同时,联合使用强的松、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以实现减轻炎性反应的目的,辅以对症治疗则可以为患儿的恢复创造良好条件。本文患儿经抗结核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和对症治疗等多种方式的联合应用,有效率可达96.3%,效果显著。

综上,把握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多种诊断方法得到的诊断结果,早期确诊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对于挽救患儿的生命,改善患儿的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玉坤,朱朝敏.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J].儿科药学杂志,2010,16(4):58-60.

[2]狄义红.58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5):718-719.

[3]王霞.69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42(30):24-27.

[4]宋晓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内 科,2013,8(1):71-73.

论文作者:段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9

标签:;  ;  ;  ;  ;  ;  ;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论文_段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