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价值研究论文_赵飞,吴琴琴

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716000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要点,总结经验,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抢救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例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急救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费用以及、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减缩患者的抢救与检查所需时间,促进出院,降低就医成本,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诊护理路径;抢救效果;价值评价

急性心肌梗死(AIM)是状动脉突发性的梗塞,导致心肌细胞产生急性血供不足,若抢救不及时,就会对患者生命安危构成严重威胁,重者死亡。AIM是急诊中较为常见的危重症,需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溶栓以及其他治疗,以实现快速恢复心肌血液供应效率、挽救患者生命[1]。我院对40例AIM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取得的效果相对可观,本文现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70例AIM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排除认知严重障碍以及合并精神病家族史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9~74(51.4±10.4)岁;初发AIM者22例,再发AIM者8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8~75(52.6±11.2)岁;初发AIM者28例,再发AIM者12例。两组病例基线资料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患者经过常规预检分诊后,进入抢救室,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给氧治疗,并密切监测其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做好心电监护,并及时向患者家属讲述疾病相关知识,建设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等。收治心内科后,结合患者实况编制治疗方案。

1.2.2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具体包括:①在患者入急诊3min内快速分诊,分诊护士应全面观察进入急诊的患者,尽快分诊,结合患者临床表征特别是非外伤胸痛者,直接推进抢救室A区(I、II级者抢救区)。②在患者进入急诊室后15min内,帮助主治医生诊断与救治,抢救室护士需做好心电图记录与上传工作,结合心电图监护结果,抢救室医生决定是否启用“心梗绿色通道”。按照一定次序完成:建设左手臂静脉通道→吸氧处理→重症监护→落实除颤准备工作→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收集心梗血标本→结束护理评估与相关信息记录→引导患者完成诊挂号、交费以及办理“入院手续”等工作。③在进入急诊30min内做好转运准备工作,包括AIM护理常规、术前护理评估、术前备皮、更换衣物、心理护理等;④在进入急诊60min内转运。

1.3观察指标

建设急性心梗救治时间监测表,记录AIM患者急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同时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进行随访,统计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费用以及、院内心肌梗死复发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包,()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计数资料,X2进行检验。将P=0.05设为组间差异检测标准。、

2结果

2.1急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救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急救效果比较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又叫做心肌缺血性坏死,其发病原理可以被理解为冠状动脉突发性阻塞导致的,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有胸闷、心慌、急性循环功能受限以及血清心肌酶含量上升等。急性心肌梗死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就加大了休克与心力衰竭发生率,对个体生命安全性构成威胁。救治中“时间窗”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实用价值,有报道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后60min内就有致死的可能,在这一时段中其病死率高达20.0%,故此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模式,进而才能获得最佳抢救时间[2]。

临床护理路径为参照标准编制并推行的护理计划,对象是一类特殊群体,其是汇集了多门学科于一身的综合性、深入性、整体性的医疗护理工作方式。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报道一致,这提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为疾病整个抢救过程最大限度的赢得宝贵时间。本文笔者认为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过程中,应着重做好如下几点工作:①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基本护理知识与技能水平;②临床护理路径是一套完整化的护理方案,需全体小组成员协同合作,故此应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以确保急救效率[3]。

对本文研究的内容进行整体分析,认为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减缩患者的抢救与检查所需时间,促进出院,降低就医成本,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钟雨洁.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救护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01):279-280.

[2]张晓芬,袁承军,何玲.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J].河北医药,2016,38(08):1272-1274.

[3]肖慧玲.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08):1145-1146.

论文作者:赵飞,吴琴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应用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价值研究论文_赵飞,吴琴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