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项目是现代建筑行业中的主要对象,是社会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具有必要性。现代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载体,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现阶段信息化技术在水利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对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
1信息化对水利工程施工起的重要作用
1.1降低工作难度
我国的水利工程正在与日俱增,施工逐渐呈现复杂化,导致工作难度增加。应用信息化对施工加以管理,将会不同程度的降低施工难度,同时也为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使管理更具备科学性、高效性。这样便会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水利质量。
1.2数据管理规范化
施工管理离不开数据分析,利用信息化可以使数据精准化,以便为管理者提供准确数据作为参考,从而提升管理质量,实现管理价值。在进行水利施工时,引进信息技术并建立相关数据资源库,将信息归档存储。在使用时,可以依照信息类型、来源等进行快速搜索,保障信息管理具有系统性、规范性,促使数据应用效果显著提高。
1.3降低施工成本
水利工程是一项投资巨大的项目,将信息化应用到水利施工中使企业在保障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实现工程成本最低化,增加利润空间。信息化技术具有先进性、实效性,可以有效控制水利施工成本,为成本控制提供有利条件,最终实现控制目标。
2传统水利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水利施工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实力施工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包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技能的熟练度以及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对于水利施工人员来说,普遍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在实际工作当中,很少接触到信息化技能,同时也缺乏现金的技术理念,导致其施工技艺无法与时俱进。另外,水利施工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自身素质较低,少数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够认真,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对待水利施工质量问题不够重视。
2.2水利工程的管理监督工作不到位
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是由国家投资建设,这使得一些承包单位将工作重心放在控制成本方面上,而对于质量问题不够重视,同时水利工程的管理监督工作不到位致使一些不法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使用劣质材料进行工程建设,这给水利工程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一些承包商为了中标,会在工程预算上大打折扣,然后为了控制成本将工程分包出去,导致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监督,这同样给水利工程带来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关单位应加强质量监督力度,以此保障水利工程质量。
2.3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还不够完善,这是由于传统的设计方法无法满足如今快速发展的水利建设的需求,现代化的水利工程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以及先进的设计理念,西方发达国家在水利建设事业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原因就在于西方国家的设计水平较高,信息技术已经应用于水利工程的设计规划当中,而我国部分水利施工单位对于信息化的应用仍停留在日常办公方面,对于一些施工设计仍采取传统的设计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若想做好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就要合理高校的运用信息技术。
3水利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几点措施
3.1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水利建设管理的信息化内容包括职工的信息化培训,水利建设项目需要优秀的信息管理人才,这就要求企业自身重视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是水利建设信息化管理顺利开展的关键。信息技术人才在水利建设单位信息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人员应加强水利工作者的管理意识和信息技能,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培训职工,强化岗位职能,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为今后信息岗位的安排提供有效的帮助。
3.2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监控
水利建设质量关系到工作人员的安全。对于水利工程单位来说,保证施工质量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在传统的水利建设管理工作中,由于违法企业的存在,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施工偷工减料现象时有发生,企业人员数量有限,无法对其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对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并会有一个专门的监督程序来监督不符合标准的物资信息系统的质量。此外,施工过程的合理性也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检验。
3.3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规划设计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立水利工程辅助设计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对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进行仿真。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清晰地发现不合理的设计,同时可以做出不同的设计。数据表明,最优设计方案的选择是容易的。该系统还可以对整个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工程设计和绘图文件的检验,同时可以对水利工程的造型进行合理的渲染,使其更加立体,只有将规划设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才能不断完善水利建设方案设计。使其管理更加顺畅。
3.4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
加快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的信息化管理还应建立相对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制。我国各级政府应加快推进信息化管理机制的进程,从而促进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最大程度发挥水利工程施工有作业面变化大、交通不便,人机流动性大等特点。施工作业人员多是没有经过很好的安全培训的农民,存有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贫乏、自我保护能力差等不利因素,属事故易发和多发性作业场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工程施工的信息化管理效率。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速度与水平。
3.5运用高效的信息检索技术,加强高新技术的应用
引入高效信息的检索工具,可以有效提升水利施工的工作效率,把价值化信息的应用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高效检索可以利用数据库的管理技术对信息进行正确应用,可以按照材料购买、施工规划、整体预算与统计管理等程序要求做出科学合理的检索工作。依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与经营水平,把数据库建设种类进行有效丰富,并且扩充其现有规模,让施工人员更加正确而快捷地获得与施工相关的各项价值信息。并且对优质的项目资料及规范进行检索,从而在信息的全面支持过程中,对施工的建设方法与程序进行标准化规范,使得施工水平可得到进一步地提升,更好地为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创建优质环境。各种各样信息化方式与高新科技的研发与更新发展,很大程度上激发出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相应发展潜力,因此要更有针对性地对高新科技进行合理化的引入,全面开展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信息化管理。有效利用卫星定位、传感技术、远程监控、信息化测量与综合处理及智能的专家管理平台对水利施工效果进行全面的优化,利用网络平台更好地提升施工的建设效率,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运用设计的精准规划、严格监督控制及施工过程的测量,从而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水平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
结语
水利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这对于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信息化管理还可降低施工成本,为水利施工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根据我国传统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信息化管理的机电措施,以此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冯小波.分析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J].建材与装饰,2016(27):155-156.
[2]万品三.水利施工技术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4):58-59.
[3]杨永乐.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施工信息化管理实用方法[J].科技展望,2016,26(07):46.
论文作者:胡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5
标签: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水利建设论文; 工作论文; 信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