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许剑华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许剑华

嘉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省嘉兴市 314100

摘要: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措施和方法,对保证园林绿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达到绿化环境,建设生态家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将植物造景合理地应用到园林绿化中,受到了广大人们群众的关注和青睐。本文主要针对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绿化;应用

1园林景观绿化的基本原则

1.1生态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绿化中,需要将浙江余姚地区特色文化融入其中,在符合周边环境的基础之上,让园林环境与设计相结合。除此之外,在进行绿化过程中,需要对植物的光照、温度,以及土壤的具体要求进行充分考虑,以便能够做到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增强植物的成活率。在植物种植时,需因地制宜,有效实现植物的生态习性与浙江余姚地区生态条件的统一,有效保证植物生长。

1.2美学原则

观赏性是园林景观绿化的目的,对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美学原则,具体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保证绿化的协调性,总体的艺术布局要有一定协调性,例如,在浙江余姚地区,规则式园林植物物种在种植的过程中,种植方式可以是对植,也可以是列植。如果是自然园林,则可以采用不对称的种植方式,这种方式被称之为自然式种植,能够将植物的自然形态充分表现出来。除此之外,植物的色彩、风格、整体造型需要有一定协调性,使人能够在视觉上感到统一,此种方式能够有效增强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在园林种植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总体入手,在平面上需要格外注意植物的整体轮廓,同时对于植物的疏密程度也需要特别留意,与此同时,还需要开辟透景线,对于树冠线要给予一定重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证植物的对称与平衡性原则,在进行景观绿化的过程当中,对于每个部分的协调性需要特别留意,使其在视觉上达到一种对称感。设计人员可以从植物叶片对称、辐射对称入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实现植物园林的整体平衡。

2园林景观绿化中对植物的选择

2.1生态群落植物

生态植物群落并非是将植物简单的拼凑,而是将植物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组合。生长在一起的植物之间,不仅具有竞争关系,而且还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比如,植物本身对光能的利用、对土壤的水分利用、对矿物质的利用。对此,在园林景观绿化的过程中,需要依据生态群落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植物。例如,将乔、灌、花、草等结合到一起,或者是将常绿针叶树与落叶树结合到一起,不仅能够起到相互弥补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达到一定的生态效益,对于美化环境也有很好的作用。

2.2具有乡土气息的植物

乡土植物可以进行选择性应用,其主要作用是将当地的特色和文化表现出来。在最近几年,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植物选择,在园林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对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寻找设计灵感,从当地的植物群落中挖掘特色,结合浙江余姚地区的特色植物构建景观,从而形成特别的乡土气息景观。

2.3具有文化底蕴的植物

我国传统的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场,其内承载着我国传统精神与传统文化。在进行园林景观绿化中,可以选择具有文化底蕴的植物,比如梅、兰、竹、菊,通过这些植物的添加,不仅能够渲染园林的艺术气息,而且还能够发扬我国的古典文化。同时,也可以将浙江余姚地区的区域文化结合其中,或是将该地区独有的景致浓缩到园林之中。

3植物的具体配置形式

在园林绿化中,需要合理进行植物配置。其中,植物在配置过程中可采取模纹形式、雕塑形式和排列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模纹形式主要是充分利用矮生植物,严格按照特定的图案纹样,让其形成相应的图案作为植物的模纹配置,这样不但能够将植物的艺术形象充分表现出来,还能够充分突出园林绿化的主题思想。雕塑形式:雕塑是一个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时代精神和文化状态的表现,不同时代的人们可利用雕塑来打造独特的人文景观,以便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特定时代发展背景下和特定的地域环境所蕴含的文化。排列形式:通过从立体的角度来分析植物配置,可分为层次丰富的森林群落、单层式排列等。然而,从平面的角度来分析,则主要包括不同形状的差异排列。例如,较为常见的有曲线波浪形排列、正方形排列、矩阵形式排列等。

4植物造景的大小分布

在园林绿化中应合理应用植物造景,就小型乔木而言,一般高度控制在4.5~6m之间,其具备的通透性特征能够在垂直面上暗示出空间的边界大小,充分凸显出空间的深远性,并将其作为焦点和构图的中心。但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植物只适合种植在面积较为狭小的空间中。灌木造景:通常灌木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扮演的是“围墙”的作用,这样能够在垂直的表面上形成闭合空间。其中高度在3~4.5m之间的灌木属于高灌木,高度在0.3~1m之间则属于矮小灌木。一般高灌木利用自身的高度能够形成较为强烈的长廊型空间,从而将参观者的视线和行动直接引向终端。例如,在设置陵园时,合理进行矮小灌木设计,能够在不遮挡视线的情况下起到空间限制和分隔作用。这样不仅容易对人们的视线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人的参观方向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5空间植物造景应用的方法

在空间植物的造景过程中,植物自身就是一个实体,是园林绿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空间植物造景的特点就是在充分突出园林空间特点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空间造景功能,注重植物造景形态上的统一和园林空间风格的纯粹性。在将2种风格合理糅合在一起时需要注意植物的主次。在整个空间植物造景中,还需要巧妙地利用植物周围的开放性和封闭性空间,从而有效增强植物造景的空间感和立体感。空间植物造景的方法和主题植物造景方法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但部分设计方法依然存在不同之处。在整个空间植物造景过程中充分利用植物与周围配景的立体感,从而为广大人们创造出具有立体效应的植物造景。这样不但能够给广大人们带来视觉上美的感受,而且还能够为人们创设良好的环境,促使人们在园林景观中能够更好地放松自己。

6主体植物造景的应用

在园林绿化中应用植物造景,部分植物是整个景观环境的主体,所以需要全面做好主体植物造景工作。同时,在进行园林主体植物造景的过程中,应该让不同植物的景色在不同季节充分体现出来,并紧密结合园林绿化设计的实际情况,为园林创设不同的景观,促使人们深入感受到园林景观美的存在。通过全面分析不同季节中植物的变化特征,深入了解植物的颜色变化对整个园林景观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全面结合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应景性,以便让园林景观在不同季节能够充分体现出不同的景观特征。此外,在进行主体植物造景设计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地方的人文历史,合理进行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从而让园林绿化景观的内涵能够充分体现出来,以充分突出造景的特色。

7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园林绿化建设中,需要合理进行植物造景规划和设计,全面做好园林绿化景观的养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建设生态化的园林绿化景观,优化园林绿化效果,从而全面提升园林绿化建设的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探析[J].黄容容.绿色环保建材.2017(11)

[2]园林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造景技术应用探讨[J].邓斌.现代园艺.2016(14)

[3]园林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造景技术运用分析[J].蔺娜.绿色环保建材.2018(07)

[4]园林景观绿化中运用植物造景技术分析[J].徐晓曼.现代园艺.2017(24)

论文作者:许剑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许剑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