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路面养护是确保高速公路正常使用的关键手段,在提高高速公路路面使用寿命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目前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施工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对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常见问题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关管理措施,期望为道路建设人员提供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管理
引言
高速公路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行驶速度快、流量大等特点,使得高速公路路面经常出现质量问题,必须要进行路面养护。路面养护是确保高速公路正常使用的关键手段,在提高高速公路路面使用寿命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高速公路相关管理部门每年都会对路面进行养护施工,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较多问题[1]。因此如何有效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控制和管理,成为当下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的重点,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现阶段国内的高速公路路面维护工作具有强制性,国家监督比较严格,存在非常大的指令性。所以在高速公路施工阶段,当地的政府部门等都会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以防止各种危险问题的出现。
1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养护方法
从近年来的养护工程实践来说,常用的裂缝养护方法如下:①压浆法。此方法的应用,操作简易,适用于路基和路面基层裂缝的处理。具体操作为,使用环氧树脂材料,通过对裂缝进行封堵,埋设注浆嘴,进行压降,使得水泥浆能够从临近的注浆管内溢出。养护方法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升裂缝修补的质量。②灌缝法。当产生的裂缝,其没有严重影响路面结构性能时,可采用此方法。若裂缝宽度处于0~5mm范围内,采取热油灌缝法,做好捣实处理。完成灌缝材料的准备后,将制作的沥青,缓慢的灌入到容器内,再灌入到裂缝内,自然降温。③稀浆封层技术。此技术属于预防性养护技术之一,使用级配相当的集料,结合使用一些填料,比如石灰,使其和乳化沥青相互黏结,制作成沥青混合料,使用封层车,将材料撒铺在路面表层的功能层,当沥青破乳后,增强路面的强度。④HVE超黏磨耗层技术。在裂缝处理中,此技术的应用,核心部分为超黏磨耗层,将经过乳化处理后的HVE改性沥青,同一定级配的碎石等,经过常温拌和、摊铺、碾压,最终形成磨耗层。此技术手段为预防性养护措施之一,凭借材料的性能优势,能够有效处理裂缝。
2养护铣刨摊铺施工技术作业要点分析
2.1铣刨摊铺施工前准备作业
首先,需要对沥青路面破损处的范围和桩号进行确定,之后利用钻芯实验对铣刨深度进行确定,最后对铣刨施工的工作量进行计算,并依据工作量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及施工机械的数量进行确定。在针对已损坏的沥青路面进行铣刨养护施工前,需要在施工路段进行交通管制,按照规定要求设置安全标志牌,预留一定长度的行车缓冲带,使铣刨施工得以有序进行。同时,需要封闭该施工路段,之后开展施工活动,对于双向通行的施工路段要做好中间隔离措施。
2.2坑槽裂缝及基层处理作业
在完成铣刨作业后,需要仔细检查工作面,便于及时发现裂缝问题,并做好清理和灌封工作。若是铣刨清理后的底面是水泥混凝土层或沥青混凝土层,需要喷洒粘层油,使上方的沥青结构层和下方的沥青结构层能够粘结成一个整体,或是沥青结构层与结构物粘结成一个整体。若是铣刨清理后的底面是粒料基层,应喷洒透层油,使沥青和基层能够完全粘合成一个整体。在透层油浸入底面后,应按照施工流程进行铺筑施工,利用洒布车做好洒布乳化沥青工作,确保洒布的均匀性,对于漏洒的位置要及时进行人工补洒,对多余的部分进行刮除操作。
2.3原材料检验作业
在进行铺筑之前,需要严格检查各种原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工程施工要求。在针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的时候,需要对生产配合比及目标配合比进行验证,对原材料的水稳定性、涌水系数、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等多个指标进行检验,使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质量管理办法
3.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在道路养护体系中,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初期制定修复工作计划时,必须注重对施工技术的考察,一定要注意减少复杂程序的使用,尽量任用技术水平较高的修复工作者,减少失误。施工技术的科学使用可以实现对成本的有效节约,可以优化已有的各种建筑资源,有利于使修复工作者不断提升修复的质量与效率,丰富他们的修复经验,促进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3.2加强工程人员管理
在道路修复过程中,肯定会有大量技术人员的参与,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合理的体系对修复工作者进行科学地管理,以提升修复的效率与质量。可以在修复人员上岗之前,对其进行建筑知识方面的培训,使其掌握道路施工的具体过程,理解修复道路的重要性,对修复工作充满信心,提高其解决修复问题的积极性。此外,还要定期对道路修复人员进行全面考核与评估,在完整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实现对各种修复问题的处理等。要想提高修复的效率,科学的修复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修复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管控修复的基础设备,提高设备维护的效率等。
3.3使用激光弯沉测定仪法
将测定仪设置于路面上汽车的后轮隙中,将汽车驶离被检测点,此时路面回弹,固定在地面上的硅光电池测头就会被带动向上升起,使激光器发出激光束,通过进光射向硅光电池并产生光电流,之后依据光电流的数值大小对路面回弹变形的数值进行计算。就实际情况来看,该弯沉仪体现出精度高、质量轻、体积小、造价低、读数稳定、操作方便等诸多特点,且激光发射的距离较远,在路面弯沉检测中体现出较高的使用价值。
3.4灌缝工艺
在对裂缝进行灌缝处理时,要按照以下流程:(1)开槽。就位开槽机,运行机械设备,将发动机的转速,调整到在最大值。接着,抬起T型离合器手柄,拨动刀头升降开关,把路面裂缝跟踪指示器装置对准裂缝,并且向后拉动开槽机设备,使其能够自动沿着路面裂缝的轨迹,实施开槽作业。(2)清理缝隙。完成开槽作业后,进入缝隙清理环节。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使用热空气枪,制造高压空气,实现快速清理。若为积水潮湿的裂缝,使用空气枪,不仅能够清除尘土,还能够清除残渣通过对裂缝进行烘干处理以及加热,进而增强材料和裂缝之间的黏合程度。(3)灌缝。使用灌缝机进行作业,向加料仓内,添加高弹密封膏,通过在控制箱上预设灌缝用材料的温度,并且打开控制箱上设置的燃烧器开关,经过45min加热处理后,材料能够达到预设的温度。完成上述操作后,卸下加热软管,并且扣动喷枪上的扳机,进而向裂缝内,灌入一定的材料,依据养护工程实际情况,调整出料速度。结束上述所有工作后,在槽口的左右位置,粘贴密封胶。完成灌缝处理后,对密封胶进行冷却,20min以后可以通车。
4修复性养护技术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修复性养护技术不容乐观,导致公路工程建设得不到保证,一个工程不是项目施工进度完毕就算结束,后期的养护也很重要,养护工作问题不仅包括修补速度的限制,也包括当地天气环境的约束等。所以在修复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按照技术创新的原则,在原有修复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逐渐创建一种符合实际情况的修复体系。首先必须立足于建筑材料,注重对材料高性能的考察,进而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目前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主要集中在专利性领域,成果并不具有一定的突出性。因此在改进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修复顺序来对其进行科学地养护,以提高道路的牢固度。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的重要养护技术,铣刨和摊铺的施工是一个整体,不能对其进行分别对待。在进行沥青路面的铣刨和摊铺施工过程,需要严格做好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施工操作,并进行科学化的施工管理,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修复质量得到提高,使高速公路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我国人民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彦斌.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的养护措施与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7(9):166,173.
[2]井玮罡.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养护措施与施工技术的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35):265-266.
论文作者:张长治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路面论文; 裂缝论文; 高速公路论文; 沥青论文; 作业论文; 材料论文; 开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